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对比观察

2018-04-24 08:30何慧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7期
关键词:尿素氮高通量尿毒症

何慧敏

(辽宁省营口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肾内科,辽宁 营口 115007)

慢性尿毒症属于临床危重疾病之一,患者的病情凶险、治疗的难度较大,对其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影响非常大[1]。该病最为有效的手段是接受肾脏移植,但是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很多患者无法第一时间接受肾脏移植治疗,仍然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对比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目前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患者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更好[2-3]。本文都有这一结论进行分析,探讨常规血液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的疗效,现总结方法和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早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慢性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比组各39例。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21∶18;年龄在29~69岁,平均为(46.47±7.36)岁。参比组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23∶16;年龄在26~71岁,平均为(47.16±7.84)岁。对比观察组与参比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小,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参比组患者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每周治疗3次、时间在4 h以内;透析表面积控制为1.3 m2,缓冲液为碳酸氢盐。观察组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使用碳酸氢盐作为透析液,透析表面积为1.5 m2,脱水两在3000~6000 mL、透析液的流量为500 mL/min、血流量在250~300 mL/min,每次时间为4 h、每周接受2次治疗。两组患者均以3个月作为1个疗程,期间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指标以及肝肾功能指标变化,治疗结束后对疗效进行对比。

1.3 评价指标:①疗效指标:显效:治疗后肌酐与尿素氮均改善60%以上,各种慢性肾衰竭症状消失;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但是不足60%;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指标的改善不明显,包含病情加重的病例。②治疗指标:对观察组与参比组患者的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与尿素氮水平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本文中得到的数据资料均例如统计学软件SPSS15.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使用均数±标准差(±s)和百分比表示,比较通过卡方值与t值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组与参比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39例患者中,评价为显效的有20例、有效患者16例、无效患者3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39例中,分别有16例、13例与10例,总治疗有效率为74.36%。通过结果可见,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参比组更高,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组与参比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指标对比:通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s)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组别 肌酐(μmol/L) 尿素氮(mmol/L) 血红蛋白(g/L) 白蛋白(g/L)观察组(n=39) 572.38±122.56* 10.84±3.21* 94.81±12.69* 30.66±3.16*对照组(n=39) 688.48±129.04 15.70±3.47 78.82±11.08 25.61±5.08

3 讨 论

慢性尿毒症属于肾内科非常常见的疾病,也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表现,患者病情大多危重、治疗难度也较大,早期科学有效的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4]。血液透析是除了肾脏移植手术之外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具体指的是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对流和扩散等方式将机体内多余的毒素与电解质清除,恢复水电解质的平衡状态,通过合理的透析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肾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5]。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实践发现,常规血液透析治疗随着时间的延长,很多大中分子物质在体内发生过多堆积,从而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的甚至可能造成患者死亡[6-7]。高通量血液透析则能够较好的弥补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不足,使用的特有的树脂吸附膜能够同时将大中分子物质去除,防止在体内发生蓄积,预防各种不良并发症的发生[8]。本组中,对观察组患者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有效率达到92.31%,对比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74.36%更高,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氮、白蛋白改善结果同样优于参比组(P<0.05)。提示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值得借鉴与应用。

[1]周长岳.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对比[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9):1561-1562.

[2]桑大华,王磊.高通量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治疗效果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509-510.

[3]芮海荣,林为民,王银,等.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及高通量滤器干预观察[J].中国血液净化,2014,13(9):629-631.

[4]田娅飞,李晓颖.两种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清除效果的对比[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1):132-133.

[5]邱建华.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低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透析效果的临床比较[J].临床医药实践,2016,25(6):470-472.

[6]单剑萍,季刚.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5):481-483.

[7]冯忖,常立欣.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尿素氮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2,34(5):786-788.

[8]史青凤.血液灌流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和阿法骨化醇冲击对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7):953-954.

猜你喜欢
尿素氮高通量尿毒症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Ka频段高通量卫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中草药DNA条形码高通量基因测序一体机验收会在京召开
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疗效分析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
护理干预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