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转型 下半场

2018-04-20 03:53夏淑媛
大众理财顾问 2018年3期
关键词:保险行业保险业转型

夏淑媛

当“保险姓保”成为保险行业的必然发展方向,曾经在发展理念上大相径庭的险企注定要殊途同归。然而相较于能够快速为消费者所接受的理财型业务,保障型业务无论是在营销上、服务上还是资金的投资管理上,都面临更高的难度。更重要的是,伴随保险业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每一家险企都使出浑身解数,以提升用户体验。

好在科技浪潮已至,它对于效率的提升、流程的改进、商业模式的重构,都让“保险姓保”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经过近几年互联网保险的喧嚣之后,一个问题越来越多地被提起——保险业究竟要用科技带来怎样的价值?这个问题的另一面是,保险业现在什么地方最有价值潜力?根据木桶原理,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难,用户满意度最差的地方就是最大的价值潜力所在。

精准地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并据此定价是保险业的根基,而数据又是精算模型的基础。因此,险企需要获取大量、多维度的数据,建立自动化的动态精算模型,并依据不同的风险概率制订浮动保费,实现实时的、动态的、千人千面的保险产品定价,才能打赢差异化竞争,而这需要借助科技来实现。

2016年,人身险合同纠纷类投诉中理赔纠纷453件,占比37.28%,排位第一,可见理赔是当前寿险业最大的命门,也是行业最大的痛点。但理赔也意味着重资产,有着技术执念的部分险企自然要迎难而上,通过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把理赔最简单的一面呈现给客户,甚至实现了客户还未走出理赔大厅理赔款就到账的极致效率。理赔极致体验的背后正是技术的支撑。正是玩转了复杂的技术,才能让客户体验到真正的简单。

独孤九剑专寻破绽,科技掘金亦不例外。在保险行业价值转型的背景下,以上这些仅仅是小试牛刀,更强的招数还在后面,围绕医、食、住、行、玩,如今的保险主体十有八九被平台绑架,玩平台才是釜底抽薪,通过平台的高频互动,既强化了客户黏性,又源源不断地为风控端输送第一手数据,还能潤物细无声地推送各种产品,堪称一石三鸟。

互联网不过是个短期风口,技术只是工具,需求才是王道。在“保险姓保”之下,挖掘更多的细分市场,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寻求更多可能,在险种创新、运营流程改进以及用户体验提升方面下足功夫成为保险市场主体的共同选择。如今,科技赋能的保险业价值转型进入下半场,各方势力已经入场,这对于保险行业的影响注定是深远的。

猜你喜欢
保险行业保险业转型
河北省保险行业协会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河北省保险行业协会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推进我国保险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论中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
转型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