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及吞咽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

2018-04-24 08:31沈春冬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7期
关键词:治疗仪总分饮水

沈春冬

(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康复科,江苏 启东 226200)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吞咽是机体反射的一种,与口腔、咽部、食道、喉部等器官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吞咽障碍在临床上会表现出食物由口腔朝胃部输送时发生障碍,40%~70%的脑组织患者会出现吞咽障碍[1]。此类患者可因吞咽障碍出现肺炎、误吸等不良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脱水,甚至死亡。为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次研究结合临床案例与理论研究,在常规吞咽训练基础上,加入了针灸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的治疗方案,疗效显著,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6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68例研究对象经颅CT或MRI检查均确诊脑卒中,患者临床表现出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排除了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肺部感染患者。将68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2~70岁,平均(64.2±6.1)岁;病程5 d~3个月,平均(1.2±0.1)个月;卒中类型:22例为脑梗死,12例为脑出血;观察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43~70岁,平均(63.8±6.0)岁;病程5 d~3个月,平均(1.1±0.1)个月;卒中类型:23例为脑梗死,11例为脑出血;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行吞咽训练,指导患者口腔进行张合运动,对咬肌、呼吸及空吞咽等动作反复训练,每日训练1次,每次训练时间为30 min。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灸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应用吞咽治疗仪,在患者第7颈椎和颌下、环状软骨间等处将正极、负极放置好,设置为T/R低频模式,进行1 s的刺激后,间隔休息3 s,按照患者实际情况调节电流强度,刺激患者进行吞咽动作训练,每日治疗1次,每次治疗时间为20 min。针灸治疗:患者坐位取穴位风池穴、内关穴、外金津及外玉液、翳风穴、人迎穴、合谷穴,进针1寸,针灸留针20 min,每日针灸1次,以8 d作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

1.3 疗效评估标准:根据标准吞咽功能量表对两组吞咽功能进行评分:①临床检查患者呼吸、唇闭合、喉咽功能反射及自主咳嗽等情况,总分8~23分;②指导患者完成饮水实验,患者吞咽5 mL的水分成3次完成,对患者重复吞咽、喘鸣、吞咽后喉功能及喉运动等情况观察,总分5~11分;③若临床检查与5 mL饮水均未见异常,就可以指导患者再次吞咽60 mL水,对患者吞咽时间、咳嗽情况等评分,总分5~12分。标准吞咽功能量表总分最低18分,最高46分,以得分高表示吞咽功能差,以得分低表示吞咽功能好[2]。

根据相关标准把本次治疗效果分成临床痊愈、好转及无效,其中临床痊愈指患者吞咽障碍症状消失,经饮水试验结果表明1级;好转指患者吞咽障碍明显好转,经饮水试验结果表明2级;无效指患者吞咽障碍症状未见改变,甚至有所加重,经饮水试验结果表明3级及以上。治疗总有效率为临床痊愈率与好转率之和[3]。

1.4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3.53%对比,观察组有效率更为理想,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比较两组吞咽功能量表评分情况:治疗前,两组吞咽功能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周后、4周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吞咽功能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吞咽功能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n) 治疗前(分) 治疗2周(分) 治疗4周(分)观察组 34 30.1±4.2 20.1±3.7 10.0±4.3对照组 34 30.0±4.3 24.7±4.3 16.5±5.0 t值 - 0.001 6.882 9.496 P值 - >0.05 <0.05 <0.05

3 讨 论

脑卒中引起吞咽障碍是由于卒中发病双侧皮质脑干束侧,会引起假性球麻痹,使神经系统功能受到损伤,病灶周围神经细胞功能会使患者吞咽运动、舌运动等功能受到抑制。卒中患者一旦发生吞咽障碍,就会引起水、营养摄入缺乏,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脱水、营养不良及抵抗力下降,当吞咽障碍合并呛咳时还会诱发吸入性肺炎,导致患者发生窒息或死亡[4]。吞咽功能训练可以刺激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对舌、咽等运动神经功能起到有效的恢复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不过,吞咽训练受到时间、患者依从性等因素影响,很难维持治疗效果。吞咽治疗仪是向机体输送电流,对吞咽功能相关神经进行刺激,从而改善患者受损神经元,增强吞咽肌群运动,恢复患者的自主吞咽反射弧。针灸可以缓解咽喉肌群的失用性萎缩,对吞咽功能脑神经进行刺激,从而恢复与重建患者正常反射弧,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5]。可见,针灸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及吞咽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1]王芳,陈甦,梁晖,等.吞咽障碍治疗仪穴位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4):712-713.

[2]周志梅,罗秀忠.康复训练和吞咽治疗仪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2):54-55.

[3]周之人.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11):144-145.

[4]张盘德,姚红,周惠嫦,等.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26):989-990.

[5]王书秀,王琪,安晓蕾,等.吞咽功能训练和针灸及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恢复中的效应[J].河北医药,2013,35(20):3175-3176.

猜你喜欢
治疗仪总分饮水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简易饮水鸟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饮水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