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伦理学的生存论品格论析

2018-04-12 06:48叶方兴
关键词:德性伦理学道德

叶方兴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德性伦理学与人的存在密切相关。德性伦理学关注人的存在,展现人的存在方式,绽放人的生命本性与社会本质,帮助人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伦理学发展史告诉我们:“过去的伦理学正在遗失一些明显重要的东西。”[1]149特别是自规范伦理学当道的近代以来,在理性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下,道德哲学关注原则规范、外在效用,逐渐成为远离人们现实生活的抽象存在,遗失了对人的生存问题的根本关注。当代德性伦理学要致力于发展出一套自立、自足的道德理论,展现其旺盛的理论生命力就必须要立足德性与人的关系,转向对人的生存问题的关注,并依据现代人的生存特征重振德性论的雄威。

一、德性伦理学:成人之学

在当代道德理论格局中,规范伦理学与德性伦理学是较为强劲的两支力量,但它们各自的基本概念、聚焦点、论述路径存在很大差异。规范伦理学聚焦的概念是“义务”“责任”“对错”等,德性伦理学侧重的则是“善”“好”“德性”;规范伦理学追问的是“什么样的行为是正当的”,而德性伦理学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什么样的人是好人”。相较于规范伦理学对外在规范的恪守,德性伦理学是一种关注人的性情、内在状态,并从人的内在需要、动机、性情等出发的道德理论,它较为鲜明地体现了道德与人的内在联系。

中外德性论均指认,德性具有确证人之为人的本体论功能。人是道德的动物,这是人之异于禽兽的根本标志。中国传统文化素有“成人”之学的传统。在孔孟为代表的儒家那里,道是人之为人的体现,“人之有道也,逸居而无教,则近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儒家关注的“人兽之辨”指向对人之为人的回答。“对儒家来说,人之为人的基本品格,就在于具有自觉的理性意识,这种自觉的理性意识又以伦理意识为其主要内容,从而具体体现为自觉的伦理意识。”[2]4孔子的“仁者,人也”充分说明了德性之于人的本体论意义。“仁”既是人的本性,也是做人追求的最高境界,“仁”这种境界是人最终要实现的目的,也是人的最高、最完全、最彻底的德性。余纪元说:“‘仁’一般被译为‘benevolence’或‘humanity’,但它也被广泛地译为‘virtue’、‘complete virtue’或‘cardinal virtue’”[3]3。其中的“humanity”一说将德性与人的内在关系直接揭示出来。二程理学提出了“道即性也”,“率性会道,体道成德”, 也充分说明人内在的品质、德性、精神气质是人所特有的,道德(德性)从本质上就是要展现出人的气质、品性。

古代西方伦理学始终将德性与人的生存联系在一起。柏拉图在《理想国》借苏格拉底之口提出了“过正义的生活是否要比过不正义生活更幸福”的发问,并从“知识即美德”观念上道破“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生活信条。柏拉图的道德哲学从个人灵魂结构推出城邦结构,提出在城邦过正义的生活是个人最佳的生活样式。他区分了理念与现实两个世界,认为人们的道德认知和道德生活的目的在于获得善的知识。较之柏拉图对理念世界的偏好,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关心现实世界的人们的生活样态与存在形态。亚氏伦理学讨论的主题就是人的幸福问题,其两本书围绕的就是幸福生活及其实现形式,是“人类幸福的实践科学”:“《伦理学》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形式是幸福必需的。《政治学》告诉我们,必须要有什么样的具体政体形式和怎样一套制度,才能产生并且保护这种生活方式。”[4]4这样,德性与人的生存活动必然联系在一起,尤其是通向人类终极性的生存目的——幸福生活。

