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并流以水载舟穿越世界地理奇迹

2018-04-20 03:55
户外探险 2018年3期
关键词:激流白水怒江

灿烂而宁静的阳光在钻石般透亮的水中闪烁。

这条江是浓稠的奶茶色,它西边的江是灰绿夹杂着土黄,再西边的另一条江的碧绿灰篮让人一睹难忘。在东喜马拉雅,中国西南与缅甸、印度接壤的区域,4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引发了横断山脉的急剧积压、隆升、切割,高山与大江交替展布,形成了地球上独有的地理奇迹—三江并流。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奔流170公里,自东向西,依次并流着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横向最窄处66公里,三江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怒山、云岭等崇山峻岭,其中夹隔着被人们熟知的白马雪山、碧罗雪山,形成三江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1911年,英国植物学家金敦·沃德(F.Kingdon Ward )从缅甸克钦进入中国云南,他在中国藏东南、滇西北和川西南进行了40年的植物和地质考察,“三江并流”这一独有的地理奇观和专有名词被金敦·沃德第一次提出。

2003年,“三江并流”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从海拔760米的怒江干热河谷,到6740米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汇集了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淡水湖泊等不同类型的地貌。其中有11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与雪山相伴的是原始森林和星罗棋布的数百个冰蚀湖泊。

在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之前,它远远不是公众眼中的“明星”,但在自然科学家眼中,其独有的生物多样性早已是世界闻名的瑰宝。它是全世界单位面积内生态系统类型最丰富的地区,世界最著名的植物模式标本产地,亚洲大陆多种动物分化和起源中心,这里云集了北半球南、中、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寒带的多种气候和生物群落,分布着中国20%的高等植物和25%的动物种数,许多是残遗群落和濒危物种,如秃杉、桫椤、红豆杉、滇金丝猴、羚羊、雪豹、孟加拉虎、黑颈鹤等,几乎是北半球生态环境的缩影,是中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在人类学家眼中,这里是藏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独龙族等16个少数民族世代繁衍生息之地,多种语言、多种宗教信仰(藏传佛教、东巴教、佛教、天主教等)和风俗习惯并存,这片区域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学家研究的博物馆。

以水载舟一探秘境

“眼前,大跌水的边线横切开河流,更远处,主流冲进扭转的斜槽陡坡,伴随白色泡沫的狂溅和雷鸣声,船首犁开巨大的立浪,骑上撒疯的泡沫堆,全船被淹没其中,人们在波峰屏气,波谷喘息,狂叫不止,最后,波浪逐渐退缩并最终消失。筏子终于慢下来了,眼前是一片平水区,我们漂浮在足够深的祖母绿色的水中间。个个都像落汤鸡一样,大口大口地喘气。看到一个都没少,筏子也没有问题。环视周围令人窒息的美景。”

这就是那些被称为“脑子进水”的人为什么要无数次地进入河流,随波逐浪的动力所在。漂流是以水载舟,顺江而下的河流旅行方式,将以完全不同于陆地的视角,进入人迹罕至的崇岭峡谷,在没有陆路可通达的地方,才保留着地球最后的秘境,而人类只能借助舟艇进入其中,一窥壮美与神奇。

阳光高照,冬季的高原只要有太阳就是温暖的。在舒缓安静的河面,享受畅游、梦境的交流

2017年圣诞前夕,“中国大河漂流”团队一行17人,带着两艘橹桨大筏子,三艘激流艇、白水桨板、草船,开启为期半月的“三江并流”勘线漂流,计划在未来半个月内漂流三江翻越两山—金沙江、白马雪山、澜沧江、碧罗雪山、怒江。这或许是人类第一次以水路方式穿越三江并流地区,而不是通常的陆路进入,穿越三江并流,不置身于江河之中或许只能算是留有遺憾的“飘浮在空中的旅行”。

这支中国民间漂流团队年龄最大的54岁,最小的12岁。领队爵士冰是国内河流探险专家,过去十多年一直刷在中国大江大河之中,护航之一阿杜是职业运动员出身,亚洲皮划艇激流回旋冠军,前皮划艇激流回旋国家队教练,由他们领队和护航,对于初次参加白水漂流的两个12岁孩子来说,是难得的学习体验机会,正是这样的一次漂流,在两个孩子心中埋下了白水运动的种子,或许他们理解的河流将跨越大部分国人的认知,河流旅行将会成为他们这代人的户外出行方式之一。

