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即兴伴奏信息化教学效果提升的实践探索

2018-04-24 05:29戴映
职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中职学前教育信息化教学

戴映

摘 要:钢琴即兴伴奏,是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走上幼师岗位的一项重要技能。然而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设备陈旧化、教学模式传统化、教学手段单一化等,严重制约了学生钢琴即兴伴奏技能的提升。本文介绍了扬州旅游商贸学校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了钢琴即兴伴奏信息化教学改革,通过构建信息化教學平台、探索信息化教学方法、加强信息化远程辅导、注重信息化教学评价等实践策略,有效提升钢琴即兴伴奏信息化教学效果的做法,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 中职学前教育 信息化教学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项新型的技术,其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也是授课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前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即兴伴奏就是活力伴奏,是随着歌曲的情感以及学生对歌曲的反应,及时调节歌曲伴奏的速度、音高、力度等,从而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掌握好钢琴即兴伴奏这一专业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一、学习现状分析

随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出台的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意味着在将来中国的幼儿数量会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幼师职业也会出现需求大、缺口大的趋势,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前景广阔。目前,一方面国家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存在教师少、学生多、教学设备陈旧的现状,传统的钢琴即兴伴奏一对一教学模式难以到位。信息技术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教材,推行智能钢琴教学,将教育过程、内容、方法和质量评价等融入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化是一种新的教学趋势。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往往音乐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入学前缺乏系统的音乐启蒙教育,有的甚至没有接触过钢琴,学习钢琴可以说“一切从零开始”。在校经过两年的钢琴基础课学习后,学生开始接触钢琴即兴伴奏,但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基本功不够扎实;乐理知识掌握不牢靠,影响左手和弦伴奏编配;调性灵活转换反应慢,键盘感不好等。同时,钢琴即兴伴奏授课形式和教学方式也值得探讨。现在虽然有钢琴集体课教学形式,但教学思路基本停留在“个别教师指导个别学生”这一传统、单一线条的思维模式之中,学生在学习中仍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此外,教学的曲目跟不上时代的要求,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也是制约学生学习钢琴即兴伴奏技能的因素。

二、效果提升策略

1.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

让每一个学生弹一手好琴是每个教师的梦想。2016年年初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智能钢琴实训室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智能钢琴是一个全新概念,其将互联网技术植入在线音乐教育,不仅是乐器,也是一件软硬件完美结合的教学工具,是钢琴,更是能教会学生弹琴的钢琴教师。其在保留传统钢琴的音乐特性基础上,应用现代科技,将互动化、社交化、游戏化融入钢琴教学,并加入音乐游戏、社交分享、互动教学视频等现代技术的全新功能,不仅能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钢琴,也为学好即兴伴奏赋予了无限可能。智能钢琴在即兴伴奏课程中,可以利用钢琴自带的教学APP软件中的自学课程、录制还原、钢琴游戏、海量的正版试听等,开发学生的练琴兴趣和热情,还带有自动弹奏系统、4K超高清显示屏,可以让教师陪练、弹对前进、分手练习、整体评分、数据分析、课后辅导等,贯穿即兴伴奏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产生兴趣进而爱上弹琴,在快乐中培养即兴伴奏的技能。

2.探索信息化教学方法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即兴伴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但在具体教学中要认识到多媒体智能钢琴只是教学形式,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必须由教学内容来决定,只有充实的内容与完善的形式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如何保证多媒体智能钢琴与即兴伴奏教学有机融合呢?钢琴即兴伴奏有别于传统的正谱伴奏。即兴伴奏除了讲究一定的表演性外,还要在过程之中带动演唱或演奏者的情绪,比正谱伴奏的要求更高。因此不仅有正确的练习程序,掌握基本乐理、声乐、视唱练耳、和声基础、复调、作曲等专业知识,还要学会视唱歌曲、安排和声,选用音型,长音填空和高潮处理等。为发挥出智能钢琴教学优势,学习即兴伴奏前要在钢琴自带的教学APP中安装包含伴奏基础知识、和声配置、常用伴奏处理方法、民族调式和声应用等内容的视频教程,做好教学前期准备。教师是学生学习即兴伴奏教学的引导者,在智能钢琴教学的设计中要重点突出识谱这一基础环节,依托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设计识谱课程,利用音频技术对每一段甚至每一小节音乐反复播放,帮助学生在识谱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音准。掌握和弦连接弹奏和节奏音型运用是学会即兴伴奏的关键性因素,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对传统和声的和弦连接及音响效果的掌握,学会自己动手为喜欢的歌曲配和声伴奏。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演奏过程中更好地将情感表达出来,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实现对演奏曲目情感方面的理解,或通过更为直观的视觉方式将演奏技巧传授给学生,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著名钢琴家的演奏视频,帮助学生在情感表达方面进行提升。

