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

2018-04-24 04:05黄锦辉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胰岛干细胞胰岛素

黄锦辉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2--01

在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为6.7%,而糖尿病患者中,约有5%~10%为1型糖尿病患者。近年来,越来越广泛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及啮齿类动物模型,大量研究中阐述了1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并介绍了多种治疗方法,但截至目前,仍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还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以提升1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中对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现有研究结果做出综述。

1 型糖尿病发病机制

1.1 环境因素

(1)病毒感染:1型糖尿病发病的环境因素中,一直认为潜在的因素是巨噬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病毒;(2)饮食因素:牛乳与胰岛细胞抗体间存在交叉反应,尤其是牛乳中的白蛋白部分,使胰岛自身免疫被引起,树枝状细胞的分化及免疫激活会受到维生素D的抑制,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后,会降低血浆中维生素D代谢水平,维生素D摄入量增加后,人类患有1型糖尿病的几率会降低。

1.2 遗传因素

(1)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HLA基因存在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6P21.31区带上,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多数疾病易感基因的位点均位于此,1型糖尿病也包含其中;(2)胰岛素基因(INS):变数串联重复序列位于INS 5′端,其相关于1型糖尿病的发生,且其数量密切关系着1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程度。

1.3 免疫因素

(1)T淋巴细胞[1]:辅助性T细胞(Th)即为CD4+T细胞,区分Th细胞时,参照依据为其趋化因子受体和细胞因子,分为Th1和Th2两种,前者损伤胰岛β细胞,后者保护胰岛β细胞。IL-2、IFN-γ的分泌细胞均为Th1,二者共同促进Th1细胞分化,而在Th细胞分化时,其分泌的IL-4作用重大。IL-4局部分泌后,可有效的抑制Th1细胞的生长发育,避免胰岛β细胞受到损伤。当增加Th1细胞表达后,会增加1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研究糖尿病患者胰腺时,发现了1型糖尿病与CD8+T细胞的相关性,新发糖尿病病例中,CD8+T细胞浸润明显的存在于胰岛中。(2)APC:非肥胖糖尿病大鼠模型中,首先出现胰腺炎症的一个细胞为树突状细胞,而在人胰岛炎中,含有丰富的树突状细胞数量,人树突状细胞包含两类,一类为髓样树突状细胞(mDC),一类为类浆细胞树突状细胞(pDC),新发糖尿病患者中,活化CD4+T细胞、自身抗原提升能力更强的为pDC。1型糖尿病发病因素中,具有APC作用的为B淋巴细胞,可使内在耐受缺陷产生。

2 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2.1 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胰岛素具有支柱性的作用,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强化胰岛素治疗后,相关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可明显降低。然而,对于绝大部分1型糖尿病患者來说,胰岛素治疗并不能时刻的保持血糖水平处于正常水平,而且急性低血糖还有可能发生,导致1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并不能终止或从根本上改善。至今为止,外源性胰岛素持续治疗仍然需要1型糖尿病患者终生坚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外源性胰岛素类型包含赖脯胰岛素和诺和灵,前者属于速效类似物,皮下注射后,起效时间约为5~15min,相比于短效胰岛素,可提高1倍血药峰值浓度,并减少一半的达峰时间,使达峰时间恰好吻合于进餐后血糖升高峰值时间,药效可持续4~6h;后者属于双效胰岛素,包含短效和中效,皮下注射后,起效时间要30min以上,达峰时间2~3h,药效可维持8h以上。除皮下注射方式外,胰岛素治疗中,可考虑口服胞吞的方式,促进胰岛素更好地吸收。另外,临床中还比较广泛的应用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此种治疗方法可对胰腺功能做出模拟,以人体需求剂量为依据,经皮下持续注射胰岛素,使血糖全天都处于稳定状态,实现控制血糖水平及并发症的目的。

2.2 移植治疗

胰岛素治疗临床应用过程中,部分患者用药后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导致胰岛素治疗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学者及临床研究者一直在探索新的治疗1型糖尿病的方法。近年来,临床医生及科人员均十分关注β细胞替代治疗,胰岛移植为目前相对较为成熟的方法之一。首例人胰岛移植试验于1991年完成,相应免疫抑制剂应用后,向一名糖尿病病史为25年的患者体内植入了纯化人胰岛细胞及肾脏,术后,外源性胰岛素依赖完全摆脱在几个月内即实现。因针对性胰岛细胞的抗体、排斥反应等的存在,几个月后,胰岛素治疗再次开展,但该项手术成功的开展为1型糖尿病移植治疗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现阶段,移植治疗还存在众多的不足之处,如远期疗效差、免疫抑制剂需终身应用等,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展各项研究。

2.3 干细胞治疗

近年来,研究1型糖尿病治疗方法时,热点之一即为干细胞治疗,具有丰富的细胞供体来源、β细胞可长期补充等为此种治疗方法的优势,成体干细胞治疗、脐血干细胞治疗等为较为常用的方法。理论上,干细胞移植后,受损胰岛会被修复,再生血管,调节免疫功能,细胞生长因子分泌增多,使1型糖尿病从根本上治愈[2]。多能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是无限的,同时,条件特定情况下,其会出现分化,变为功能性β细胞,使β细胞得到长期的有效补充。目前,关于人类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成胰岛β细胞的研究已经广泛的开展,且该项分化技术取得的进步十分显著,为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的可行性提供了可靠的支持。不过,尽管干细胞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减轻,但治疗后异体排斥反应、自身免疫反应的存在均会破坏置入的胰岛,而且免疫抑制剂持续使用后,癌症及感染发生风险会明显增加,这些问题都是未来研究中需要良好解决的。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中,尽管1型糖尿病占据的比例并不多,但1型糖尿病发生率正在逐年升高,现有研究显示,其发病密切相关于基因因素、免疫因素及环境因素,在给予患者外源性胰岛素治疗期间,还应积极的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魏丽,刘晶,李园,等.1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联素、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Ⅳ型胶原蛋白的关系[J].医学综述,2016,22(01):109-112

黄莹,黄妙玲.浅议干细胞治疗与1型糖尿病的研究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2):161-162

猜你喜欢
胰岛干细胞胰岛素
小伙生日选择捐造血干细胞救人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两次捐献干细胞 义无反顾功德高
捐献造血干细胞影响健康吗
特殊荧光试剂让癌干细胞“现身”
ATP在大鼠胰岛分离中的保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