我们的漂流将分为三段,第一段是金沙江,90公里,计划两天,然后翻越白马雪山到达澜沧江峡谷,勘测线路,试漂40公里,再而向西,翻越碧罗雪山,进入怒江峡谷,漂流4天160公里。

漂流某个江段前,下车读水,观察江段,分析水情,判断滩的级别和讨论过滩路径都是必做的功课。

金沙江,长江在入宜宾前2700多公里的上游称为金沙江。金沙江河谷是我国较为典型的干热地区之一,素有“内陆热带飞地”之称。金沙江干热河谷全长800余公里,呈准东西向横向贯穿于云南高原的北部,河谷深切,峰峦重叠,谷坡陡峭。自然条件复杂,垂直分异显著。该地区恶劣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加上长期的人为干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植被多为稀疏灌草丛。

漂流江段的选择不仅需要考虑难度系数、技术匹配、装备配置,最基础的一点是得找到下水点。第一天的漂流计划40公里,我们在西岸奔子栏镇南两公里找到下水点。奔子栏位于白马雪山脚下的金沙江西岸,隶属德钦藏族自治县,藏语意思是“美丽的沙坝”,名字如此地贴切这段干热河谷,一年四季干湿分明,光照强,温差大,河谷坡地上野生的是剑麻、龙舌兰和仙人掌,种植的是葡萄和油橄榄。奔子栏以纳西、藏族为主要居民,自古就是茶马古道的重要交通要道,从这往西北即可进入西藏,逆江北上即是四川德荣、巴塘,沿江而下是维西、大理,往东南是香格里拉和丽江。

阳光高照,冬季的高原只要有太阳就是温暖的,这对于随时会湿身的漂流来说是再好不过的天气了,两个孩子兴奋地跟着大家装船、打气、准备物资,一点没有对即将开启的未知之路的担忧和恐惧。今天的流速中等,大概在5~7公里/小时之间,这意味着要在天黑前起水的话,我们必须12点前下水。护航勘线由三艘激流艇,一白水桨板担纲,两艘16尺充气橹桨大筏子,一草船紧随其后。这天的江段平水为主,1~2级滩穿插其中,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又能体验到白水漂流的惊险刺激,这样的白水江段非常适合非专业人士初级漂流体验。在舒缓安静的河面,享受畅游、梦境的交流;在急流险滩,心都要跳出嗓子眼时,体验飞跃、吞没,最终用策略、胆识和技术过滩。河流以它世间少有的神秘神奇、纯洁冷酷,深入一个人的生命。

没有什么能像充气筏子一样,在激流中它宽大的底部可以弯曲、震动吸能,在沸腾着泡沫的涌浪尖滑过,在不停倾泻的洪流中舞蹈。

6个小时后陆地后勤人员为我们找到一处适合扎营的沙滩,结束今天40公里的漂流,长距离漂流,能有陆地后勤保障一定是最完美的匹配。起水时,营地已然建好,火锅翻滚着,只需换下湿衣,举起酒杯,庆祝今天的顺利欢呼过滩的喜悦,酒足饭饱后,钻进帐篷,枕着江水睡去,一切都那么完美。

白水漂流的迷人之处就是身处河流中,水流用它巨大的动力带着人漂向远方,白天自然的河流、充满水的峡谷成为了自己的世界,身边只有流水声,上肢不停地划桨,和伙伴时有时无的交流,远离岸边,远离公路、村庄,远离人群。夜晚找一个河滩,安营扎寨,在毫无月光的晚上,头顶着夜空中清晰可见的银河,身边仍能感觉那条刚刚起水的河流的存在、充盈,它的大体量、流淌、宽阔,夹杂着水流的汩汩声与拍击岸边的声音,它永远在那,在篝火边与你促膝长谈。

