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拉迪力“疆”爱进行到底

2018-04-24 17:34李娜
中华儿女 2018年8期
关键词:驼队新丝路米拉

李娜

2017年的五四青年节前夕,米拉迪力兴奋地在朋友圈晒出了刚刚获得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证书。第二天,米拉迪力戴着新疆特有的花帽走进人民大会堂,和其他获奖者一起接受表彰。他说:“带着梦想过来,背着重大的责任感回去。”

2017年9月,他受邀和吴京一起参加《点赞中国》晚会,传递正能量,为祖国点赞。不久,他又在中央电视台《歌声中的中国》特别节目中讲述动人中国故事, 朱军亲切地称他为“小米”。

米拉迪力·麦麦提阿伍拉江,现就读于江西科技学院。作为一名“90后”,他是一个“爱折腾”的人,这让他有了很多身份:南昌阿布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新丝路创客驼队”创始人,他还联合全国高校的新疆籍创业大学生发起了“新疆丝路创客网络联盟”,被誉为“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赣疆青年”。他曾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江西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江西省“龚全珍式向上向善好青年”等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让这位阳光英俊的小伙拥有了“最美新疆人”的美誉。

“做梦都想”让别人了解新疆

和田策勒县位于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南端,米拉迪力就出生在这里。在策勒,秋天的信号就是大片的枣林似乎在广袤的大地上一夜之间被上苍之手点燃,红彤彤地烧到天际。

中学快要毕业的时候,家人告诉他,“走出去”。米拉迪力对于离开策勒去未知的他乡是心存畏惧的。带着一点忐忑与不安,带着内心翻涌着的好奇与希冀,米拉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浙江金华的“内地高中班”,独自踏上了异乡求学路。

在米拉迪力读高中之前,基本上连一句完整的汉语都表达不清楚,内地的生活对于一个新疆偏远县城的孩子来说既陌生又空白。为了适应内地的生活,他盡可能地多结交朋友,主动向身边的师生学习。当他给朋友讲述家乡时,大家对神秘的新疆着实好奇。他想着,虽然新疆很远,但新疆人民的心离大家却很近,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了解祖国的新疆。

2013年,米拉迪力到了赣鄱大地这片红土地上求学,为了把自己和其他民族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生活展现给更多的人看,为了向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新疆,米拉迪力萌生了拍摄微电影的念头,他要以电影的方式告诉大家,不同民族的人们,虽然有着不同的风俗文化、生活习惯,但是他们的心,他们的情感,是相通的。

电影筹备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找人。为了体现民族团结的大主题,米拉迪力当时计划要找齐56个民族的同学参演。然而有些民族本身就只有几千人,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米拉迪力找到了52个民族的学生。

历经六个月的全力奋战,这部名为《做梦都想》的微电影终于杀青。在学校举行的首映式上,800多人的剧场座无虚席。作为导演的米拉迪力上台讲话,太多的不容易,也有太多的人需要感谢,米拉迪力流着眼泪大声说:“我是新疆人,我爱我的祖国!”电影上映一个星期,点击量就超过500万次,很多新疆人评论说,“这部电影包含了我们所有人的梦想。”因为这部电影,米拉迪力还接受了人民网的微访谈。

神奇的“驼队”孕育起创客联盟

为了告诉外界一个真实的新疆,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自己去了解新疆,进一步把家乡宣传出去,电影拍摄结束后,米拉迪力又开启了创业的征程。他发现全国各个高校都有一些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新疆学生,他觉得,既然这样,那么把大家联合起来应该会做的更好。

其实当时初到浙江金华的时候,让米拉迪力印象深刻的除了湿润的空气还有繁华城市的快节奏,似乎大家都很忙。新奇的感觉暂时挤压了独在异乡的落寞与伤感。从新疆策勒到浙江金华,不适应肯定是有的。但米拉迪力没多久就把离乡的伤感抛诸脑后,他被眼前快速发展的商业化潮流吸引了。让他诧异的是四千多公里的距离竟然可以让两个地方发展差距这么大。产生差距的原因是什么?米拉迪力将目光转向了浙江人的生意经上,当时的他就萌生了要创业的愿望。

“言必行,行必果”。创业,米拉迪力并不是说说就算了,想想就罢了。这是网络的时代,这是梦想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如果你有造梦的能力,那么只要你愿意便可以催生无限的可能。

2015年3月,时为江西科技学院大二的学生,米拉迪力就在南昌注册成立了“阿布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同年4月,米拉迪力又组建了他的创业团队“新丝路创客驼队”。

米拉迪力所创建的“新丝路创客驼队”的项目,通过“互联网+”让互联网为传统行业服务,连接大学生与农户,帮助农民增收。

所有的农产品上面都有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码,消费者就可以知道这颗枣产自新疆哪家农户,也可以了解到背后的新疆文化。

米拉迪力的这个创业项目获得了团中央举办的“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江西省金奖、全国银奖,获得教育部举办的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西省金奖、全国铜奖,还获得中国互联网协会举办的“创客中国——寻找最具投资价值创业项目”全国十强。