另外,在具体的教学内容方面,要与当前幼儿园最新教程接轨,筛选出优质的幼儿歌曲作为教学内容,并结合资源包里相关乐曲的创作背景、作者介绍等熟悉乐曲旋律,分析乐曲结构,理解乐曲情感,为即兴伴奏左手和弦的伴奏编配做好铺垫。同时加强对学生乐曲右手旋律部分的弹奏检测,注重对谱例的节奏、音高、力度等方面进行纠错和反馈。此外,在教学中一定要紧扣“即兴”这一特点,运用智能钢琴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头脑的应变能力,提高学生们的脑、手、耳几方面的协调配合能力。

3.加强信息化远程辅导

随着现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辅助手段为优化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将远程教育模式运用到钢琴集体教学中,可以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其形象性、可视性和互动性有助于将传授即兴伴奏技巧变成一种文化、艺术和志向的综合交流。钢琴即兴伴奏除了可以利用课堂中的智能化教学平台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外,还可以借助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进行辅助教学。在超星泛雅学习平台上,教师可以在学生各种兴趣和需求的基础上,充实资源包,设置课程,布置作业、制作试卷、编辑视频,制作出精良的慕课视频。学生也可以课前组建QQ群、微信群,结合超星泛雅学习平台资源包里的内容制作出相关PPT,利用课间时间分组展示,促进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作业视频上传到学习空间,在空间内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教师也可以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即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实现师生之间互动和一对一的指导。特别是在钢琴即兴伴奏学习中遇到重点、难点时,教师可以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群中的研究讨论中,有问有答,有问必答,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学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以点带面,化繁为简,寓教于乐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4.注重信息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引领学习行为。信息化教学评价是为了收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数据、监测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不断地改进教与学的实效性,评价可以让教育者了解教学设计目标是否达到,并为修正教学系统提供实际依据。判断教学是否有效,主要是看一堂课是否能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引导”为主的教学结构;看学生是否能从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课堂的主体,积极参与,情感投入,获得成就感;看学生在练琴过程中是否能获得更多教材以外的知识,如学习即兴伴奏过程中能够掌握乐理、曲式分析等;看学生能否将掌握的钢琴即兴伴奏技能运用到日常生活的情境中。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应该注意自我能力的评价,重视即兴伴奏教学课前对相关知识信息的搜集和加工,课间通过有限的时间扩充整合知识,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弹奏技能,帮助学生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在即兴伴奏技能上创新和突破。

信息化教学评估可以用形成性评价,例如:自查清单、记分表、教学单元演奏作品集和评价量规,其中最普遍、最具操作性的方式是记录电子学档。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小组之间的评价,以及班级演奏活动师生之间的点评,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了解学生知识掌握以及弹奏上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学生则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对弹奏技能的掌握程度,从而及时修正教与学的方法。

三、小结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即兴伴奏,是一个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要求学生必须达到能够即兴编配和弦伴奏弹奏的专业技能,是准幼儿教师走上幼儿园工作岗位就能与教学直接对接的专业技能。因此,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如何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上好每一节钢琴即兴伴奏课,是钢琴教师应该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的问题,也是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30.

[2]汪建根.教育部出台意见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協调发展[N].中国文化报,2011-09-2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2017(9).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

猜你喜欢
钢琴即兴伴奏中职学前教育信息化教学
试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措施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一包一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职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中职学前教育开设科学课程的必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