从生存论来看,德性让人们褪去自然、原始的本能状态,超越狭隘性、偏私性的自我,展现人之为人应有的利他性、合作性和卓越性。人首先具有自然性的一面,吃喝拉撒、饮食男女等与动物无异,但人却可以练就德性以克服自然性,活出人的品质,成为真正的人。人的“成人”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孕育德性、展现德性的过程。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德性以潜能的形式寓于人身上,并通过现实的活动表现出来。“自然馈赠我们的所有能力都是先以潜能的形式为我们所获得,然后才表现在我们的活动中。”[5]36德性总是与人的生存本性及其现实的生存实践活动紧密相关。海德格尔赋予道德以存在论的意涵,认为存在论关注此在——人的生存境遇。人之存在及其现实生命的展现构成了德性赖以维系的寓所。“伦理”即希腊文原意为“居留”。如果从这种原初含义来讲,“伦理学”是要思考人的“居留”,那么,“那种把存在之真理思为一个绽出地实存着的人的原初要素的思想,本身就已经是原始的伦理学了。”[6]726德性展现人的精神生命,而人的生存方式无外乎就构成德性寄寓的处所。

德性伦理学认为,德性与人的生命活动相关,与社会生活方式相容,展现出人独特的生命本性。在实践中,德性与人是相互塑造的,德性是人的德性,反映人的存在形式,同时,德性是人确证自我,使人之为人的方式。作为人的内在品质,德性不外在于人,它植根于人的本性,展现于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之中。人在实践中展现人之为人的品质,并通过这些内在的品质从根本上确证自己为一个真正的人。在德性伦理学看来,人之为人的根本取决于人的卓越的内在状态,德性让人克服物种的单一性、自然性,不断向善、追求卓越;人因有了德性而变得丰盈、神圣起来,应有的人性状态得以有效发挥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德性伦理学是一门让人成为人的“成人之学”。

二、德性伦理学追求人的幸福生活

德性伦理学关注人的生存目标(telos),指向“人应当过什么样的生活”。这在古希腊的德性伦理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按照威廉姆斯(B.Williams)的说法,作为实践哲学的道德哲学追问应该从“苏格拉底问题”开始,关注“人应当过什么样生活”这样一个终极性的生存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每个人可以从自身立场发问,最终指向人如何在现实社会追求至善的生活。亚里士多德尤其关注人的生存,关注人们的幸福及其实现。亚里士多德特别有见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无论是个体的,还是在社会里与群体一起——怎样才能过一种真正的人的生活。”[5]1在德性伦理学那里,德性之于生活的意义就如同养料之于人的肉身生命。“伦理地生活能够影响我们和他人的福祉,这如同营养会影响人们的健康一样。”[7]2拉塞尔(D.Russell)认为,德性伦理学关注的不是“什么是正确的事情”,而是“什么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是关于如何生活(live)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像前一个问题在伦理思考中那样具体,而是关系到一个广义的生活,关系到如何对待生活(what to do with ones life)以及如何成就好生活(how to make it a happy life)。因而,德性伦理学始终与人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联系起来。安娜斯(J.Annas)也指出,德性伦理学理应从我们如何生活这个问题着手,因为它是关于让我们能够如何生活得更好的理论,偏重于对生活终极意义的思考上[8]14。

德性伦理学进一步认为,德性实践总是趋向善的,而幸福是人终极追求的最高善。幸福一词的古希腊语是“eudaimonia”,意思是“得到神庇护”,前缀“eu”有“好”的意思。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希望活出自己的精彩,展现自己的潜能,过着兴旺发达的人生,因而,每个人都向往幸福的生活。“我们永远只是因它自身而不因它物而选择它”[6]18,“幸福是所有善事物中最值得欲求的、不可与其他事物并列的事物”,“幸福是完善的和自足的,是所有活动的目的”[6]18。幸福是终极的至善,是所有人都追求的最高目的。这里的“最高目的”就是过上兴盛、繁荣的生活,“听起来有点唬人,其实也就是人做得最好的那种状态和境界,指成功的人生。”[9]18可见,古希腊的幸福(eudaimonia)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正因为如此,安娜斯认为eudaimonia不同于现代人说的happiness,后者过多地受到现代的功利主义影响而成为一个结果意义的概念,遮蔽了eudaimonia的丰富内涵[8]16。

