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构式“厉害了X”的多维考察

2018-04-12 16:15李宝贵高玉娟
关键词:构式语义语言

李宝贵,高玉娟

(1.辽宁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2.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2017年7月18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了《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7)》,“厉害了,我的哥!”入选2016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流行语“厉害了,我的哥!”不仅风靡网络,同时也频繁地出现在广告宣传、商品推广、娱乐节目,甚至是新闻标题中。如今,“厉害了,我的哥!”及其相关构式在网络语言生活中使用极为普遍。

“厉害了,我的哥!”构式最初源于一名中学生在军训时玩游戏被教官没收了手机,教官在继续帮他玩游戏时表现得非常厉害。陈述对象主体将其编码为“厉害了,我的哥!”,赞赏中不乏调侃与诙谐。该构式在网络语言生活中越来越活跃,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向志敏[1]88、张静[2]64-66、王东营[3]122-123、文婕[4]124-125分别从结构的变体、句法结构、语义特征、流行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以“厉害了X”构式及其结构变体为研究对象,运用构式理论,主要从“X”的类型、“厉害”的语义指向、变异及语义泛化、语用功能、修辞效应等维度重新审视“厉害了X”构式的特点,并分析该构式迅速传播的动因。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将“厉害了,我的哥!”及其衍生形式记作“厉害了X”。

一、“厉害了X”的构式判定及“X”的类型

(一)“厉害了X”的构式判定

构式语法认为,构式是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换句话说,构式本身具有独立的整体意义,其整体意义不等于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像“承让了我的弟”“萌翻了我的妹”“本事了我的儿”等形式,它们的意义显然不是组成成分义的简单相加。前者“承让了我的弟”可以概括为“V了我的N”,“V”和“我的N”构成动作与受事关系,但“我”和“N”并不具有真正的领属关系。之所以这样表达,是为了拉近与陈述对象的距离。后两者“萌翻了我的妹”和“本事了我的儿”可以概括为“A了我的N”“N了我的N”形式。“萌翻”用作使动,即“使我的妹萌翻了”;而“本事”则是名词用作动词,“我”和“儿”具有实际意义上的领属关系。从语用信息的传递来看,三者都表达了对陈述对象的一种赞美与赞叹。

我们知道,任何语言形式只要它的形式、语义或功能的某些方面是不可预测的,就可称之为构式。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厉害了X”所表达的赞美语用信息,仅从“厉害了X”表达式自身组成成分是无法推知的,用常规的语法规则更是无从解释。这充分体现了该表达式在语义和语用上的不可预测性。据此,我们将“厉害了X”表达式称为“构式”。

(二)“X”的类型

构式语法认为,构式整体与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构式的整体意义会整合进入该构式构成要素的意义和功能,同时构成要素的性质及变化也会影响构式整体意义的形成。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厉害了X”构式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

在“厉害了X”构式中,“X”的结构类型有两种:一是名词性词组,二是句子。

1.X为NP

①厉害了晋江企业!(《福建日报》2016年11月9日)

②厉害了我的国足。(南方网新闻2017年3月23日)

当“X”为名词性成分时,与“厉害了”构成了主谓关系。因语用需要,“厉害了”临时易位至“X”前,形成倒装句。强调X“能力突出,表现优秀”。例①表达了对晋江企业发展的赞美和感叹;例②则表达了对国足精彩表现的赞美。

不过,有时人们为了诙谐幽默,追求新奇,也会常常把“我的”换成“word”。如:

③厉害了word哥!(搜狐财经2017年10月31日)

运用了谐音替代的方法,用“word”替换“我的”,增添了交流方式的时尚趣味性。

2.X为句子

然而,多数情况X为句子,与“厉害了”不构成直接的句法关系。

④厉害了,这个新区比雄安更值得深圳人关注!(搜孤财经2017年4月6日)

⑤厉害了!大学生徒步跑70公里回家原因竟是晕车!(网易新闻2017年10月2日)

⑥厉害了!你想了解“最”全茶饮干货都在这里!(搜狐美食2017年12月3日)

