缩短传输网干线光缆修复时长

2018-04-12 08:10殷勤
科技与创新 2018年7期
关键词:传输网干线光缆

殷勤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网络部,吉林 长春 130000)

干线光缆是整个干线传输网络的载体,它承载着省际以及省内的所有重要业务。随着干线传输网络的不断发展,干线光缆的长度也在逐年增加。近年来,吉林省干线传输网络不断壮大,干线光缆的长度也在不断增加,2016年,吉林省光缆长度达到7 949 km,比2015年度增长了24%,这一比例每年仍在不断提升。近3年来,干线光缆故障平均修复时长不断延长,由2014年3.3 h延长至2016年的4.4 h,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已经严重影响了应用业务传送和用户感知。因此,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1 传输网干线光缆平均修复时长调查

结合工作实际,对2016—2017-03干线光缆每月平均修复时长指标进行分析。2017-02,修复时间最长,为6.8 h;2016-07—08,修复时间最短,为2.9 h,该时间段平均修复时长为4.4 h。

对目前光缆修复过程展开调查,修复过程分为故障通知、故障点定位、光缆熔接和故障恢复确认4个环节。对目前光缆修复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通过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对2016—2017-03干线光缆修复各环节(故障通知、故障点定位、光缆修复、恢复确认)平均需要的时间进行统计,具体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导致干线光缆修复时间长的原因是定位故障点时间长。

表1 干线光缆修复各环节平均需要的时间统计

2 传输网络干线修复时间较长的原因

对2016年干线光缆修复中定位故障距离所需要的时间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定位故障距离时长平均为70.3 min,大于标准值45 min。查看各地市的干线光缆路由图的完整率情况可知,各地市的干线光缆路由图完整率最高为40%,均在80%标准下。运用直真系统,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各地市的干线光缆ODF信息进行检验。

检测结果显示,各地市的ODF准确率最高为80%,均小于标准值97%.所以,导致传输网络干线修复时间较长的原因是:①人工定位故障耗时长;②光缆路由图缺失;③光缆ODF信息准确率低。

3 解决措施

3.1 搭建自动化光缆监测系统

在公主岭和长春苏州北街安装自动化监测设备。该设备能够自动定位故障距离,节省人工定位所需要的时间。使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后,可以快速定位故障点与中继站的距离,有效缩短干线光缆修复时长。在发生的3次故障中,该设备定位成功率100%,准确率100%.

3.2 进行干线光缆ODF信息核查工作

核查各地市传输机房干线光缆ODF标签信息,更正其中不规范和错误的标签,形成干线光缆ODF信息表。通过光缆ODF信息核查工作完成9个地市光缆ODF信息核查,使得光缆ODF信息准确率达到99%.

3.3 规划业务带宽补充绘制全省干线光缆路由图

核查全省的干线主备用光缆(直埋、架空、管道),标注经纬度信息。根据干线光缆的经纬度信息,在地图上绘制干线光缆路由图。完成松原、白城、四平、辽源、通化、白山、延吉和吉林8个地市的光缆路由图绘制工作后,干线光缆路由图完整率达到93.3%.

4 实施效果检查

4.1 优化实施光缆修复时长统计

在所有对策实施完成后,统计2017-07—09干线光缆修复时长,对此次活动的成果进行检验。数据统计结果表明,优化措施实施后,传输网干线光缆修复时长从4.4 h减少到2.85 h,优化效果显著。再次统计干线光缆修复各环节时间发现,定位故障点时间长已经变为次要影响因素。

统计2014-07—09的4G传输网络保护失效次数,并与活动前做了对比,发现保护失效次数大大减少,7月份为263次,8月份为186次,9月份减少至125次,效果显著。同时,再次调查、统计传输网络中影响保护失效次数的因素,发现传输网络带宽利用率过高现象已经基本解决,因传输设备交叉能力不足而导致4G传输网络保护失效所占的比例最大为36%.

4.2 优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次优化活动为我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小组活动大幅缩短了干线光缆的处理时长,减少了支付给代维公司的费用,共节约开支114万元。在实际工作中,合计改造带宽跨段光缆总计93 Gbit,在通道中断的情况下,业务仍能正常传输,为公司增加收入694.6万元。同时,通过优化活动,减少了4G传输网络保护失效的次数,提高了网络稳定性和通信质量,大大减少了由于网络保护失效导致环网业务被中断的次数,有效提高了客户感知。另外,开展优化活动,缩短了干线光缆修复时长,保护了干线传输网路的安全性,有效提高了通信质量,提升了用户感知,减少了用户投诉量,提升了我公司的品牌形象。

5 结束语

本文就干线光缆修复时长进行统计,对影响光缆修复时长的因素进行分析,解决了由于定位时间过长导致修复时间过长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采取建立自动化光缆监测系统、核查干线光缆ODF信息、补充绘制全省干线光缆路由图等手段提升了光缆维护及故障处理能力,缩短了故障点定位时长和干线光缆修复时长,为我公司网络稳定运行和故障快速处理提供了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汤进凯,王健.PTN技术发展与网络架构探讨MPLS[J].电信科学,2011(S1):177-181.

[2]朱京,刘昭伟,雷学义,等.PTN——信息通信基础承载网络的演进与变革[J].电力系统通信,2009,30(4):52-59.

[3]王晓义.PTN网络建设及其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4]凌永发,王杰.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的应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14(3):255-258.

[5]冯径.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传输网干线光缆
光通信传输网的故障定位及处理技术
基于熵权TOPSIS的高速干线物流卡车司机驾驶行为评价
橡胶粉沥青混凝土罩面在干线公路病害处治中的应用
长江干线船舶非法储存汽油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5G无线网络架构对传输网的影响浅谈
浅谈5G带给传输网的挑战
关于FA36网络的配置与维护
浅谈光缆连接器的小型化改进
亨通光缆中标 中电信西部干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