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PP匠解决数据反馈的难题—以《我们的小缆车》一课为例

2018-04-14 02:14沈利娟朱徐杰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4期
关键词:页面平板环节

沈利娟 朱徐杰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实证的过程,实验数据作为一种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之一,使数据论证成为科学课堂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科学方法。数据论证的过程一般要经过“数据测量→数据反馈→数据分析”3个阶段。

数据反馈作为数据论证的中间环节,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收集全班的数据放大样本容量,将单一数据变为相对大数据,提升数据论证的科学性;同时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学生对这些数据建立初步认识,将数据内化,为数据分析做准备。在课堂中,数据反馈这个环节做得不到位,往往会影响数据论证过程的有效性,导致整个探究活动科学性的缺失。

一、在传统课堂中数据反馈的低效现象

《我们的小缆车》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在本课的主要实验中学生是围绕下表开展的,利用自己测量的数据验证“拉力大,小车运动得快;拉力小,小车运动得慢”这一猜测。

表1

【案例一】

全班通过交流探讨的方式完成了实验操作的方案。随后,9个小组开展实验操作,大部分小组都能按照计划完成9次测试,并选出了3个数据的中间数为有效数据。6分钟后,教师引导最先完成的小组到黑板上记录3个数据:6.37秒、3.03秒、1.86秒,随后,其他小组也逐渐上黑板书写数据。已经完成任务的小组的同学在远望黑板上的数据,但是由于距离比较远,字迹又不是很端正,看起来比较费力,大家逐渐开始放弃数据的查阅,小组内学生开始聊天或者继续摆弄实验材料,课堂纪律开始凌乱起来。此时,教师在指导完成两位学生数据的上报之后,继续到各组巡视,对实验操作存在问题的小组进行指导,保证每一个小组完成数据的测量和上报。

当最后一个小组完成了数据上报以后(此时距离第一个小组上报数据又过去了约6分钟),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再次查看黑板上的27个数据,分析这些数据与猜测的关系。由于数据量比较大,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并不能立即做出解释。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得不指导学生分析数据的方法,理清数据变化的规律。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利用数据得出了结论。

以上案例中,学生在“数据测量”阶段的操作比较好,大部分小组都能自主完成任务,仅有2个小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而在“数据反馈”阶段出现了较大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时间耗费多,数据上报用了约6分钟时间,与数据测量耗费的时间差不多;二是数据反馈效果不佳,学生查阅数据比较费力,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三是学生实验完成的时间前后不一,课堂纪律凌乱。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导致“数据分析”的过程显得比较仓促,学生的主动参与较少。

由此可见数据反馈阶段存在的问题会直接影响数据论证的效果。然而,这些问题受教学环境的制约而难以突破,学生探究的过程效率低下。

二、PP 匠在数据反馈环节的应用价值

当前,信息化课堂的发展已经拉开了序幕,平板电脑和无线网络技术等设备的引进架构了全新的课堂环境。信息化课堂的深入发展,教师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要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制作一些适合的应用。PP匠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PP匠是一个能将PPT幻灯片转换为 HTML5 动画的在线网络平台,它能保留原有的演示格式,包括动画、渐变、超链接、嵌入的音视频等。由于HTML5具有很强的跨平台性,PP匠生成的应用能在Windows,IOS,Android三个系统运行,不受移动终端系统类型的限制。

PP匠在PPT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功能的拓展,表单提交功能可以借助PP匠在移动终端上实现数据的输入、上传和汇总等功能。如图1是PPT幻灯片的截图,幻灯片上有常见的文本框、形状、艺术字等元素,其中有6个带“< >”的文本框,这些特殊格式的文本能被PP匠识别为数据的输入、选项、提交和查看4个功能。正是由于这4个功能的存在,为科学课堂中数据的快速提交和反馈提供了实施的途径。

图1

PP匠的制作简单方便,其功能能够满足数据反馈环节的需求。大部分教师都可以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自主灵活地设计HTML5页面服务课堂。

三、信息化课堂中“数据论证”的高效整合

借助PP匠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突破“数据反馈”环节中存在的难题。将图1的PPT文件利用PP匠平台可以转换为如图2的HTML5页面,学生可以在平板电脑上访问,并在探究过程中使用。

图2

【案例二】

全班制订完成实验方案以后,教师简要介绍了平板电脑的使用和数据上传页面的功能。各个小组的学生在完成数据测量后,有的学生开始选择有效数据,并在平板电脑上打开了页面,输入3个数据后点击“提交”按钮就完成数据的上报。第七小组最先完成了数据的测量和上传任务,其他小组还在继续操作。忽然,第七小组的学生发出了很大的喊声:“有了,有了!”原来他们在数据统计的更新页面里(如图3所示)看到了第二小组刚刚上传的数据。随后,各个小组的数据逐渐上传上来。第九组和第一组的操作略微存在一些问题,教师适当指导以后也完成了任务。

图3

随后,教师又给了大家1分钟的时间查阅这27个数据,分析数据与猜测的关系。由于很多小组已经提前感知了这些数据,很快发现每个组的数据都有相同的规律:数值都是越来越小了。教师引导大家分析了数值大小代表的意义后,非常自然地验证了猜测,得出了结论。

在以上案例中,HTML5页面在“数据论证”这个环节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节省了课堂时间

对比两个案例中数据上报所耗费的时间,可以看到案例二的耗时微乎其微,许多小组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在平板电脑上输入有效数据了。这个过程至少为课堂节约了5分钟时间,大大提升了课堂的效率。

2.优化了数据反馈的效果

相比汇总在黑板上的手写数据,学生利用平板电脑观看电子数据,查阅效果大大提升。同时学生可以把数据放在眼前细细揣摩,这满足了探究的需求,其实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已经在分析数据了,提前介入到了下一个环节。

四、结语

PP匠的使用使得课堂的效率和效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数据论证环节经过信息技术的优化,使得数据的测量、反馈和分析3个环节有了高效的整合。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自主地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减少了教师的参与和介入,把更多地课堂时间还给了学生,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猜你喜欢
页面平板环节
刷新生活的页面
答案
属于你的平板电脑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平板对缝焊接视觉跟踪试验及异常数据分析
让Word同时拥有横向页和纵向页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出彩的立体声及丰富的画面层次 华为|平板M6
多环节发力攻克深层次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