以上我们不能通过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推导出构式义,而构式整体表达了惊叹和赞美,包含了对X的主观评价义。

二、“厉害了X”构式的语义特点

(一)从主观性视角分析“厉害了X”构式

认知语言学认为,“句法格式是对经验的编码,是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特定构式。构式被认为是形式和意义的配对,构式本身可以传达某种要表达的概念内容,并根据它们的语义和句法结构以及语用适用性得以具体化。”[5]28据此,我们来考察流行构式“厉害了X”,发现构式不仅是形义结合体,更是特定功能的匹配体。“厉害了X”构式已经成为表达赞美语用功能的一种编码形式,构式本身具有格式的语义功能,表达了说话者的主观态度,传递的是一种对表达主体的高度评价。如“厉害了我的‘双11’”“美死了我的姐”“厉害了我的瑜伽”等,满足了不同语境下主观评价性语义功能的需求。

关于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问题,沈家煊曾提出“语言不仅客观地表达命题式思想,还要表达言语主体即说话人的观点、感性和态度”[6]268-275。沈先生认为,在人们日常交际的“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而本文所讨论的“厉害了X”构式,正是利用特殊的建构机制彰显了语言表达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特征。“厉害了”的倒装和“我的N”的非领属关系,彰显了表达者的立场、态度和情感。总而言之,“厉害了X”构式已经成为传递表达者情感态度的积极评价性建构,构式的整体也由此成为表达主观评价义的范式。

(二)“厉害”的语义指向

1.“厉害”直接指向“X”,如:

⑦厉害了我的呼伦贝尔。

例⑦中,语义直接指向“我的呼伦贝尔”,表达的是对呼伦贝尔上榜中国氧吧城市的赞美。

2.“厉害”指向构式后的句子,如:

⑧厉害了我的哥,西红柿还能这样吃?

⑨厉害了我的哥!点下鼠标就能注册公司!

例⑧“厉害”指向“西红柿还能这样吃”这件事,表达西红柿还有新的吃法这件事令人惊讶;例⑨“厉害”指向“点下鼠标就能注册公司”这件事,表达注册新公司的过程变得省时省力这件事令人赞赏。上述构式中,与其说“厉害”指向构式后的句子,不如说是“厉害了我的哥”整个构式语义指向后面的句子。“我的哥”由特指变成非特指,意义虚化了,泛指任何人和事,和“厉害了”语块意义融合在一起,整个构式已经具有熟语化倾向,表达性状程度量超过了主观认定的有限范围。“厉害了我的哥”整个构式表达一种强烈感叹语气。

3.“厉害”同时指向“X”和构式后的句子,如:

⑩厉害了我的妹,慈溪女孩徐红摘得两枚亚锦赛金牌!(新浪博客)

例⑩“厉害”同时指向“我的妹”和“慈溪女孩徐红摘得两枚亚锦赛金牌”这一事件,“我的妹”和“慈溪女孩”同指,“厉害了我的妹”构式表达了对慈溪女孩徐红夺得两枚金牌的称赞。

(三)“厉害”的变异

除了“厉害”,还有一些谓词性短语和名词也可以进入构式,代替“厉害”。主要表现为以下4种情形:

1.述补结构+了+X。这类述补结构是由性质形容词充任的述语、补语为程度补语的述补结构。形容词和补语一般都为单音节词,且述语不带“得”。如“萌坏”“美死”“棒呆”等。

3.名词+了+X。能进入该格式的名词也是一个封闭的类,常见名词为“本事”“出息”。

此格式其实可以看作是“述宾结构+了+X”的省略形式,即其完整形式应为“长本事了我的儿”“长/有出息了我的弟”,构式省略了“长/有”。也可以看作是名词动用。

4.主谓结构+了+X。能进入该格式的常见主谓结构为“翅膀硬了”。

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厉害了X”构式的高频使用,使得个别动词、名词和主谓结构在特定语境下临时获得了类似“厉害”的功能,这是构式压制词汇的结果。但该构式能够选择的动词、名词、主谓结构的用例极少,泛化现象并不典型。

