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的防治

2018-04-12 22:41阜新市阜蒙县东梁动物卫生监督所123125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猪链球菌败血症脑膜炎

阜新市阜蒙县东梁动物卫生监督所 123125

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感染该类疾病的病猪常发生败血症、脑膜炎、外耳炎、关节炎及化脓性淋巴结炎等。

1 病原

该病的病原体为链球菌,呈圆形或卵圆形,常排列成链状。多数无鞭毛,不形成芽孢,革兰氏检测为阳性。该病菌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在60℃下经30分钟即可灭杀。1%~2%苛性钠、2%甲醛和5%~10%生石灰乳等对其均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2 流行特点

猪链球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5~11月份多发,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猪链球菌的自然感染部位主要是上呼吸道、生殖道和消化道,猪群之间的传播主要是由于健康带菌猪所导致的。健康带菌猪在引进未感染的猪群后,常常会引起猪群中的断奶仔猪和育肥猪相继爆发该病,染病母猪可经消化道传染给哺乳仔猪。并且由于猪链球菌存在于染病母猪的阴道和消化道内,在分娩和哺乳过程中仔猪也有可能被感染。此外,该病也可通过被猪链球菌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用具等途径传播。

猪链球菌病的类型较多,不同病型所产生的临床表现也各有差异。败血症型主要发生于架子猪和怀孕母猪。脑膜炎型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及断奶后仔猪,有时大猪也可发生。关节炎型主要是由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转变而来的,但是有的病猪在发病起始时即呈关节炎型。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发生于架子猪,6~8周龄的仔猪也可发生。外耳炎型也主要发生于架子猪。

3 临床症状

(1)败血症型。病猪感染后,最急性型的往往见不到症状即发生死亡,急性型则表现为体温升高到41~43℃,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粪便干燥,眼结膜潮红,流泪,有时有少量眼眵,流鼻涕,咳嗽,呼吸困难,耳尖、颈部、背部和腹部发紫。几天后有的病猪发生关节炎,有的则表现为神经症状,症状多为共济失调、磨牙、空嚼和昏睡。病程1~3天,死亡率很高。

(2)脑膜炎型。病猪感染后,病初体温升高至41~42℃,不食、便秘,继而出现神经症状,抽搐、惊厥、运动失调、无目的转圈运动、空嚼、磨牙、仰卧。有时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四肢作游泳状,严重时昏迷不醒。部分病猪发生关节炎,病程几小时至几天。

(3)关节炎型。病猪感染后,表现为一肢或几肢关节肿大、疼痛和跛行,有的不能站立。

(4)化脓性淋巴结炎型。病猪感染后,下颌淋巴结化脓性炎症最为常见,淋巴结肿胀、发硬、有热痛,影响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随之脓肿变软,化脓灶成熟,皮肤破溃,脓汁流出。随着脓肿破溃,全身症状好转,病程为3~5周,一般预后良好。

(5)外耳炎型。病猪感染后,耳部开始肿胀、发红,进一步出血、破溃和化脓,严重时发生坏死和脱落。此外,链球菌还会引起怀孕母猪流产和阴道炎。

4 防治措施

(1)治疗。对淋巴结脓肿病猪,待脓肿软化后切开皮肤,排净脓汁。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后,再涂碘酊。为了防止恶化,可再用抗生素进行全身治疗。对败血症型、脑膜炎型及关节炎型病猪可用青霉素2万~3万IU/kg体重肌肉注射,连用2~3天;磺胺嘧啶70~100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庆大霉素2000~4000IU/kg体重肌肉注射,1日2次,连用3~5天。

(2)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经常对猪舍和用具进行消毒。用菌苗和药物进行预防,常用的菌苗是猪链球菌氢氧化铝菌苗,每头猪皮下或肌肉注射5mL。药物预防可在每吨饲料中加入四环素125g,连喂4~5周。猪群一旦发病,应立即隔离病猪,对全场实行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1%~2%火碱、3%来苏儿和3%臭药水等。

猜你喜欢
猪链球菌败血症脑膜炎
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以败血症为主症禽病的鉴别诊断
猪链球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二代测序协助诊断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脑膜炎1例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猪链球菌病的诊治与预防
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及防治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