德性伦理学认为,人的生活要达到兴盛发达的eudaimonia状态,德性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除此之外,幸福的实现还需要外在的善。“没有那些外在的手段就不可能或很难做高尚的事。许多高尚[高贵]的活动都需要有朋友、财富或权力这些手段。还有些东西,如高贵出身、可爱的子女和健美,缺少了它们福祉就会暗淡无光”,“幸福还需要外在的运气为其补充。”[6]24然而,毋容置疑的是,德性是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幸福的生活必然是符合德性活动的生活,“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6]32“每种德性都既使得它是其德性的那事物的状态好,又使得那事物的活动完成得好”,“人的德性就是既使得一个人好又使得他出色完成他的活动的品质。”[6]45德性是选择性(chosen)的品质,能够帮助人们在不偏不倚之中做出合宜的选择。德性地生活是深思熟虑的生活,它需要我们认识清楚、熟悉自己对于要过上正义、慷慨的生活应当涉及哪些要素,最终帮助我们过上好的生活。

正是对人的生存目的——幸福——的求索,德性伦理学将人的生活看作是一个整体,进而系统地规划,审慎地设计。拉塞尔(D.Russell)认为,德性伦理学的核心概念是品格卓越,聚焦于这些品格是如何帮助人们过上好的生活,善待他们以及分享蒸蒸日上的共同体。德性是对过上丰富生活至关重要的品格特质,这样的生活涉及正确的行为,拥有智慧和技能。德性伦理学最大的特点是它关心人的整体生活(one’s whole life)。安娜斯认为,它们以一定的方式让我们的生活成为一个整体,因为,思考德性就让我们将生活看做整体(my life as a whole)[1]7。生活不是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而是建立在对人生的系统反思、整体设计之上。人的整体生活是复杂、多面的,过去、现在、未来不同时段的生活以及个人的不同角色都是人的整体生活的构成部分。人们做出一个决定,绝非仅仅是因为某一个特别的缘由,或出于某种外在的动机,“而是要连同我是什么样的人,即我的整体生活旨趣一起来考虑。”[10]8我们在面对自己的生活时,必须考量生活的不同维度、不同层面,系统设计道德生活方案。

德性伦理学认为,人类生活是不可割裂的整体,德性地行动建立在对人的整体生活承诺之上,追寻德性就是追求幸福美好的至善生活。如前所述,幸福的生活总是以整体形态出现的,人的整体生活是德性伦理学追求的幸福生活的本体依据。按照德性的要求过自己的生活,人们会将自己的生活视为整体,不是短视、机械、随意安排自己的生活,而是运用自己的实践智慧(practical wisdom)省思、安排自己的生活。“在一个人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或者甚至只是一段时期里,他可以有一个根本计划(ground project)或一系列这样的计划,而这种计划与他的存在密切相关,并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他的生活以意义”,“向他提供了一个继续过他的生活的理由。”[11]165德性地行动便是人的根本计划的重要构成部分。人的真实生活不是单一的、割裂的,而是多样的、丰富的。德性地行动实现人的鲜活的、灵动的生命本性,展现生命的兴盛、繁荣状态。

在当代道德理论中,相比较于义务论对外在原则的机械恪守与后果论对效用的无限追求,德性伦理学体现出对提升人类福祉,通达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德性伦理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要决定我们“应当做的”行为,而是让深思熟虑的个人以及负责任的社会成员过上繁盛、幸福的生活。正因如此,霍尔卡(T.Hurka)将德性视为根本性的善(intrinsic good),“如果人人相互关心而不是相互敌视,这个世界就会更好;如果你自己的生活是更加仁慈的而不是那么自私的话,尽管有时候你感觉不开心,但你的生活会更好。”[12]120德性伦理学追求人类生存论终极意义,指向人类的幸福生活,由此展现出开阔的理论视野以及强烈的生存关怀。

三、德性伦理学立足人的社会本性

任何道德理论要获致完满的解释力就必须要对人的存在方式作出合理假设。近代以来,受理性主义影响,道德理论追求不偏不倚,个人不再是社会关系中的真实个体,而是经过理性抽象之后的抽象人格。“道德的观点特别由它的不偏不倚来表征的,由它对与特定的人所处的任何特定的关系的冷漠来表征的,而道德思维就要求从特定情景和各方的特殊特征中进行抽象,包括从行动者当中进行抽象”,“它们把那些个体完全设想为抽象的个人”[11]208。契约论将人视为相互之间没有任何社会差别的原子化个体,功利主义将人看作是趋利避害的、不考虑人的真实动机、欲求、想法的抽象行动者。这样,现代道德理论体现的是对不偏不倚原则的理性运用,它对人的基本假定是抽象人,脱离了人的社会本性,把人看作是没有任何社会内容的抽象存在物。