在确定建筑场地后,应研究气候特征。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改善气候环境,营造良好的建筑节能环境。同时,可以通过增加建筑物周围的树木和植被的布置来有效地净化空气、屏蔽风沙、遮蔽阳光、减少噪声;同时可以在建筑物附近创造一个人工湖,用来收集雨水和平衡周边环境的湿度。

(四)“厉害”的语义泛化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的解释,“厉害”为形容词,有三个义项:①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②严厉,也作利害。③了不起。可以看出,“厉害”通常用来评价有生主体行为的结果,是含有褒贬等评价色彩的词语。

然而,在“厉害了X”构式中,“厉害”的语义发生了泛化。“语义泛化”是指词语在保持越来越少的原有语义特征的情况下,不断产生新的使用方式,将越来越多的对象纳入自己的指谓范围[7]7。“厉害”随着流行扩散发生的语义泛化,主要体现在主体范围和语义色彩方面。

1.主体范围扩大

表现为行为对象的主体不再局限于有生物体,还可扩大到无生命的事物或事件。如:

2.语义色彩扩大

“厉害了X”构式的语义色彩通常情况下为褒义,但也有表示讽刺的贬义色彩。

三、“厉害了X”构式的语用功能

(一)“厉害了X”的构式义及其构成成分

“厉害了X”构式的语义为:主体性+已然性+程度高。其中表达的主体是指X,已然性是指构式所表述的事件已经完成,程度高是指整个构式表达了很高程度的称赞、惊叹等心理感受。该构式所表达的心理感受是主观的,源于说话人自身感受。心理感受的程度量值是高量,即说话人对主体X某方面性状做出高量值的评价。综上,我们把“厉害了X”的构式义提炼为:主观评述性的高程度量。

1.主体的语义成分

(1)主体部分是人物,如:

(2)主体部分是事物,如:

(3)主体部分是国家或地区,如:

(4)主体部分是事件,如:

可见,构式允许的主体成分主要包括人物、事物、国家或地区、事件等,这也构成了构式在表达对象上的范围限制。

2.事件的已然性

构式表达的都是已经成为事实的事件,如:

3.表达高程度量

“厉害了X”构式突显的是主观程度量,蕴涵高程度量的语义信息。

(二)从信息结构视角分析“厉害了X”构式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传递信息。信息是一个已知的或可预测的与新的或不可预测的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句子的信息是一个由两种单位构成的结构,即“新信息和已知信息”[8]289。已知信息是说话者认为听话者已经知道的信息,新信息是说话者认为听话者不知道的信息[8]289。语言信息结构就是指“用语言作为载体而形成的信息结构”[9]3。“以什么为话题”“以什么为语言信息焦点”是信息结构的重要内容。“话题”就是谈论的对象,就是“已知信息”;“信息焦点”是所要传递的信息,就是“新信息”。一般说来,根据尾重原则,“在句子信息结构中,未知信息单元一般位于已知信息单元之后成为信息结构的常规焦点,如果位于已知信息单元之前,必须有标记。”[9]5

我们以下面三个例句为例,从信息结构视角分析“厉害了X”构式。

(三)从语用环境分析“厉害了X”构式

语用学主要研究制约语言使用的各种条件,而语境正是制约语言使用的一个主要条件[10]253。“厉害了X”构式的使用语境主要有两种:

1.用在网络口语交际语境中

“厉害了X”构式因其具有“赞赏中饱含调侃诙谐”“诙谐中又透着亲切和温暖”[11]77的特点,在微信、微博等交际平台中为广大网民所喜爱,热度有增无减。如“乒乓球还能这么玩?厉害了我的哥!”“厉害了我的姐,新医学姐手绘医学笔记登上微博头条”“厉害了我的爷,90岁了还能唱小曲!”等等。“我的哥”“我的姐”“我的爷”等亲属称谓并不是说话人真正的亲属,但在网络语言中使用拉近了和受众的心理距离,亲密性增强。