有了第一天的适应,第二天的江段漂流大家都从容很多,但并不敢掉以轻心,毕竟未知的风险是大自然的基因之一,人类太过渺小。对于技术不精炼的深海漫游(一个刚接触白水漂流的潜水教练)过滩翻艇是必然的,幸运的是左右护航都是顶尖白水漂流专业人士,一路漂一路学习,受益匪浅。从江东村附近的宿营地下水,50公里,用时8小时到达其宗村起水,简单的下午餐后摸黑赶路穿越白马雪山进入澜沧江峡谷。

澜沧江段 翻艇遇险

澜沧江段,我们这队人员之前是没有漂过的,所以必须沿江而上勘察水情,从白济汛乡驱车向北逆流而上80公里,一路走走停停,但凡能临江观察到江面的地方,大家都要下车读水,观察江段,分析水情,判断滩的级别和讨论过滩路径。临近中午,终于在永支曲那找到合适的下水点,根据上午的勘测,准备漂20公里,从燕门乡一个江边的老村起水。

今天下水的只有激流艇护航的远鹏、禾力和董董的桨板,橹桨大筏子上7人,昨天刚刚赶到的无人机飞手GRAYKNIGHT为了求一张“船票”,毅然背着哈苏相机、一架无人机一同上船了。下水就是一个一级小滩,迅速提起了大家的兴致,流速比金沙江稍快,不到一小时,又过两个小摊,在第四个滩前,谨慎起见,大筏子靠岸,船长步行向前读水后,决定走中线水舌过滩。线路的选择在于读水的经验及水路选择判断的准确,但是否能如愿控制住筏子走计划的路径,那就是检验船长橹桨水平和船员反应配合的时候了。进滩、线路切了偏右,稍纵即逝的机会没有把握住,一个侧浪从右猛力地拍向筏子,白浪举起筏子以一个从容的90度掀起右舷,“要翻!”果然筏子翻扣江面,坐在船尾右侧的我被甩出去,而我旁邊的铁丐被扣进船仓,深陷激流中的我每次想浮出水面想要大口喘气,却总是被泡沫般的白浪大灌一口冰凉的江水,或许只有几十秒,或许是几分钟,当我抓住筏子船舷的抓绳时,已进入相对缓流的水段。

下游几百米处还有一个滩,我们各自必须马上向岸边游去争取在下一个滩前上水,“机智如我”,脑海里重复着之前学习的落水自救要领,手里抓着GOPRO不撒手,拼命地向岸边游,10米?20米?30米?岸离我很近,可救生衣和全干衣的浮力加上不停的流速,我始终靠不了岸,只感觉被水流不停地冲往下游……“抓住我艇后的把手,不要爬上来,千万不要爬上来!”禾力的橘黄色激流艇出现在眼前,不顾一切抓住激流艇,禾力拖着我奋力划桨靠岸,直到这一刻手可以触及岸边的江石时才发现,手已然冻僵,完全抓不住岩石,爬上岸,回头,赫然看见滴着水的摄影师铁丐湿漉漉地站在我三米外的地方,“嗨,又见面了!”他第一个上岸,而且只有我俩是从东岸上岸的,接下来我们面临的就是如何沿着近80度的滑石陡坡攀爬上公路了,这又是一段艰难的路程。澜沧江翻艇,所幸全员安全无伤,损失的无人机、手机、5D相机、两个镜头就算是河流收取了它的过路费吧。我一直坚信,白水漂流只有翻艇落水一次,才算完成白水漂流的心理建设,感谢澜沧江为我完成白水漂流心理建设。

奇骏怒江 曲径通幽

第五天,告别澜沧江,从永芝村翻越碧罗雪山到贡山的迪麻洛村,进入怒江。发源于西藏那曲,全长1540公里的怒江,从滇藏边界的万山丛中奔流而下,翻腾于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的怒江大峡谷是世界最为壮观的大峡谷,在云南境内长达300多公里,山高谷深坡陡,水流湍急,每年平均以1.6倍于黄河的水量奔腾向南,撞击出奇峰险峻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2000米,最深处的丙中洛一带,落差达3500米,我们的第一站就是丙中洛以北的秋那桶(怒江峡谷最北端的怒族村寨)。

勘测水况,确认滩级,制定线路,寻找上下水点,我们用了两个半天设定线路,第一段40公里从秋那桶下水,棒当乡起水;第二段,车程往南300公里;第三段六库镇下水,河滩扎营,40公里;第三、四段根据上下水点确认漂流河段。是夜,在“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丙中洛枕着江水入睡。丙中洛,东临德钦县,西接与缅甸接壤的独龙江乡,北邻西藏察隅县,地势北高南低,是三江形成倒“川”字的核心区。