人是需要与他人共在的社会性存在,这也是人的本真性的存在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以“群”“与”的方式表达人的社会性本质、人之共在的存在论品格。“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荀子在《礼记》中认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群”表征的是人的社会性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性存在方式。“人并非仅仅作为个体(自我)而‘在’,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他总是内‘在’于社会群体之中。这样,主体之‘在’与主体间的‘共在’便构成了人存在的二重相关向度。”[13]84从主体之在与主体间共在的关系来看,主体之在又往往是在主体间共在关系的交往中塑造而成。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一直将人视为特殊的存在——此在。此在的本质是共在,个人与他人处于休戚与共的共生关系。“此在的世界是考同世界,‘在之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他人在世界之内的自在存在,就是共同此在。”[14]232他主张此在是“在世界之中”,反对将此在视为脱离了世界的孤独个体。

黑格尔一直坚持这种共在的关系,并主张他人是实现自我的条件,“不同他人发生关系的个人不是一个现实的人”[15]347。在论及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时候,黑格尔指出:“一个人必须做些什么,应该尽些什么义务,才能成为有德的人,这在伦理性的共同体中是容易谈出的:他只需做在他的环境中所已指出的、明确的和他熟悉的事就行了。”[15]168康德对人的理解有个“非社会的社会性”(unsociable sociability)说法,个体性的自我都有越出自身的冲动,但又不能完全孤立,而是内心中又有着人性、道德生活的召唤,从而需要彼此合作,展开社会交往。在社会中达到人性的实现,“人由于自己的理性而被规定为与人们一起处在一个社会中,并在社会中通过艺术和科学来使自己受到教化、文明化和道德化,无论他消极地沉溺于他称之为幸福的安逸和舒适生活的诱惑的那种动物性倾向有多大,他倒是积极地在与因他本性的粗野而纠缠着他的障碍的斗争中使自己配得上人性。”[16]320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关系中展现出来的。“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力量,而是每一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这些个人是怎样的,这种社会联系本身就是怎样的。”[17]394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就在于将目光转向人的生存方式。“要领会存在的意义,不能到超感性的理性实体中去寻求,而只能通过对人的现实生存方式和生存活动的诠释和理解。”[18]8马克思对人的存在本性有一个经典的说法,“人的本质在其实现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个体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19]188

事实上,“德性成人”的本性源正是于德性伦理学契合人之社会性的存在本质。亚里士多德明确地将其理论建立在人的社会性之上,“人在本性上是社会性”[5]19。亚氏提出“人是政治动物”的经典命题,在其语境中,“政治动物”就是“社会动物”,“政治的”与“社会的”内涵一致。“亚里士多德使用的这个词就包括了我们所说的‘政治’和‘社会’两方面的意思,并且没有将这两方面区别开来。”[4]92儒家德性论的关系性尤为明显,德性体现在不同的人伦之中。例如,孔子对“仁”的理解,“仁者,人也”肯定了德性的本体价值,而“仁”本身具有社会关系的内涵。由此可见,德性常常指向他涉性(Other-regarding)的行为。德性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的社会价值内化为个体稳定的性情,它“存在于相对于我们之中”[5]47的社会环境,由一定的社会条件所决定。在此意义上,在现实生活中,德性又时常依赖于社会角色,常被视为一个角色性(role-related)的概念,它是与人们扮演的社会角色相一致的性情,德性地行动能够熟练地扮演一个必要与重要的社会角色。

德性伦理学反对将人视为封闭、抽象的存在物,而是立足人的社会性,将人视为鲜活的、具体的社会关系的存在。人不是抽象的静止物,不是先在或预定的,而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展现其生命本性与生存品格的开放性的存在。德性伦理学认为,德性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幸福,让人们过上好的生活,“好的生活是社会性的,这样的生活是与他人相伴的生活,我们真诚地关心他人并共同分享利益。”[1]16只有立足于人的社会性,从具体的人出发,理解和把握人们的道德生活,人们才能够在社会关系中成就自我,实现幸福美好的生活。

