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交错,提升复习的有效性

2018-04-18 03:07邱晓兰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8年3期
关键词:类型复习课有效性

邱晓兰

[摘 要]复习课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把组织复习的过程看成是查漏补缺的过程, 是帮助学生总结提高的过程,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在复习课上,要以类型为横轴,找准复习课的方向;以策略为纵轴,提升复习课的效率。这样的复习,让复习课不再枯燥,成为学生心中的期待,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复习课;有效性;策略;类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7-0013-02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基础。复习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担负着这个使命。无论采用何种复习方式,都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同时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把组织复习的过程看成是查漏补缺的过程, 是帮助学生总结提高的过程,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怎样才能把复习课上出语文味又能真正收到实效呢?

一、以类型为横轴,找准复习课的方向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语文教师就有一千种教学思路。复习课也是如此。在类型繁多的复习课中,有三类复习课的选择与设计特别突出。

(一)设计好归类型复习课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知识归类就是在复习中通过回顾知识,使知识融会贯通,建立系统的知能体系,在分析、比较知识体系中促使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在这种类型的复习课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把旧知识与旧知识、旧知识与新知识、新知识与新知识按教学和复习的需要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差异,从而获取新的知识,训练新的能力。

知识归类可以是由点到面的课文复习,此为阅读方法的归类;也可以是由此及彼的相关内容的归类,此为基础知识的归类;还可以是举一反三的写作手法的归纳,此为写作归类。不同的归类指向不同的内容梳理,不同的内容梳理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复习体验与复习收获,从而达到高效复习的效果。

(二)把握好专项型复习课

专项复习课就是针对语文知识的听、说、读、写或字、词、句、段篇等内容进行有目的的专项复习,提高对基本知识、技能的强化训练,达到拓展升华知识、巩固能力的目的。相较于归类型复习课,专项型复习课更好理解,也更好把握。

如,教学完一年级上册的拼音环节内容,可以设计一堂《遨游拼音王国》的复习课,将学过的拼音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复习,不掺杂任何的字词句训练,单纯地带领学生遨游拼音王国,使学生进一步识记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等知识,达到全面复习的效果。

(三)开展好活动型复习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引导他们进入学习当中。特别是对小学生,新授课如此,复习课也是如此。教师可通过活动型复习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复习的积极性。

竞赛是活动型复习课中的一种,通过设置竞赛内容,以游戏、闯关、抢答等活动方式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课型。它能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突出复习的整体,提高训练的质量。在复习课中,适时地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象与方式,如 “喜羊羊闯关”——用“打败喜羊羊—挑战沸羊羊—赶走灰太狼—解救美羊羊”四个引人入胜的游戏环节贯穿整个课堂。这样教学有趣生动,情趣盎然,令复习课不再枯燥无味,而是充满了童真童趣。

诚然,竞赛活动型复习课深受学生喜欢,但也容易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相混淆,流于表面上热闹而学生并没有任何收获的弊端。为此,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动与静的关系。是不是整节课都在动?是不是只有手儿高高举,声音大才叫热闹?二是复习与拓展的关系。竞赛活动型复习课是不是就拿学生已知的知识来开展,还是在已知的基础上借助竞赛活动适当地拓展延伸?三是单项与综合的关系。在活动中是不是可以有多元的考虑,让复习课不再只针对某一类型,而是有融会贯通的效应?这些都应纳入我们复习研究的范围中。

二、以策略为纵轴,提升复习课的效率

当然,有了好的复习课型就应有好的教学策略来辅助与推动,否则课型也是空谈。策略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语文知识系统建构的客观规律,是课堂复习的方针、指南。

(一)“温故”与“求新”统一的策略

“温故”即温习过去已学过的东西,“求新”即求取新的收获、求得新的发展,它包括“求新知”和“增新能”两个层面。

1.“求新知”就是从已学过的内容中获得新的感悟,求得新的理解,发现新的知识。这是在以前学习基础上的发展和深化。例如,有些阅读或写作知识需要将前后课文、前后单元的内容联系起来才能透彻理解,但受教学时间顺序的限制,平时的教学难以做到这一点。到了复习期间,学生已能居高临下,统观全册了。此时,引导学生纵向比较、横向贯通,可以使他们对有关知识获得更新、更深的理解。

2.“增新能”就是在“温故”的基础上将已学的知识、方法、技能进行创造性运用,举一反三地解决新问题,增强综合贯通、求异创新的能力。这是比“求新知”更高一层的复习目标。“求新”是“温故”的主要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温故”是“求新”的途径和手段。我们应该力求把单纯的“温故”慢慢过渡为“温故”而“求新”,使学生的能力有质的发展。

(二)练习“量”与“质”统一的策略

复习期间,需要让学生进行有关练习,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练习的量是否适当、练习的质是否精当,则直接影响到复习的效果。为此,处理好量与质的统一至关重要。要提高质和量,练习就要做到如下几点。一要依纲扣本;二要有很强的针对性;三要难度适中;四要有较强的综合性;五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当然,练习在确保质的基础上,还要注重适量。凡事都要讲究适度,否则物极必反。无目的贪多求全,往往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結果,该重点训练的没训练到位,无须训练的却练得很多,加重了学生负担,消解了学生的热情。

(三)“面向全体”与“兼顾差异”统一的策略

正所谓五根手指都不一样长,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学习层次是参差不齐的。因此,要真正面向全体,就要兼顾差异,实行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提高复习的效果。

在复习时,可采取分层递进的教学策略,对每个孩子的复习预期要有所区别。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层次性,既有基本题,又有提高题,还有拓展题。学生练习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题目来完成。基础较差、能力较弱的学生以做基本题为主,中等学生以做提高题为主,拔尖学生以拓展题为主。比如,通过语文学科节,我们对学生的朗读、听力、写字、习作四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测试。结合学校的星级评价,每过关一个项目就可以得到一颗星,如“朗读星”“小作家星”“书写星”“小耳朵星”等,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的某方面的优势中尝到成功的快乐。最后,我们又对获得四颗星的学生进行全校性的奖励,鼓励他们再接再厉,让他们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

如果说,平时教学像“栽活一棵树” ,那么复习教学就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可育好一片林则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选择好复习课的类型,为学生把准复习的方向。同时,我们要选择最优的教学策略,让复习课不再枯燥,成为学生心中的期待,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类型复习课有效性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利用野花组合营造花海景观的技术研究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