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给予抗病毒及护肝治疗的效果研究

2018-04-24 08:30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7期
关键词:护肝病毒感染抗结核

石 慧

(解放军第三一三医院内三科,辽宁 葫芦岛 125000)

肺结核临床发病率较高,因该病症患者的免疫能力普遍较低,故其较易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VI),对于合并HBVI的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时若仅进行常规方案治疗虽可达到一定疗效,但可能会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较大损害,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导致死亡,故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肝功能十分重要[1-2]。此次研究将在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60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给予抗病毒及护肝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分析如下。

表1 治疗30 d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在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间接诊的60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入院后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为肺结核。②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结果提示为阳性。③肺结核初次治疗患者。④无肝肾功能异常。⑤知晓此次研究目的、方法,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肝源性疾病。②常年饮酒患者。③参与此次研究前3个月内曾使用过对肝脏造成较大影响的药物。随机分为2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病毒及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则增加使用甘草酸二铵进行护肝治疗,各3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为(45.6±4.2)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为(45.7±4.3)岁。比较分析两组基础治疗,均提示差异不明显(P>0.05)。统计分析2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结果P>0.05,差异并不显著,研究中2组比较数据可比性增强。

1.2 方法。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抗结核及抗病毒治疗:①抗结核治疗:均采取2HRZS/4HR方案治疗,其中H为异烟肼(生产厂家: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495),用药量为:0.3克/次,1日1次。R为利福平(生产厂家: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0771),0.6克/次,1日1次,以上两种药物均连续使用6个月。Z为吡嗪酰胺(生产厂家:广东台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0947),用法用量:1.5克/次,1日1次。E为乙胺丁醇(生产厂家: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1022349),用法用量为0.75克/次,1日1次,以上两种药物均连续使用2个月。对于年龄较大或对于链霉素存在使用禁忌的患者可使用乙胺丁醇用药治疗。②抗病毒治疗:对患者使用替比呋定(生产厂家: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0028),用药量为600 mg,1日1次,在化疗前4周开始使用,直到治疗结束。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治疗基础上对患者使用甘草酸二铵(生产厂家:大唐制药集团;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5738)进行护肝治疗,用法用量:0.15克/次,1日3次,直到治疗结束。

1.3 疗效评价标准[3]:治疗后患者各项症状基本消失,肝脾肿大缩小,血清HBV-DNA含量<105copies/mL则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趋于正常,但HBeAg仍显示(+)为有效。患者经治疗后并未达到如上标准则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将本次临床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后所得各项数据均录入到SPSS18.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比较,计数资料均以(%)表示,对照组与观察组间进行计数资料的均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照组与观察组间进行计数资料的对比实施t检验,若统计学对比结果提示P<0.05,则可判断此项数据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显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

2.2 两组患者HBsAg转阴率、HBeAg转阴率及HBV-DNA转阴率的比较:观察组HBsAg转阴率为73.3%(22/30),HBeAg转阴率为36.7%(11/30),HBV-DNA转阴率为80.0%(24/30)。对照组HBsAg转阴率为70.0%(21/30),HBeAg转阴率为40.0%(12/30),HBV-DNA转阴率为76.7%(23/30)。组间对比提示差异不明显(P>0.05)。

2.3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30 d后的ALT约为(80.5±4.7)U/L、AST约为(20.3±2.9)U/L、T-Bil约为(18.7±3.8)μmol/L。与对照组比较,ALT、AST、T-Bil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3 讨 论

肺结核患者的免疫能力较低,有统计显示约有36.7%的肺结核患者会同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4-5]。目前临床治疗肺结核的常规方法主要为HRZE方案,该种疗法虽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但同时也会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一定伤害,对于同时合并HBVI的肺结核患者而言在进行抗结核治疗的过程中更易出现肝损害,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同时对患者实施抗病毒及保肝治疗十分必要[6-7]。在此次研究中对照组及观察组均在常规抗结核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使用了替比呋定进行抗病毒治疗,该药物是人工合成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类抗乙肝病毒HBV药物,其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肝炎病毒的增殖,降低对患者肝功能造成的损伤,但观察组联合使用甘草酸二铵后ALT、AST、T-Bil检验结果提示所得效果更为理想,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也提示观察组所得效果更为显著对比两组患者HBsAg转阴率、HBeAg转阴率及HBV-DNA转阴率未见明显差异。此项研究结果证明在对肺结核合并HBVI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联合实施抗病毒及护肝治疗所得效果更佳,更利于保护患者肝功能。

综上所述,对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实施抗病毒及护肝治疗可有效提高该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的同时也可达到良好的保肝效果,降低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的损害,故值得推广。

[1]张庆利,孟秀英,李晓,等.核苷类似物对肺结核合并HBV携带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5):185-187.

[2]程书权.应重视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24(18):2785-2798.

[3]曾秀忠,麦群娣,曹丽红,等.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使用抗病毒药物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20):72-73.

[4]刘玉玲.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1):195-196.

[5]金凌震,楼莲青,吴霜,等.肺结核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治疗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166-168.

[6]毛红霞,樊小慧,龚辉,等.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结核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2):29-30.

[7]叶艳菊,俞建平,陈红娟,等.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抗病毒与护肝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90-91.

猜你喜欢
护肝病毒感染抗结核
护肝布祖热颗粒通过抑制凋亡减轻小鼠免疫性肝损伤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初治肺结核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春季养生六个字 春捂 养胃 护肝
春天护肝:记好三个“五”
初春是养生护肝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