在各方支持下,米拉迪力又倡议成立了“新疆丝路创客网络联盟”,并于2016年1月由新疆网信办牵头在江西科技学院举行了联盟成立仪式。在成立仪式上,米拉迪力发表自己的感言:“每一个新疆人都是新疆独特的名片和形象大使,我们创业带给大家最好的特产就是这些优秀的‘新疆籍大学生”。在成立仪式上,新疆网信办还为“新丝路创客驼队”授牌。全国各地6000多名新疆籍大学生加入了这个团队。

如今,“新疆丝路创客网络联盟”在更大范围内整合了创客资源,新疆这片热土的新生代“创客”正怀揣着梦想全力奔跑。而米拉迪力,正是那个跑在前面的人。

初心不改,用行动呵护新疆

在米拉迪力的创业路上,让公众去了解新疆的初心从未改变,他觉得最好的方式是让大家记录在新疆生活的点滴。无论是吃饭逛街还是干活工作,只要是真实反映大家日常生活方式的,他觉得都应该记录下来,这样才会让更多人去关注。2015年11月,他联合了全国30所高校在同一天举行了以“美丽新疆、和谐新疆、时尚新疆、现代新疆”为主题的图画展。其中,“疆爱进行到底”网络快闪活动仅一个小时参与人数就超过20万。在现场,看到同学、朋友们对新疆充满了无限向往,他更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将新疆文化一如既往地传播下去。

2016年暑假,他发起的“中国好网民·百名大学生说新疆”微博话题,得到了全疆近万名大学生积极参与,并登上微博社会话题榜榜单23名、点击率超过1000万。他们把一幕幕展现新疆人民生活、人文、历史、社会等正能量话题的照片呈现于社交网络,通过不同的镜头把大美新疆诠释得淋漓尽致。

米拉迪力的家乡地区偏远、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当地的农户们不懂营销,面临农副产品的积压农户们一筹莫展。2017年,米拉迪力带着他的“新丝路创客驼队”回到家乡。不顾舟车劳顿,立即投入摄影、拍摄视频短片,写文案搞策划,发起“中国红·和田枣”活动,组织新疆籍大学生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以独特的视角和话题,讲述和田枣农的故事,反映家乡发展变化,呼吁更多网民关注新疆和田红枣,为新疆枣农打开红枣销路,表达新疆大学生对祖国的感恩之心和爱国之情,推动红红火火的和田枣走向全国,促进家乡农户实现增收。

策划这次活动,米拉迪力在微博中发布了微博话题“中国红·和田枣”。通过微博宣传,邀请有兴趣的人加入群,通过群互动为筹备组招活动策划者。

微博一经发出,将近2000名新疆籍青年、大学生加入了这个群,在经过不断的筛选后,留下130人。自此,这100余名大学生开始了“让和田大枣飞起来”的脚步。

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红·和田枣”的微博话题终于火了,该话题下讨论量2220条,阅读量435万。在来自全国各地活动策划者的带动下,网友开始积极讨论、评论、转发、点赞,似乎一瞬间微博上就刮起了红枣风。

有网友留言说:“中国红中有一抹最鲜亮的色彩,那就是新疆和田的枣。而红枣的甜蜜滋味是劳动与收获的滋味。”

谈及组织这项活动的初衷,米拉迪力如是说:“作为一个和田人,我有义务让全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和田枣,让和田枣飞向全国。”

“这可能是互联网上最神奇的驼队,集合了全国各地的新疆籍大学生创客,他们具备坚韧、执着和奉献的品质,决心通过拼搏打造新丝路上最美的新疆形象。这里有新疆多彩的文化,传播纯净、文明和时尚,这里就是新疆!”米拉迪力的团队是如此定义自己的。这定义里满满的都是对新疆这广阔大地的挚爱,都是新疆青年人“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志气。

米拉迪力告诉告诉记者:“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作为一名创业青年,这句话令我印象比较深刻。我们大学生是新时代建设发展的一批主要力量,不忘初心,立足自己的事业不断进行创新,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是我们青年的使命。”

而十九大报告中最让米拉迪力关注的是关于脱贫攻坚。“我是从事新疆特产的,接触农民比较多,在学习之余每年都会联合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做一些和家乡人民相关的活动,来帮助家乡的农民脱贫致富。希望在新时代下,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改善更多人的生活状况,同时也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之后,我主要做的工作还是把家乡最好的特产推荐给大家。我们建立了自己的新疆特产品牌‘骆驼教授,在未来,我将主要投入到品牌建设中,拓展公司的品牌文化,今年也会推出更多新疆特产,让公司在2018年取得新突破。”

青年人的梦是中国梦最绚丽的部分,而米拉迪力是不折不扣的造夢者。海子说以梦为马的是诗人,其实还有斗志昂扬的创客。

猜你喜欢
驼队新丝路米拉
新丝路
米拉的豁口
米拉雪山
亮相古都:“中晟时尚之夜”欢迎晚宴在西安举行
泾阳茯茶重走丝绸之路
连南踏上“新丝路”
此时
把赞美送给米拉
如何走进《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