四、德性伦理学寓于人的生存实践

德性伦理学作为实践哲学,与人的生存实践密不可分。德性通过人的生存实践活动展现出来,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亚里士多德指出,德性伦理有一个实践的目的,我们不是为了认识德性,而是为了如何让自己有德性,这样才能让我们过上幸福生活,因为“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5]32。这里的“实现活动”较为明确地体现了德性伦理学的实践性,要求我们“必须研究实践的性质,研究我们应当怎样实践。”“我们是怎样的就取决于我们的实现活动的性质。”[5]37

德性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展现出的卓越品质。麦金泰尔指出,“美德是一种获得性的人类品质,对它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那些内在于实践的利益,而缺乏这种品质就会严格妨碍我们获得任何诸如此类的利益。”[20]242德性以潜能方式寓于人身上,表现为内在状态,但其形成与获得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有德性的人往往通过实践展现自身的德性。“一个人的实现活动怎样,他的品质也就怎样。”[7]37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展现自己的内在精神、气质、品质。从德性的本性来看,德性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态(being),展现于人的具体的生存过程(existing)。在德性实践的过程中,德性的展示与人的生命过程、社会生活样式以及人性提升紧密相关。德性伦理学追求卓越,通达幸福。“每种德性都既使得它是其德性的那事物的状态好,又使得那事物的活动完成得好”,“人的德性就是既使得一个人好又使得他出色地完成他的活动的品质。”[5]45德性帮助人们获得内在于实践活动的善(good),助益我们的生活达到兴盛、繁荣的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实践是一个现实、具体化的概念。“实践关乎那些具体的事例”,“具体行为谈不上什么技艺和法则,只能因时因地制宜。”[7]38因而,“我们的理论也必须同这些事例相吻合。”[5]49德性是道德行动者在实践智慧指导下作出合宜选择所蕴含的品质。对于具体的情境来说,人们常常无法适应统一化的标准,而是需要借助行动者的实践智慧作出审慎的判断。德性是一种选择性的品质,它帮助人们“找到并选择那个正确。”[5]48“实践都是具体的”[5]179,德性就是要帮助我们在应对具体、多样、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正确、有效地击中目标,顺利通向幸福生活。德性伦理学不拘泥于抽象的原则,而是适应人类实践活动的丰富性,这体现了德性伦理学的社会敏感性(social censitivity),也充分地说明了德性伦理学作为实践哲学的独特性。德性伦理学认为,“我们要研究的显然是人的德性。因为,我们所要寻求的是人的善和人的幸福。”“我们不是为了德性,而是为了使自己有德性”[5]37,因而,我们才会关注实践的性质和方式。

德性与人的实践之间的内在关联决定了德性的养成与技艺的训练一样,是通过习惯化的实践来获得。这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有较为充分的说明,德性通过不断实践的方式获得,“我们先运用它们再获得它们。这就像技艺的情形一样。对于要学习才能会做的事情,我们是通过做那些学会后所应当做的事来学的。”[5]36“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成为节制的人,通过做事勇敢成为勇敢的人。”[5]36安娜斯关于德性有个经典的比喻——技能之喻(skill anaology[21]514),即德性的操练如同技能的训练一样,需要不断地操练来完成。一个有德性的人的行动如同一个技能出众的专家能够熟练地展现出自己的技能。安娜斯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是包含了深思熟虑和选择的性情,行动者以作出合适选择的习惯方式获得这种品质。然而,安娜斯又进一步认为,技能与德性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技能与目的是可以分离的,只是机械地重复操作,不会关注目的,而德性是具有强烈的动机性,德性不能与人的目的、动机相分离。

