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勘误(一)

2018-04-14 16:25李鹤丽
江海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底本旧唐书力士

李鹤丽

1. 《旧唐书》卷一○五《宇文融传》:“融于是奏置劝农判官十人,并摄御史,分往天下,所在检括田畴,招携户口。”(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217~3218页)

按:“十人”误。《通典》卷七《历代盛衰户口》、《唐会要》卷八五《逃户》载此事作“二十九人”,且详列其姓名。《新唐书》卷一三四《宇文融传》载此亦云“二十九人为劝农判官”。是宇文融此次奏置的劝农官实为二十九人而非十人,但“十人”与“二十九人”,若以为是此“十”字前后各脱一字,则稍嫌迁曲。《册府元龟》卷四八六《邦计部·户籍》载此事云:“玄宗开元九年正月二十八日,监察御史宇文融请检察色役伪滥并逃户及籍田,因令充使。于是奏劝农判官数十人,使还,得户八十余万,田亦称是。”作“数十人”,与史实合,也符合史官此处概而叙之的史笔,更由于《册府元龟》所载,初盛唐部分多采自唐代国史原文,而《旧传》亦多采国史《唐书》原文,二者同出一源。是此“十人”上当有“数”字,可据补。《资治通鉴》卷二一二《唐纪二十八·开元九年》载此作“十人”,盖袭《旧传》之误。

2. 《旧唐书》卷一〇五《韦坚传》:“其船皆署牌表之。若广陵郡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船,即京口绫衫段;……豫章郡船,即名瓷、酒器、茶釜、茶铛、茶椀;宣城郡船,即空青石、纸笔、黄连。”(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222~3223页)

按:“名瓷”误。此段文字叙诸郡船上陈列的各地物产,豫章郡所献为各种名贵器物,但地方特产之命名,却未有以“名”称之者。考其版本源流,点校本的底本是出自清乾隆武英殿刻本的岑建功惧盈斋刻本,殿本的底本则是明嘉靖间闻人诠刻本,今检闻人诠刻本“瓷”上“名”字作“力士”二小字,占一格。又检百衲本,此卷影印底本为残宋本(即南宋绍兴越州刻本),“名瓷”作“力瓷”。闻人本底本即宋越州刻本,其翻刻时曾从《新唐书》、《文苑英华》等进行过一些文字校订,检《新唐书》卷一三四《韦坚传》,“名瓷”即作“力士瓷”,可知闻人本原从底本作“力瓷”,后又从《新传》挖改作“力士瓷”。殿本文字作“名瓷”既无版本依据,沈德潜氏主持殿本的校刻又多有妄改(见武秀成《〈旧唐书〉点校本承袭殿本臆改例说》,《古典文献研究》第十辑,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则此“名”字显为殿本据文义臆改。既为后人臆改,又不合物产命名惯例,则“名瓷”仍当从闻人本作“力士瓷”。此“力士瓷”虽然不能确定是否与玄宗朝高力士有关,但开元时期有以“力士”命名的器物则是可以确定的。李白开元间所作《襄阳歌》有云:“清风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可旁证《新传》作“力士瓷”之可信,宋本盖偶脱“士”字。

又点校本《校勘记》〔二〕云:“空青石,残宋本‘石’字作‘绿’,余各本均作‘石’字。《新书》卷一三四《韦坚传》作‘空青石绿’。”今按:《唐六典》卷二○《右藏署》云:“宣、简、润、郴、鄂、衡等州之空青、石碌。”是宣州所产名“空青、石碌”,与《新传》合。空青、石碌为两种宝石名,他地亦偶有见之。如北宋李之仪《姑溪居士文集》卷三五《送郑颖叔入京序》云:“于一州又有所产之地焉,贵溪是也。凡产于其地者,金银水晶,空青石碌,怪奇伟丽之物,是皆得而用之。”是残宋本非“‘石’字作‘绿’”,而是“绿”上脱“石”字,今点校本则当据补“绿”字(虽然“碌”“绿”二字可通,亦可能此物原名作“碌”,但据《新传》可知,《旧传》原文本作“绿”字)。

猜你喜欢
底本旧唐书力士
“南橘北枳”:江南制造局兵学译著《行军指要》及其底本研究
TINTIN’S CHINESE CHANGE-UP
也谈哈斯宝《新译红楼梦》翻译底本问题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英力士将在比利时投资30亿欧元建乙烷裂解和PDH工厂
如何提升企业的学习能力?——铁骑力士集团的组织学习模式研究
睿智与稳健:解读两唐书中的狄仁杰
述往思来:《新唐书》的编纂思想和特点
新整理本《毛诗注疏》勘误
雅力士车高速行驶时自动降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