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地黄补血汤、促红素联合治疗肾性贫血临床效果

2018-04-24 04:05徐博君陈彤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肾衰竭红细胞统计学

徐博君 陈彤

【中图分类号】R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2--01

肾性贫血作为慢性肾衰竭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对患者的危害较大[1]。当患者出现肾性贫血后,肾性贫血会促进氧化应激以及缺血缺氧,导致肾小管、肾小球逐渐萎缩,加快了慢性肾衰竭疾病的发展。早期有效治疗对于改善贫血以及延缓慢性肾衰竭疾病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常规对于肾性贫血以促红素治疗为主,但是临床文献报道显示单一促红素对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有效[2]。为进一步提高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延缓慢性肾衰竭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肾性贫血患者,对地黄补血汤联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2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肾性贫血,在患者知情后随机性分为对照组(45例,促红素治疗)和观察组(45例,地黄补血汤联合促红素)。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41.3±3.8)岁,在基础疾病方面,21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8例为糖尿病肾病、6例为多囊炎。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4—74岁、平均年龄(41.5±3.9)岁,在基础疾病方面,19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为糖尿病肾病、5例为多囊炎。对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统计分析后显示差异较小,符可比性原则(P>0.05)。

1.2 方法 基础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时补充维生素B12、叶酸等。

对照组:患者采用重组人促红素(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S19980074),药物剂量为100-150IU/(kg·周),上述药物剂量分2-3次实施皮下注射,在治疗期间每月定期对患者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压积进行监测,根据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压积变化调整药物用量,在患者指标恢复正常后可采用维持剂量。

观察组:患者采用地黄补血汤联合促红素治疗,其中促红素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地黄补血汤的基本药物组成有:黄芪30g,党参15g,当归10g,陈皮6g,大枣6颗,山药10g,山茱萸10g,杜仲10g,黄精20g,熟地15g,枸杞10g,白术10g,附子6g,生姜6片。将上述中草药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有:(1)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压积;(2)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做好本研究中观察指标参数的整理,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整理的数据实施分析处理,观察指标中的计数类型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检验用卡方;观察指标中的计量资料则使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用t检验。检验标准:P<0.05,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压积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压积方面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对于治疗前对应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明显上升,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压积指标方面,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应的数据见表1。

2.2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主要有恶心呕吐、血压升高、上腹胀痛等。其中对照组6例恶心呕吐(13.3%)3例出现血压升高(6.7%)2例出现上腹胀痛(4.4%),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11/45);观察组1例恶心呕吐(2.2%)1例出现血压升高(2.2%)没有出现上腹胀痛,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2/45)。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高于观察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多种疾病可引发慢性肾衰竭,而慢性肾衰竭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并发肾性贫血[3]。临床实验室检查可见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水平明显下降,同时在体内存在一定的毒性物质,造成红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出现阻碍。慢性肾衰竭疾病越严重,患者对应的贫血程度越严重,与此同时,贫血的严重程度又会反过来加速慢性肾衰竭疾病的发展,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坏[4]。基于此,需要对肾性贫血尽早实施治疗,延缓病情发展,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5]。现阶段对于肾性贫血临床以重组人促红素治疗为主。现代临床研究证实促红细胞生成素来源于肾脏,本质为活性糖蛋白,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对骨髓中红系造血祖细胞发挥作用,使其增殖、分化能力增强[6]。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与天然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物学作用是相同的,因而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贫血程度。有学者在文献资料报道中指出重组人促红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性贫血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总体治疗效果尚不满意[7]。中医学技术的发展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方法。随着临床中医治疗肾性贫血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依据中医基础理论,慢性肾衰竭在中医中属于“虚劳”、“水肿”范畴,其病因在于机体失调,脏腑脾肾功能减退,引发瘀血阻滞,最终致使气血生化乏源。与此同时,中医认为血液的生成需要多个脏腑功能的配合,在文献中有“精血互生”、“气血互生”的记载,显示了肾在血液生成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肾性贫血采用单一西药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果表明,促红素对于肾性贫血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中西医结合后患者的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压积改善更加明显,对应的治疗效果更好。与此用时,在治疗期间的毒副作用也明显降低,综合分析后认为地黄补血汤联合促红素对于肾性贫血治疗效果显著。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这与地黄补血汤中不同药物的成分具有直接关系,方中黄芪、党参、陈皮具有益气固表以及补气功效,通过补气实现生血;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的作用;陈皮6g,大枣补气养血、补中益气;黄精补脾益气;白术具有补脾,益胃的功效,上述多种药物的综合具有提高患者免疫力、生津补血、调节机体各项功能的综合作用, 尤其是通过对肾功能的调节,改善患者贫血症状,配合促红素治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通过对患者体质调节,提高自身耐受性,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地黄补血汤联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临床效果效果,能够有效提高贫血指标,减少用药期间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陈婷婷,李琴,沈茜,徐虹,李智平.重组人促红素-α治疗无效的肾性贫血患儿应用EPO-β病例报告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16,51(11):948-952.

刘春辉.地黄补血汤配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2,33(04):407-408.

Zhang Lei,Zhang Wenjin,Jin Hua,Wang Dong,Wei Ning,Wang Yiping.Effect and safety of Shengxuening (extract from excrement of bombyxin) for renal anemia: a systematic review[J].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6,36(05):588-595.

趙立昌.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肾性贫血20例[J].河南中医,2014,34(10):2049.

高焕,袁捷,程小红.当归补血汤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34例[J].河南中医,2014,34(03):549-550.

李丹丹,唐惠林,赵荣生.促红素α每周一次皮下注射治疗肾性贫血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10):774-776.

Qian Qi.Efficacy,safety and tolerance of continuous erythropoietin receptor activato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n anemia correction in dialysis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anemia[J].China Medical Abstracts(Internal Medicine),2013,30(01):51.

猜你喜欢
肾衰竭红细胞统计学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对治疗有效率、Hb及ALB指标的影响研究
高中牛物学红细胞知识总览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膳食营养护理与要点分析
经常镜下血尿是怎么回事
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对肾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意义
大数据的统计学基础分析
肾衰竭血透能活多久
统计学教学与实验实践的一体化整合初探
省属地方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