2.用在网络书面语中

第一,在文学语体中。网络小说是网络文学的主要形式,与一般的小说比起来,网络小说的语法更接近口语并充斥着网络流行语。“厉害了我的哥”就是目前网络文学的热频词。2017年5月22日,在《起点中文网》键入“厉害了我的……”关键词,可以得到338部相关作品,其中有多部是以“厉害了X”构式作为小说题目,如:

在《百田网》键入“厉害了我的……”关键词,可以得到36部相关作品,其中也有多部是以“厉害了X”构式作为小说题目,如:

如今,越来越多的网络小说内容中出现了“厉害了X”构式,在互联网时代,网民对语言的选择和使用是对现实生活诉求的反映,“厉害了X”构式发展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已经在文学语体中占有一席之地。

第二,在政论语体中。“厉害了X”网络流行语如今已频繁出现在政论语体中。2017年5月22日,在人民网键入“厉害了我的……”关键词,可以得到11项搜索结果。其中,《人民日报》有6期使用了“厉害了X”构式,如:

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有5期使用了“厉害了X”构式,如:

在《光明网数字报》中键入“厉害了我的……”关键词,可以得到252项搜索结果。如:

除此之外,在其他报纸、官网、官微上还有很多使用“厉害了X”构式的情况,如:在央视网键入“厉害了我的……”关键词可以得到40项搜索结果;在《中国日报》中文网可以得到68项搜索结果等等。

由此可见,“厉害了X”构式在文学语体和政论语体中已应用得越来越广泛。文学语体中使用“厉害了X”构式,可以增加文学作品的亲切感与时尚感。在政论语体中使用网络流行语的现象已经形成一种趋势,表明政府正在积极转变与民众的沟通方式,说明政论语体向着更加生动、有趣、亲民的方向发展。在大众印象中,新闻报道大都以严肃正式、枯燥乏味的方式向民众传递着政策和信息。这种与民众的沟通方式难免会给人一种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受。如果在新闻报道以及官方微信、微博上,以更加轻松愉快的沟通方式与民众进行交流,政府工作会获得更多的认同感,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政论语体中使用网络流行语“厉害了X”构式,非但不会影响新闻报道的严肃性和正统性,反而更加拉近了民众与政府的距离,让民众感受到政府的亲切与活泼,有利于政府工作的推进和实施。

四、“厉害了X”构式的修辞效应

如前所述,“厉害了X”构式源于一个故事,随后在网络得到快速传播,其出现具有一定的临时性,这种偶发的、目前还没有稳定存在的语言现象正是修辞学研究的内容。“厉害了X”其实正是一个修辞构式,人们在特定的网络语言环境中使用它,还没有完全在构式中语法化。

一种结构发展成为修辞构式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修辞动因。“厉害了X”修辞构式主要为了实现三种修辞动因:一是更高程度地表现说话人对对方称赞的情感。“厉害了”前置,是为了突出说话人所要传递的赞叹的心理感受。如,“厉害了,我们的中国队!”是为了强调对中国队优异表现的赞美之情。二是源于对现实生活变化生动表达的需要。个人生活、社会发展变化日新月异,语言生活需要一种新的修辞构式来表达这种变化。三是表达简洁、省力。“厉害了X”是倒装结构,若还原为主谓结构,应为“X非常厉害!/X真是太厉害了!”修辞构式省略了副词,采用倒装结构体现了表达的经济性原则。

修辞构式的命运大多是“在广泛运用的基础上逐渐固化演变为新的语法构式”[12]4。也就是说,修辞构式一旦在修辞动因的强烈诱发下大范围、持久地泛化直至固化下来,那么,修辞构式也就演化成为新的语法构式。但是根据目前掌握的“厉害了X”构式的语料,该构式的语法化可能性不是很大,原因在于:能够替换“厉害”的语法单位还是一个封闭的类,仅见“承让、言重”等动词,“萌坏、美死、棒呆”等述补结构,“本事”活用为动词的名词等,还难以满足网民日益膨胀的表达欲望。

五、总结与思考

以上从句法、语义、语用和修辞维度对“厉害了X”构式进行了深入剖析,归纳总结该构式在不同维度上的特点。是什么原因推动了“厉害了X”构式的快速传播?我们认为:

