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8D方法改进过程质量应用研究

2018-04-12 08:10邹晓慧
科技与创新 2018年7期
关键词:筒体质量措施

邹晓慧,易 磊

(上海航天化工应用研究所,上海 201108)

1 概述

图1 8D方法工作流程

2 8D工作流程

2.1 现场紧急反应措施

该项步骤增加的主要目的是判断该类问题是否需要走8D工作流程,因为有些类似经费、设备调拨等影响较小问题就不需要通过8D流程,只需要采取现场紧急反应措施就可以解决。

2.2 质量问题说明

质检工作人员应结合技术要求,尽量用量化的术语说明该问题,以及与该问题相关的发散点,包括质量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偏离情况、大致影响程度等信息。在问题说明中应尽可能细化,较多运用量化的语言。

2.3 组织成立工作组

成立的问题小组需要充分了解问题涉及内容和部门后,确定问题分析和解决的人员。工作组通常是跨多个职能部门的,其中承担的问题责任也都不一致。

2.4 实施并验证临时措施

通过对发生问题的详细描述和初步定位后,由于未具体寻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只能通过制订临时措施,控制质量问题的继续发生。

2.5 确定并验证根本原因

此项为8D法解决问题的最核心步骤。主要思路为运用质量工具罗列出该问题发生的可能原因,一一对可能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和可靠论证,确定出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目前,航天系统内主要通过故障树法分析论证,其他制造行业采用方法还包括因果图、5why等。

2.6 选择并确定永久措施

依据确定出来的根本原因为导向,结合生产实际,制订出针对该问题及类似问题的永久纠正措施,从产品保证角度出发,在根源上解决此类问题。包括的工作项目主要有拟制纠正措施、列出解决方法、确定长期方案、验证改善措施。

2.7 永久措施实施

此步骤主要是上一步中经过验证的措施按照计划要求予以实施。此阶段主要是确定出过程控制方法,形成单位程序文件,同时,废除临时措施,执行永久纠正措施,确保问题的根本解决。

2.8 预防再发生

根据问题涉及范围,通过修订目前单位管理程序、操作程序、设计规范、工艺规程、检验标准等方法,防止此类问题的重复发生。通过文件、程序等梳理过程中,选择出预防措施并且验证其有效性,提炼出标准化的操作手册等程序性指导文件。

联合国维和任务基本上都在战略距离较远的国外开展,一般来说条件比较恶劣,但这些年来一直处于和平环境下的中国军队实战经验不够丰富,远离本土作战的能力较为欠缺,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维和环境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受到限制。此外,空中和海上补给能力不足也阻碍了中国远距离迅速部署部队的能力。

2.9 问题总结

8D法的收尾步骤,主要总结整个工作小组在质量分析过程和解决环节中的收获,肯定和表彰工作组的成功,并且展望未来改进的轨迹。

3 8D方法应用案例

3.1 现场紧急反应措施

某预研铝制筒体爆破试验时,结果不满足指标要求。现场立即停止后续试验操作和工序流转,第一时间解决了可能造成停线及不合格成品出现的问题。

3.2 质量问题说明

本次问题在机加工车间对某预研型号筒体在进行爆破液压实验时,出现了压强数值不合格,均低于技术指标规定值,初步推断为力学性能有问题。

3.3 组织成立工作组

针对此次问题,质量处组织成立了由科生、设计、制造、工艺、质量、科技委等部门组成的跨职能部门,由质量处和设计部门牵头,对本次质量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确认。

3.4 实施并验证临时措施

通过工作小组对问题的了解,对预交付的本批筒体进行隔离;对本批原材料生产出来的筒体加工停止操作;要求供应商提供完整的材料分析报告、加工记录等信息。

3.5 确定并验证根本原因

针对本批筒体出现的压强超差问题,工作组采用故障树分析法,推测壳体压强主要与打压设备及壳体自身的力学性能低(机加工尺寸超差、热处理力学性能不符合要求、外观损伤、原材料缺陷)相关,列出了5个底事件的故障树。经过分析,液压设备在检定合格时间内,随后其他型号筒体液压试验均正常,排除该底事件;复查过程记录,本批筒体尺寸均在合格范围内,排除该项;复查本批筒体热处理工艺过程卡和试片力学性能,均满足要求,排除该项;经检验,本批筒体未发现外观损伤,排除该项;对原材料进行复查,产品的质量证明文件齐全,出厂检验合格,但是通过对不合格产品的表面观察,发现产品在阳极化后有明显的色差。质量处将问题反馈供应商,经过进一步的理化分析,判定该批铝棒交货前,切尾过短,出现了缩尾残余。环形缩尾铝棒尾端质量较差,且距离较长,越靠近铝棒尾部,缩尾程度越严重,有性能要求、材料组织要求的型材要注意切除。

3.6 选择并确定永久措施

壳体在阳极化处理前无法发现缩尾缺陷,在表面处理后有缩尾缺陷的壳体会产生色差。单位要求供应商在后续生产中,质量部门加强监督指导,严格控制工艺制度。

3.7 永久措施实施

采取措施如下:①对头部有贯穿型纹路的壳体拍照,彩色打印制作典型缩尾缺陷样张,用于外观检查,剔除有缩尾缺陷的不合格品;②在《XX预研型号筒体原始数据记录》外观检查项目中明确缩尾缺陷检查要求。

要求供应商实施措施如下:①控制缩尾产生的概率;②按工艺要求将挤压制品尾端的残余缺陷切除干净;③取样数量翻倍,以上措施均落实到相关技术文件中。

3.8 预防再发生

为了防止质量问题的再次出现,结合本次的经验和教训,对原材料复验要求和XX型号阳极化后的检验要求等进行了更新。

3.9 小组总结

问题顺利整改后,小组对整个分析过程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形成了书面报告。举一反三了类似型号,通过检查和比对,发现此次问题为首次发生,属于个体事件,非批次性的问题,复查同年度生产的XX型号产品,均未发现产品存在类似故障现象。

4 结论

本文介绍了欧美汽车制造行业流行的8D质量问题处理方法,结合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的分析处理,引进了8D法的实际应用。通过制造经验发现,在8D方法的实践操作中,结合其他的质量管理技术工具,比如因果图、鱼骨图、流程图等,嵌套应用更能发挥8D方法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翠,张小刚.铝合金挤压制品缩尾缺陷的减少和消除[J].硅谷,2014(16).

[2]吴锡森.浅析铝合金挤压缩尾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J].有色金属加工,2014(16).

猜你喜欢
筒体质量措施
一种磨机用新型可拆卸筒体支撑
大型焊接容器局部热处理防畸变工装优化设计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灭火器筒体爆破压力测试浅析及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大吨位系泊绞车卷筒筒体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