在德性伦理学那里,人的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打上了生存论的印记,即德性伦理学所宣称的实践是人的生存实践。所谓生存实践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为了克服和应对生存困境,满足生存需求所作出的各种现实活动。在马克思那里,这种生存实践的特色体现得尤为明显。人类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存在就是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生成自己本质的历史过程。“人从来不是‘现成’的、被某种前定本质所规定的存在者,它在生存论上就是‘它在其能在中尚不是的东西’,通过生存实践活动,不断实现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17]116人们在生存实践中展现出德性,而德性帮助人们不断地追求灵魂的卓越,生活境界的提升。德性伦理学认为,人的特征在于是通过doing成就being,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形成自己稳固的品质,一个有德性的人是一个在现实的生存实践中追求幸福的人。在德莱夫(Driver)看来,有德性的人会切身实践所有人类品格的卓越之处(embodied all the excellences of human character)。所谓embodied是身体哲学的重要概念,被译为“具身”,意思是“使身体运转起来”。它不仅意味着德性与人的身体有关,而且需要身体的切身感受、体验等。德性以实践的方式凝聚于人的内在精神人格之中,成为人安身立命的基础,由此,德性伦理学表达出强烈的实践性与生存论品格。

五、德性伦理学展现人的内在生命状态

德性伦理学是聚焦于行为者的展示人的内在状态(inner state)的道德理论。在安娜斯看来,德性不是实体,而是“人的性情或状态”,“是人们在正当理由支配下以合适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需要的性情”[22]。这种内在状态常被人们视为展现人的生命本性,追求生活意义的精神定势或道德心理现实。霍夫特(S.Hooft)认为德性伦理学“关注对动机的解释,以及对个体内在生命的反映”,“有着道德心理学的解释,对我们动机性的生活的复杂性与模糊性十分敏感。”[23]3可见,德性是以人的内在状态作为基本的表现形式。

德性是人的性情(disposition),但这种性情还需要做如下限定:第一,并不是所有的性情都是德性,德性必须是具有道德价值的性情,即能够“关涉并增进他人幸福”[7]1,德性就是将这种“社会价值内化”[9]116,从而构成自己的精神定势;第二,德性以实践智慧为支撑。德性的核心是实践智慧,它决定着行为者在具体的情境作出审慎的判断、合宜的行为。Julia Driver认为,亚里士多德理论体现出强烈的理智主义倾向,道德卓越建立在理智卓越之上,德性要求行为者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深思熟虑的理智能力。德性与实践智慧一起发挥作用,让有德性的人德性地行动。“德性不仅仅是合乎正确逻各斯的,而且是与后者一起发挥作用的品质”,“一个人如果有了明智的德性,他就有了所有的德性”[9]190。正是这个意义上说,T.Hurka将德性视为“被正确导向的态度。”[24]147第三,德性是人内在精神品质的沉淀,具有相对稳定性,有德性的人会经常性地展现内在状态。第四,德性表现的性情内蕴了道德行动者的道德情感。德性展现特定的情感,“我们必须把伴随着活动的快乐与痛苦看作是品质的表征”,“德性是与快乐和痛苦相关的、产生最好活动的品质”[5]40。

德性是人的德性,它将对象指向具体的道德行动者。德性伦理学与其他道德理论的首要区别就在于,德性伦理学是以行动者为基础(agent-based),关注有德性的人(Virtuous person)以及能够配得上他们的内在特征、性情以及动机。近代以来的道德理论将道德生活与规则联系在一起,但在古代伦理学以及当代的德性伦理学那里,人们要理解道德生活就需要知道怎样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或是要成为有德性的个体应当具备哪些内在特征或性情。亚里士多德认为,要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他必须知道那种行为。其次,他必须是经过选择而那样做,并且是因那行为自身故而选择它的。第三,他必须是出于一种确定了的、稳定的品质而那样选择的。”[5]42德性以潜能的形式蕴藏在人们的身上,又通过习惯化的实践展现出来,在不断的练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凝精聚气、稳固沉淀为人身上不可剥离的第二天性。因而,德性不是抽象的人格,德性表现出的性情、气质、品质等不过是人身上所展现出的道德品性。