一是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助推“厉害了X”构式迅速传播。其一,大众报刊引领“厉害了X”构式新时尚。如《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科学导报》《工人日报》等大众报刊选择“厉害了X”构式作为新闻报道标题,新颖时尚的标题尤其吸引读者阅读,引领大众模仿使用。其二,互联网为“厉害了X”提供了广阔的传播舞台。如今,“厉害了X”构式已成为各大网站、各类论坛、各种APP等互联网媒体的热词。而且,该构式的一些例子已被做成表情包在网络广为流行,如“厉害了我的哥”“承让了我的弟”“萌坏了我的妹”等。表达方式生动活泼,幽默风趣,深受广大网民喜爱。其三,电视媒体对“厉害了X”的青睐推动构式持续传播。如2017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系列特别报道《厉害了我的国》,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和普通人的视角,讲述身边变化,抒发家国情怀,见证民生,反映国治[13]1。电视新闻报道以“厉害了我的国”为标题,更具亲和力、更接地气,拉近了人民与政府的距离,达到了宣传效果。

二是网民的从众心理促使“厉害了X”构式广为流行。从众是“主体因客体的影响而产生的与客体一致的行为或态度,在模糊情景和他人确定行为的刺激下,个体经过一系列的感知和心理过程”[14]1618而导致的反应。“厉害了我的哥”在网络上流行开来后,网民在表达赞赏义时就会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选择使用“厉害了X”的构式表达。我们不妨也将其解释为“语言趋同”的表现,“语言趋同反映的是赞同或讨好交谈对方的心理,在两人之间建立亲和和共聚的关系”[15]114。网络交谈中,人们为了建立一个表达的“聚合场”而采用群体热衷的表达方式,从而形成表达“赞赏义”的语言趋同现象。

综上,构式“厉害了X”,从“X”的类型上看,“X”一般为NP和句子;从“厉害”的语义指向看,“厉害”分别指向“X”、指向构式后的句子、同时指向“X”和构式后的句子;“厉害”还可变异为:述补结构、动词、名词和主谓结构;“厉害”的语义泛化表现为主体范围和语义色彩的扩大。从“厉害了X”构式的语用功能看,已经成为传递表达者情感态度的积极评价性建构,构式的整体也由此成为表达主观评价义的范式。信息焦点在“厉害了”,主要用于网络口语和网络书面语的语境中;从“厉害了X”构式的修辞效应看,该构式是为了更高程度地表现说话人对对方称赞的情感,使表达更为简洁、省力,满足生动表达的需要。传播渠道多元化、网民的从众心理促使“厉害了X”构式广为流行,其广泛传播给人们的交流方式和语言文化活动带来了诸多积极变化。我们应该合理、科学规划网络语言,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语言生活。

[1] 向志敏.从“话题—说明”结构看“厉害了我的哥”[J].北方文学(下旬),2016(10).

[2] 张静.从“厉害了,我的哥”说起[J].语文建设,2017(4).

[3] 王东营.小议“厉害了我的哥”[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3).

[4] 文婕.浅谈流行语“厉害了”[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3).

[5] 吉益民.“X比N还N”比较构式的认知考察[J].语言与翻译,2012(1).

[6]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7] 刘大为.流行语的隐喻性语义泛化[J].汉语学习,1997(4).

[8] Halliday,M.A.K.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9] 陆俭明.从语言信息结构视角重新认识“把”字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6(1).

[10] 沈阳.语言学常识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 张海涛.“厉害了我的+X”的形成及话语功能[J].汉字文化,2017(2).

[12] 陆俭明.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J].当代修辞学,2016(1).

[13] 周爱华.《厉害了 我的国》传播爱国热情[J].电视研究,2017(3).

[14] 赵峰,王书宁.群决策中从众与迷信权威现象的动态网络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1).

[15] 樊建华,金志成.语码转换的文化及心理因素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猜你喜欢
构式语义语言
语言是刀
语言与语义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我有我语言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