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州传统雕刻工艺与文创设计融合的意义

2018-04-24 07:26秦海锋
天工 2018年1期
关键词:茶具雕刻文创

文 秦海锋

苏州传统非遗技艺门类众多,雕刻类技艺海内闻名。自古谈及工艺,必推崇苏州工。比如苏州核雕,属精细雕工,在镂雕、透雕技法上最能体现。魏学洢的《核舟记》家喻户晓。明代李日华在其《六研斋笔记》感叹到:“虞山王叔远有绝巧,能于桃核上雕镌种种,细如毫发,无不明了者。”如今的各项技艺继承了明清时期的工序与艺术风格,并在该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发展,衍生出各类题材的创作,丰富了工艺美术领域的艺术语言与样式,对工艺美术的发展影响深远。

近年来,现代文创设计开始受到社会关注和重视,政府部门都在力推文化设计产业,说明文创行业的价值不可估量。大家能发现这行业巨大的潜力及商机。目前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设计,然而有些作品缺少底蕴,只在形式上给人一种新意,无分量感。文创产品要赢得市场,真需要设计师去挖掘老手艺的内涵,提升作品深度,从而获得市场。现代设计可以解决传统工艺创新力缺失问题;传统技艺可以提升作品内涵和附加值。两者若有效结合,可以共赢。如何有效结合,有待我们去探索解决。

诸葛凯先生谈及传统工艺美术的再生之路,说到:“其中一种方式便是将传统技艺与现代风格相结合。就是用现代的审美意识,对传统的手工艺进行再创造,使之与现代生活的环境相互适应。另外一种是将风格与技艺分离,使之与现代材料和工艺相结合。这种方式强调风格的移植,形成似古非古的样式 。”这种创新做法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环境,生命力很强。两种方式也给我们设计者指明了方向,老的雕刻工艺肯定也可以运用到新的材料上去,传统的纹样同样可以用到现代的生活物品上去。

现在一些文创展会上,已经陆续出现有代表性的作品。比如有的丝绣屏风已经打破原来的传统屏风的框架,取材于园林窗格的六边形造型,简约又不简单,展现了苏州的园林意境,令人耳目一新。常州留青竹刻大师沈华强先生的茶则和茶夹作品,同样在器型上打破常规造型,留青图案甚至把青铜器纹饰搬到竹片上,别出心裁。这样的方式就是诸葛凯先生观点,让传统工艺走再生之路。

《石趣》主题茶具以及细节

上图是本人的一套湖石主题茶具雕刻作品。在常用茶具上,结合简约设计理念,用传统精雕手法,浅浮雕太湖石造型。在保留茶具使用功能基础上;又利用手工雕刻来增加作品美感,使作品追求一股江南美石特有的意境,以此提升作品的感染力。

著名设计师靳埭强曾表达观点:以传统文化为主的设计,不应是简单地借用传统图腾纹样,而是在生活实践中思考创意,以现代视觉语言传达独具一格的新形象。他点出了将来非遗与文创有效结合的真内涵。传统的发掘,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是需要提炼的,是需要设计师下深功夫的。传统技艺需要借助现代创意激发活力,而现代文创设计则需要融合传统技艺,注入了更多文化内涵,相互融合才能共赢。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用多样的作品,不断诠释工艺之美,文创之美。

参考文献:

[1]诸葛凯.裂变中的传承[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李晓.百工录—苏式核雕[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茶具雕刻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潮州工夫茶具的现状和发展战略(二)
On art
美轮美奂的茶具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