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瘤胃酸中毒的诊治

2018-04-12 22:41鸡西巿家畜繁育改良指导站1581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卧地酸中毒病牛

鸡西巿家畜繁育改良指导站 158100

牛瘤胃酸中毒是由于牛采食过量的精料或长期饲喂酸度过高的青贮饲料和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造成的,是牛瘤胃内产生大量乳酸等有机酸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酸中毒。该病以临产牛和产后3天内的奶牛发病较多,发病率与产奶量成正比例关系,产奶量愈多,发病率愈高。

1 症状

最急性型通常无明显症状,于采食后3~5小时死亡。急性型病牛步态不稳,呼吸急促,心跳增数至100次/分钟以上,往往在发生以上症状后1~2小时内死亡。死前张口吐舌,高声哞叫,摔头蹬腿,卧地不起,牛口内流出泡沫状含血液体。亚急性型病牛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呆立,不愿行走,或行走时步态蹒跚,眼窝凹陷,肌肉震颤。病情加重后,患畜瘫痪卧地,病初能抬头,很快呈躺卧姿势,头平放于地,并向背侧弯曲,呈角弓反张样,呻吟,磨牙,兴奋摔头,四肢直伸,来回摆动,后沉郁,全身不动,视力障碍,眼睑闭合,呈昏睡状。在听诊瘤胃时蠕动音减弱,并出现潺潺的气体串动音,瘤胃胀满下痢,粪便酸臭,无尿或少尿。病牛体温偏低,血液检查见血容量和白细胞总数增加,血液生化值下降至11.23mmol/L,血糖下降为2.7mmol/L以下。多数病例呈现蹄叶炎症状,跛行,站立困难。病死牛剖检可见咽、喉、气管黏膜充血,肺瘀血和水肿,心肌水肿,瘤胃黏膜水肿、出血,瘤胃内容物酸臭。胃黏膜脱落、坏死,黏膜下水肿,肝水肿和脂肪变性,肾水肿,脑膜充血,脑血管及神经周围水肿。

2 诊断

进行实验室诊断,病牛血液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血液pH值降至6.9以下,瘤胃液和尿液pH值降至5以下,再结合临床症状可以确诊。因该病多发生于分娩后,有瘫痪卧地症状,所以极易与产后瘫痪混淆。产后瘫痪颈部呈S型弯曲,末梢知觉减退,通常无躺卧、腹泻和神经兴奋症状,钙剂治疗效果显著,多于治疗后1~2天痊愈。

3 治疗

治疗原则是矫正瘤胃和全身性酸中毒,防止乳酸的进一步产生,恢复损失的液体和电解质,并维持循环血量,恢复前胃和肠管运动。先禁食1~2天,而后给予优质干草。因瘤胃酸中毒病畜瘤胃积液,渴欲增加,如饮水过量容易促进死亡,所以要限制饮水。病情轻且稳定的病畜,通常在3~4天后自然恢复采食。

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1000~2500mL静脉注射,解毒、中和胃酸。12小时后重复一次。当病牛尿液pH在6.6时停止注射。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0~2500mL,补充水和电解质。病初时量可稍大。用庆大霉素100万单位或四环素200~250万单位静脉注射,每天2次,防止继发感染。当病牛兴奋不安或甩头时,可用山梨醇或甘露醇250~300mL/次,静脉注射,每天2次,降低颅内压,解除休克。用内径25~30mm的塑料管经鼻洗胃,管头连接双口球,用以抽出胃内容物和向胃内打水,应用大量水冲洗出谷物及酸性产物。即便昏迷的病牛,加强抢救也可使之康复。对呼吸困难有窒息先兆的病牛,应先静脉注射3%双氧水200mL和25%葡萄糖溶液2000mL,注射后继续洗胃。为促进病牛机体乳酸的代谢,可肌注0.3g维生素B1。为促进胃肠蠕动,恢复瘤胃运动机能,可静脉注射促反刍液(10%浓氯化钠注射液 350mL、10%氯化钙注射液150mL、20%安钠咖注射液20mL)。对兴奋瘤胃者可使用瘤胃兴奋剂,如新斯的明或毛果芸香碱皮下注射。可用抗组胺的药物治疗蹄叶炎,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休克。出现神经症状时,可肌肉注射氯丙嗪。为了解除消化道腐败物质所致的炎症,常于以上处理后的第2天灌服中药清肠饮煎剂。双花、黄芩各60g,当归、甘草、元参、麦冬、玉金、白芍、陈皮各 40g,生地 30g,水煎温服;生石膏90g,知母、金银花、板蓝根各60g,连翘、天花粉、玄参、石斛、麦冬各 45g,生地 30g,甘草20g,水煎温服。保守疗法效果不佳时,可及时进行瘤胃切开术,取出瘤胃内容物,并加以冲洗,冲洗后再导入健康牛瘤胃液5000mL,以恢复失调的瘤胃菌群。

猜你喜欢
卧地酸中毒病牛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中西医治疗牛产后卧地不起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秋季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探讨
牛呼吸道感染诊治
中西医治疗牛产后卧地不起
奶牛卧地不起的病例报告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预防及治疗策略
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奶牛卧地不起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