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要点探讨

2018-04-22 01:32张永明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支护施工

张永明

摘要:当前,城市高层建筑建设工程项目变得越来越多,其地下室部分的深基坑支护施工也变得尤为重要。从技术层面来讲,建筑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中的技术要点较多且复杂,需要进行细致的管理,不断调整优化技术。本文简单分析了建筑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的基本特征,并对其施工中的诸多技术要点进行了相应探讨。

关键词: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支护桩;深基坑监测

建筑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集合了技术性、复杂性与专业性等特征内涵,它可有效保护深基坑施工的安全顺利实施,这让它成为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关键点,同时,建筑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的顺利进行也可为高质量的地下建筑工程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一、建筑工程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的基本特征

建筑工程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具有高度的复杂性[1]。当前,城市高层建筑建设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其地下室部分的深基坑支护施工也变得尤为重要。在笔者看来,面向高层建筑的深基坑施工具有施工工况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建筑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也具有一定的技术复杂性与施工难度。具体可总结为以下三点:其一,施工环境复杂。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及施工作业所处的主体环境、地质水文条件与施工管线条件进行勘察与分析,如果深基坑开挖地点距离周边既有建筑物距离越近,它的施工作业环境复杂性就会相对越高,在施工中需要综合考量周边环境,并作出正确判断,确保施工高质量与安全稳定性。其二,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多变。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条件相当复杂,一般来说,施工中的深基坑开挖深度均超过5米,而且需要进行深度土体挖掘,且需要应对比较多变的地质条件,因此在基坑开挖之前要根据环境确定施工方案。其三,施工现场的条件有限。特别是用地紧张的情况下,深基坑的开挖规模应该相应增大,必要时还要进行深基坑的支护分层分段施工,提高深基坑开挖安全性,不过如此操作会增加施工过程的复杂性。

从建筑工程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的基本特征可以看到,深基坑开挖时所面对的地质水文条件极其复杂,此外,城市中的大量高层建筑普遍存在施工周期偏长、施工范围偏大且施工工序较多的特点,因此施工过程中可能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因素及不可抗力因素,比如一些环境、天气条件因素等会严重影响施工技术的有效实施,给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例如深基坑蓄水、排水不畅、边坡失稳坍塌等。

二、建筑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建筑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技术要点主要包括:前期准备阶段技术要点、土方开挖阶段施工技术要点、支护桩施工技术要点以及深基坑监测技术要点。下文主要结合这四大技术要点展开分析。

1.前期准备阶段技术要点

在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开挖前期,应该注意把握几个技术要点。首先是对地下既有管线的勘察工作。要精确定位地下管线位置,并观察其是否存在相互冲突的问题,为保证深基坑施工有效避开管线,避免出现管线破损现象,必要时还要做好管线保护措施。其次,要严格把控地质勘察工作过程,明确深基坑的所有支护区域地质条件以及地形地貌条件,在做好相关勘察工作并获得大量有价值数据后再基于“避重就轻”原则展开后期支护施工。值得注意的是,在施工之前还要审核其支护方案具体内容,结合施工条件选取合适的支护方案,再通过技术人员论证审核方案,通过后才能开始施工[2]。

2.土方开挖阶段施工技术要点

在深基坑的土方开挖施工阶段则要掌握相应的技术,提高开挖质量、开挖进度与水平。该阶段要把握四个施工技术要点:第一,要严格遵循土方开挖施工方案,明确开挖顺序与开挖方法,保证开挖过程中所有技术应用及应用流程都与前期设计保持一致,要符合“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的基本原则,特别是要規避超挖现象的出现。第二,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在土方开挖以后进行土体回弹变形测试,避免土方开挖后深基坑暴露在外。第三,要制订并落实土方开挖施工工作及相关技术要点,避免出现任何土方开挖后的底桩基位移现象或边坡失稳现象。第四,要根据深基坑土方开挖与支护桩施工要求进行配合施工,如此操作可方便支护桩搭建。必要时还要搭建临时支撑点,切实保证深基坑开挖的高质量与高安全性[3]。

3.支护桩施工技术要点

在支护桩施工技术应用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建筑项目其深基坑的支护桩选择是不同的,一般可采用排桩支护形式配合地下连续墙进行搭建,而可选择的排桩支护形式与连续墙结构则超过10种。实际上,不同的支护桩均有其不同的施工工艺特点,要选择适合的支护桩以提高施工的牢固性与稳定性。举例来说,在采用灌注桩进行施工时要把握好其土方开挖数量,且要根据设计规定选择加工制作各种类型灌注桩。重点还是要保证灌注桩契合深基坑施工特点,提高灌注桩的整体施工质量。总的来说,笔者认为支护桩施工技术应该包括八个技术要点。

第一,深基坑开挖所采用的支护桩一般为钻孔灌注桩,其桩径应该控制在80毫米左右,且要保证它的正常基底标高处桩间距要有1.2米~1.5米。

第二,通常情况下支护桩还要分两批进行施工,其中相邻庄采用“挖一跳一”的基本方法,相邻桩一般浇筑C30等级混凝土,并在浇筑后24小时内进行开孔施工。

第三,要严格控制桩顶标高和桩底标高,同时对桩底也有要求,要保证孔底沉渣不大于100毫米。

第四,要在护桩基坑底位置采用200毫米×200毫米尺寸规格的钢丝网,同时喷80毫米厚度的C20细石混凝土。

第五,要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工艺,且保证其充盈系数在1.1以上。

第六,要保证支护灌注桩的垂直偏差在0.5%以内,且桩位允许偏差要控制在50毫米以内。

第七,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要做到对钢筋直径与数量的认真复查,同时要配合基坑监测单位对桩身应力盒预埋情况进行分析。例如对保护层的分析就要求它与钢筋主筋保护层紧密相连,且保护层厚度要在50毫米以上。

第八,支护桩在拆除过程中要做到自下而上拆除,在更换支撑后先安装后拆除,拆除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四周建筑物的安全影响情况。

4.深基坑监测施工技术要点

在深基坑监测施工技术上,要对其支护结构、地下水位环境等展开监测与保护。例如在深基坑内部要设置关键观测点,对深基坑的基本支护结构、支护桩基支撑强度、基坑边坡水平竖向位置动态变化等进行有效监测,另外还要对围护桩及围护桩支撑内里部分进行监测。再者就是对开挖深基坑周边环境的监测,它主要是对建筑周围的建筑物沉降及倾斜水平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其地下管线的沉降及位移问题,结合这些问题数据给出具体的安全保护与隔离措施,提高施工安全质量保障水平[4]。

三、结语

建筑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是相当专业、复杂的工程,它需要施工团队掌握相应的工程支护要点,切实规范施工流程,基于科学监测辅助强化施工管理过程,切实保证建筑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技术要点操作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 姜翊.高层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3):1839.

[2] 李辉.分析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技术要点[J].城市建筑,2015(33):121.

[3] 余桂华.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要点及施工管理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1):1300.

[4] 马茂旺.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的质量控制要点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7(5):85-86.

猜你喜欢
支护施工
浅析复杂环境下深基坑中支护施工的问题
建筑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控制
水利水电施工工程中开挖支护技术分析
水利水电施工工程中边坡开挖及支护技术分析
水利水电施工工程中边坡开挖及支护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析
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少降水深沟槽开挖及拉森钢板桩支护施工技术探究
浅析软弱地基中应用预应力锚桩施工技术
松散地层隧洞开挖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