第一段下水点从著名的石门关往北几公里,怒江石门关其实是一个峡口,两座绝壁直插入江中,如刀劈斧削的坚实大门,最窄处仅二十余米,怒江到了这里,江水好像被什么东西给卡住了似的,夺路而出,在这里拐了一个小弯后再往丙中洛流去。流经丙中洛附近时,本是由北向南奔流,因被王箐千丈悬崖绝壁阻隔,便改变流向由东向西急转而去,流出300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陡坡挡住了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因而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半圆形的大湾,当地傈僳族称之为“火夹”,后通称为怒江“第一湾”。这里江面海拔约1700多米,气势磅礴,风光旖旎,水势缓慢。这就是我们怒江漂流的第一段,从秋那桶,经两个大拐弯,过几个1~3级滩,40公里起水。

怒江第二段,一个水洞连续左右夹击的三级滩,远鹏的激流艇完美过滩后,爵士冰橹桨的大筏子上,船员有董董、洪涛、小马,第一个水洞把爵士冰从橹桨位置弹起打翻在船舱,第二个浪头,董董右侧头桨关键一把拉回船头,筏子未翻,但左舷小马被抛出船舱,洪涛在进入第三个浪头前,抓住救生衣肩带,把小马提上筏子。200米江段,16尺的橘色的充气筏子像断线的风筝被白浪抛起扯下,再抛起又扯下浪底,左右跌撞,浪头灌入船舱,船员飞起落水,惊心动魄地进入回水区.....

“某种意义来说,充气筏子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神奇,这个空气囊,令人意想不到的强韧,能去到硬艇將被撞断甚至粉身碎骨的地方。它能够弹跳、反弹、被折叠与颠簸,它易弯有浮力,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巨人。它可能是柔软的,就像激流中的一叶芦苇,能在一堆杂乱的石头、奸诈的水浪、几千吨狂野的水流中自由穿梭、跳跃。没有什么能像充气筏子一样,在激流中它宽大的底部可以弯曲、震动吸能,在沸腾着泡沫的涌浪尖滑过,在不停倾泻的洪流中舞蹈。”

怒江奔流而下,出六库后,江面开阔,从峡谷冲刷到坝子。受印度洋西南季风气候的影响,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典型立体垂直气候,从我们漂流江面两岸的河谷茂林葱绿,炎热似夏,到山坡花俏草黄如春如秋,再到峰顶冰雪世界。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地方。不仅可以水平移动,还可以垂直移动,在两个空间里,不停地切换地理地貌。从雪山到干热河谷、交替的植被景观从芭蕉林到冷杉松罗,那非怒江峡谷,非三江并流莫属。

江河 交融魅力与魔力

中国是河流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度,如果不是漂流,我或许永远都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视角可以进入人迹罕至之地接触到峡谷山川。当自己被那种置身河流,静谧奔腾的脉动所吸引后,是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这种独特美妙的方式与自然接触的一种冲动。

“在你投入一次白水漂流时,你是把自己交给了河流。你厌倦了城市和职场的竞技,你在这个纯净、流淌、艳丽多彩的,同时具有汹涌巨浪的河流中,水流用它巨大的动力带着你漂向远方,你因此获得重生。它改变了你的世界观。它永远在那,微妙地、触动心灵地、持续地向我们这群又说又笑的古怪闯入者弹奏着它的乐章。真实、明显又难以捉摸的河流生活,通过它的急滩的汹涌狂野,主流的滚滚奔腾,在这几天的漂流中从肉体到精神包裹着你,直到旅途的终点。”—《WhitewaterRafting》(作者WilliamMcGinnis)

好吧,不要犹豫,带着睁圆的眼睛和谨慎的态度去迎接令人眼花缭乱的大河漂流吧。

猜你喜欢
激流白水怒江
信不信由你
模仿天才
子空的诗
民间方言的弦外之音
壶口瀑布
逐激流
画出激流的声音
幸运
模仿天才
怒江水电搁浅十年将“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