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2018-04-24 08:31刘兰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7期
关键词:开颅血肿脑出血

刘兰兰

(盘锦市大洼区人民医院,辽宁 盘锦 124200)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而且发病急,病情发展快,临床病死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为了尽量提高患者在术后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的恢复他们的神经功能和行动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手术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明确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笔者进行了此次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4日至2017年7月4日于本院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为观察组,另一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为护理组。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38岁,平均年龄(45.3±2.4)岁;护理组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35岁,平均年龄(46.5±3.2)岁。排除存在严重精神障碍以及脏器存在器质性病变的患者[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采取一系列的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积极接待患者,尽快促使患者接受诊断和治疗,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诊断结果和手术治疗方案;手术过程中,帮助医师开展治疗治疗工作;手术期内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指导患者用药。护理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包括:

1.2.1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在大多数人看来,脑出血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因此,很多患者及其家属都存在放弃治疗的心理,或是治疗信心非常低。针对这种情况,在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应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告知患者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知识,建立患者对该疾病的正确认识,同时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手术案例,让患者充满信心,积极配合治疗[2]。②术前准备:对患者实施必要的术前检查,帮助医护人员准确全面的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同时询问患者及其家属患者的手术史和病史,了解患者是否为过敏性体制以及是否存在过敏药物。术前整理患者头发,便于实施手术,同时准备好一切手术所需的药品设备。

1.2.2 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要紧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避免突发情况发生,帮助患者调整至适合的体位,以便医师进行手术;同时积极配合医师开展手术治疗。

1.2.3 术后护理:①引流管护理:告知并辅助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将患者头部抬高15°~30°,尽可能让患者保持舒适,注意清理床头的杂物,避免对引流管造成挤压、弯折或是拉扯摩擦。其次,需要对引流液的颜色、形态、流量等进行观察和记录,注意避免术后再次出血的发生,一旦观察到引流液颜色鲜艳,需要立即通知主治医师进行处理。在患者未回复意识之前,需要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避免患者牵扯、挪动引流管。②基础护理:对患者口腔和皮肤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定期更换清洗患者所用的床单被褥,将病房的温度、湿度和光亮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当中;此外,应帮助患者翻身,并对长期压迫位置进行按摩和清洁,避免发生褥疮,保持患者身体血液循环通畅。③脑部病情观察:在手术完成后的1~2 d内注意观察脑部再次出血情况,在术后的3~8 d内则着重关注脑部水肿以及颅内高压情况的出现,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电图监测情况,时常与患者进行了解,查看患者瞳孔的变化,防止患者长期昏迷,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3]。

1.3 评价指标:参照文献[3]中的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评分,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表示研究具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见表1。

从表1可知:护理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观察组的20%(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s)

注:神经功能评分与运动功能评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神经功能评分 运动功能评分 并发症发生率[n(%)]观察组(n=30) 12.4±3.2 46.7±11.2 6(20)护理组(n=30) 18.1±4.3 87.8±9.7 2(6.67)t/χ2 5.8246 15.1934 2.3077

3 讨 论

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方式,在患者逐步恢复意识之后,告知患者手术情况,让患者清楚自身的病情,消除患者担忧;护理期间,加强医患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耐心帮助患者调节体位,保持舒适,能够给予患者更好的治疗体验,从心理和身体护理两个方面入手,加快患者恢复[4]。

从本次研究结果得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给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体验,加快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孔霞.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4):28.

[2]姜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0):177-178.

[3]赵阳.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9):43-44.

[4]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9):132-133.

猜你喜欢
开颅血肿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