以行为者视角理解道德更为贴近人类道德生活的本真状态。有效的道德行动应该是出于自己的自愿、自觉。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拥有动机、欲望、价值等,这些要素构成人们做出道德行动的内驱力,而不是在外在功用或机械规则。有德性的人自然会在生活中表现出德性的行动,不需要外在刺激、刻意强加。“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自然会呈现在其动静举止之中,而不必由外在的规定要求他去‘做什么’。”[25]151在德莱夫看来,有时候决定应该做什么之前,需要首先思考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有德性的人自然会习惯性地展现做出德性行动,帮助人们达到人性卓越的状态,最终顺利实现幸福美好的生活。德性伦理告诉我们一个关于道德生活的朴素道理:“道德的根基就是人本身,坚执道德,只是因为我们是‘人’,并非为了‘规则’、‘原则’而存在。”[26]30真正的道德生活要面对的是具有不同的需求、情绪、价值观等的现实的道德主体,有效的道德理论定然是能够激发人的,让人们主动地投入到伦理思考当中。一个有德性的人会在实践智慧的引导下自愿地、愉悦地做出积极向善的德性行动。

可见,从现实的人的动机、欲求、需要等内在状态出发会赋予道德理论以充足的理论解释力。当代德性伦理学复兴之时,人们普遍指责规范伦理学过分重视道德行为规范的“应当”,忽视了观照人们的心理状态。以至于安斯库姆感慨:“从事道德哲学在目前来看对我们而言是不合算的;除非我们拥有一种令人满意的心理哲学。”[11]53在斯托克看来,要过上好的生活就必须思考人们道德生活的动机,“我们应当受我们主要的价值观所驱动,同时我们应当看重我们主要的动机所谋求的东西。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过一种好的生活,我们就应当如此。”“一种好生活的一个标志就是一个人的动机与其理由、价值观与辩护根据之间的和谐一致。”[11]78德性伦理学立足于人本身,将道德思考的起点、道德评价的标准落到了人,具体来说是人的动机、情感、价值等内在状态。德性是人的德性,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伦理生活的设计者,以第一人称会选择合宜的(appropriate)生活方式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六、结 语

现代社会的世界观是韦伯式的世界观,理性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规则成了道德哲学的核心,“伦理学似乎成了康德伦理学的代名词”[11]198。我们生活在德性之后的时代,道德或是成为与人无关的抽象原则,或是变为人们生活的策略之技,成为人们处理复杂道德情景的“决疑术”。道德本应是人的存在方式,在现代社会体现人的生存需求,表达人们生命本性的道德变得功利化、实用化了。道德哲学不再关注人的终极存在、生命意义、生活目的等生存论的问题。遗失了德性,也就是丧失了对人的生存问题的关注!而如果不从生存论的视角揭示德性,将难以给德性伦理学以应有的伦理地位。当代道德哲学,德性论、义务论、后果论之间互相借鉴的同时也在相互坚持自己独立地位与自足性,一旦我们从人这一特殊的存在出发,从人的生存问题入手,便能够从形而上的维度赋予德性伦理学以独立的理论地位。

[1] Daniel C. Russell.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Virtue Eth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

[2] 杨国荣.中国哲学二十讲[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 [美]余纪元.德性之镜: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 [美]麦金泰尔.伦理学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M].孙周兴 选编.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7] Julia Driver. Ethics:the fundamental[M].London:Blackwell Publising.2007.

[8] Julia Annas.Applying Virtue to Ethics[J].Journal of Applied Philosophy, 2015(1).

[9] [美]余纪元.亚里士多德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0] 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M].北京:三联书店,2015.

[11] [英]奥尼尔,等.美德伦理与道德要求[M].徐向东,等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12] Thomas Hurka. The Best Things in Lif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

[13] 杨国荣.伦理与存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4]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等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15]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6] 李秋零 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7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8] 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0] [美]麦金泰尔.追寻美德[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1] Julia Annas. Virtue Ethics[M]//The Oxford Handbook of Ethical Theory,Oxford University,2006.

[22] Stan Van Hooft,ed.The Handbook of Virtue Ethics[M].Acumen,2014.

[22] Julia Annas. Intelligent Virtu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

[23] Thomas Hurka. The Best Things in Lif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

[24] 林火旺.伦理学入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5] 高国希.道德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德性伦理学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西方德性思想的价值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