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经食管超声引导封堵治疗的影响探讨

2018-04-24 08:31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7期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人员

隋 莹 张 黎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辽宁 大连 116012)

先天性心脏病是当前我国临床医学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科疾病,该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十分严重的不利影响,手术是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1]。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封堵手术已经开始普遍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疾病的治疗中,该技术方法具有治疗效果显著、创伤小等方面的特点。由于幼儿患者对于手术的耐受度水平十分有限,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干预工作。综合护理是一种系统化、全面化的护理模式,能够根据幼儿患者的护理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护理干预。本次实验研究选取7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其中一部分患儿提供综合性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穿刺时间、超声引导时间的比较(x-±s)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纳入本次实验研究的全部72例患儿均经过超声检查和体格检查并确认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指征充分,肝肾功能、血常规正常,各项治疗均在患儿家属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排除资料不全、肝肾功能不全以及血液系统异常患儿。将全部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儿各36例。对照组患儿男女比例为20/16,年龄在1~7岁,平均年龄(3.7±0.4)岁;观察组患儿男女比例为21/15,年龄在1~8岁,平均年龄(3.9±0.7)岁;两组患儿在年龄以及性别等方面的差异P>0.05具有充分的可比性。

1.2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儿在住院时间、超声引导时间、穿刺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对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

1.3 统计学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通过SPSS18.0软件分析相关数据,通过例数和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对组间资料进行对比的过程中,组间通过χ2值来进行检验;以“均数±标准差”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组间通过t值来进行检验;在P<0.05的情况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方 法

2.1 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在患儿在接受手术治疗前1 d做好患儿的巡视工作,将封堵手术治疗的作用原理、应用优势、预期的治疗效果以及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向患儿家属进行解释说明,为患儿进行术前评估;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准备好医疗物品以及手术器械,术前常规备皮[2];患儿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当前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持续的观察,配合麻醉医师完成麻醉操作;患儿在完成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需要将患儿安全、快速地转移至病房,保持患儿绝对卧床休息,调整患儿体位至平卧位;对患儿心电图、呼吸频率、血压以及心率等方面的体征变化情况进行持续的观察与记录;为了有效避免患儿术后哭闹,需要为患儿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减轻患儿心脏负担,确保患儿睡眠充足;待患儿休息状况初步稳定后,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儿进行适当的运动,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帮助患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2 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具体包含以下几点:

2.2.1 术前护理:对患儿病房条件进行适当的改善,对病房内的湿度与温度进行适当的调节,相关湿度应保持在50%~60%,温度在24 ℃左右,保持室内通风,为患儿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防止对患儿造成恶性刺激;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的各方面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患者文化水平有针对性地为患儿提供术前指导,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封堵治疗的效果、方法以及过程向患儿进行解释说明,指导患儿如何配合护理人员的与主治医师的工作。患儿家属也需要积极了解整个治疗过程中,以便能与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配合;护理人员还要全面评估患儿当前的心理状态,对于年龄较小并且存在紧张与焦虑心理的幼儿患者,则需要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加强与患儿之间的沟通交流,最大程度上争取患儿对于护理工作的配合,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

2.2.2 术中护理:心脏手术要求在百级手术间进行,患儿在进入手术室后,为了能够使患儿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可以为患儿播放音乐来分散患儿的注意力,患儿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重点观察或询问患儿当前的感受,手术间术前保持较高温度,防止患儿裸露穿刺时着凉,予温毯保暖,在各项操作完成后,将室温调整为22~24 ℃。麻醉过程中积极配合麻醉医师,维持患儿呼吸通畅,术后需要及时吸氧;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宜选择直、粗的血管,一次性完成穿刺,避免患儿出现严重的疼痛反应。合理摆放体位,配合超声医师及手术医师进行封堵器调试,随时了解手术进度,关注手术使用的物品,及时提供手术所需物品,除封堵手术器械外还需常规准备所有心脏直视手术的器械及仪器。

2.2.3 术后护理:患儿在完成手术治疗后,医护人员需要确保患儿能够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对于年龄相对较大的患儿,则可以为患儿提供一些书籍、音乐等,叮嘱患儿注意控制动作幅度,防止出现切口出血以及局部血肿等不良并发症;术后对患儿病情变化进行持续的观察,了解穿刺部位足背动脉搏动与术肢血液循环情况,看是否存在出血以及红肿等症状,预防血栓形成,确保静脉回流通畅,看封堵器是否稳定,防止出现脱落现象[3];做好患儿的饮食指导工作,多为患儿提供高维生素、高纤维、高蛋白的食物,少量多餐,限制钠盐摄入,禁食易产生气体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待患儿病情基本稳定后,可以指导患儿进行适当的床下活动;为患儿提供抗菌药物治疗,将各种药物的名称、使用时间、使用量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详细告知患儿家属。

3 结 果

见表1。

4 讨 论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穿刺时间、超声引导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且术后未出现并发症与报道结果相似表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开展促进患儿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护理人员需要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患儿提供高水平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患儿的顺利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1]郝龙景,彭宇阁,尚丽丽.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影响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5):1839-1840.

[2]冯彩霞.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200-201.

[3]陈瑶瑶.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4):27-28.

猜你喜欢
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人员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Smog in Los Ange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