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的“草鞋记者”

2018-04-23 10:46陈凯丽,吉雪萍
中学生天地(C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雷山县草鞋被盗

图片来源:徐丰山/东方IC

今年78岁的张希才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可谓家喻户晓。仅上过夜校的他凭着对新闻报道的热爱,通过自学当起了“农民记者”,这一当就是32年,发表稿件7000余篇,被多家媒体聘为通讯员和特约记者,被当地民众称为“草鞋记者”。

张希才对新闻真实性有着极高的要求,他给自己定了一个“铁的规则”:不深入现场采访不写稿。

1985年4月28日,张希才发现雷山县黄里村至脚尧村一段的广播线和电线杆被盗严重,于是日夜走访,采写了《雷山黄里广播线路被盗严重》的稿件,得到了上级的关注,受损线路得以修复,村民们从此又能按时收听广播电台,收听到时事新闻。

“那时候没有电脑,稿件全凭手写,一篇稿件,要用十几张草稿纸才能誊改清楚。”张希才白天采访,晚上写稿,第二天天一亮,他就拿着稿件等候在公路边,委托去县里的班车驾驶员带到县邮政局投寄。“有些稿件时效性很强,我就步行送到县广播站去,往返总计有40多千米,很苦很累,但也很快乐。”张希才说。

2008年初,黔东南州境内持续凝冻,道路完全被薄冰覆盖,各地受灾严重。家人劝他不要再出去跑了,实在不行,打电话了解下情况就行了,但张希才说,不到现场,怎么知道灾情的严重性?那样写出来的稿件肯定不真实。为此,尽管出行艰难,年近古稀的他依然冒着寒风,步行去了很多村寨了解灾情。

2015年8月22日,因年事已高,张希才退休回乡养老。但他舍不得“收笔”,依然活跃在新闻现场。

被称为“草鞋记者”,张希才觉得是一份光荣:“只要我还有一份力就发一份光,还要继续写文章,写到没有力气为止。”他对年轻记者说,采访写稿必须“脚又跑,手又动”,必须深入现场,才能写出好新闻。“今天发生的事情要马上写出来,用‘近日’这样的词就不行了。”

猜你喜欢
雷山县草鞋被盗
七十七双草鞋
他的名画被盗了吗
雷山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巨鞋”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数学学困生成因
雷山县特色水稻的保护及开发利用
黑邮票被盗
艺术品被盗
雷山县中低产田水稻增产栽培技术实施方案
爷爷的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