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

2018-04-24 08:31王海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7期
关键词:偏瘫针灸神经功能

王海霞 荣 阳

(1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2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辽宁 辽阳 111000)

脑卒中偏瘫是脑卒中学名,又称脑血管意外,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因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突发性疾病。此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大多数患者经抢救后仍会留下后遗症,导致患者神经功能出现障碍,例如认知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受到影响。这些后遗症会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家人平添巨大压力和负担。鉴于此,现代康复学经长期临床实践和研究,发现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重建有显著作用:增加脑部含氧量、增加氧在毛细血管内向脑组织的弥散半径、改善缺血脑组织的氧供给、减少细胞凋亡、促进凋亡细胞恢复[1]。笔者对336例患者的研究旨在观察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l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3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①检查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确定的诊断方案[2],经各项检查为首次发病者。②患者年龄30~80岁,且存在认知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但无严重五脏疾病和精神病史[3]。③神经功能损害检测评分≥17分。随机将336患者分成两组,各168例。观察组男92例,女76例,年龄39~70岁,平均46.8岁,病程3个月,左脑半球病变96例,右脑半球病变72例。对照组男96例,女72例,年龄40~80岁,平均49.6岁,病程2.8个月,左脑半球病变86例,右脑半球病变8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l.2 方法:对照组168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辅以中西药治疗观察组168例患者在接受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运用针灸治疗[4]。

1.2.1 对照组:①常规治疗:如消除脑水肿、营养脑神经、改善脑血液循环,并服用以补阳还五汤为主的中药,根据病情增加或减少。②康复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康复护理,因治疗该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需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精心的照顾,患者和家属与病魔作斗争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早期康复治疗。其次,给予进一步理学疗法和作业疗法[5]。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取穴以醒脑开窍、通督调神为原则,在头部、颈部及受累肢体取穴[6]。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风池、完骨、天柱、百会。斜刺深度约0.5~1.5寸,每次施针患侧约15穴位,时间30 min,待患者产生酸、麻、胀等感觉时证明已起效,以30 d为1个疗程。

1.3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针灸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为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及各项指标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及各项指标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及各项指标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FMA评分 Barthel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168) 25.9±7.9 8.1±3.8* 31.9±5.6 53.4±6.9* 41.5±9.1 70.3±11.2*对照组(n=168) 26.3±8.2 10.6±4.5 32.5±5.8 49.3±7.2 40.9±8.5 63.4±9.6 t值 0.281 4.235 0.841 3.336 0.475 4.383 P值 >0.05 <0.01 >0.05 <0.01 >0.05 <0.01

3 讨 论

脑卒中偏瘫是一种临床常见因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突发性疾病[7],严重危害患者生活,加重患者生活负担和压力。我国中老年人脑卒中偏瘫发病率很高,同时病死率也较高,约70%的生存者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大大影响其生活质量,国家每年为此花费很多物力财力。该病的治疗以早期治疗为佳,特别是中风先兆期,如有眩晕、心悸、肢麻、手足乏力、舌强等先兆症状时,及早针灸治疗能很大程度上遏制病情的恶化[8]。

一般常规治疗和康复治疗虽能对脑偏瘫患者的病情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恢复时间较长。多年的临床治疗发现,针灸治疗对脑偏瘫患者恢复具有很大功效,针灸治疗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神经功能各项指标评分都得到改善[9-10]。

[1]慕容洋洋,江山,苏宁.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分析与前瞻性研究[J].中国针灸,2016,36(1):31-33.

[2]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敖金波,李旭英,彭力,等.温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8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7):10-11.

[4]张盈瑞,冯月茹,李彬先,等.低频电针治疗偏瘫血液流变学及疗效观察[J].中华理疗杂志,2015,38(l):20-21.

[5]李双平.中药熏蒸和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症5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6):51-52.

[6]蒋达树,谢瑶芳.针刺治疗急性中风病人的疗效和血液流变的观察[J].中国针灸,1983,3(4):23-24.

[7]周杰芳,靳瑞.针刺对中风患者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作用的观察[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1,19(23):196.

[8]张秀芳.针灸治疗中风偏瘫116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4,34(8):26-27.

[9]李冰.针灸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脑卒中偏瘫44例[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4):79-80.

[10]满媛,江阳,苏华.脑卒中偏瘫的针灸治疗分析与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16,57(1):33-36.

猜你喜欢
偏瘫针灸神经功能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