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2018-04-25 02:08张立恒辽宁省营口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妇婴医院妇产科辽宁营口115007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肌瘤开腹动力学

张立恒 辽宁省营口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妇婴医院妇产科 (辽宁 营口 115007)

关于子宫肌瘤的治疗,既往以子宫次全切或全切为主,由于开放式手术切口大、出血多、恢复慢、并发症多,对患者健康造成较大影响[1]。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妇科的广泛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受到医患双方一定认可。本研究针对传统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介入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免疫指标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做出对比,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78例医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纳入与排除标准[2]:①患者经影像学诊断和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确诊为子宫肌瘤;②患者符合手术指证,均行手术治疗,且对手术具有耐受性;③患方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排除术前应用激素类药物者;⑤排除合并甲亢、冠心病、肺功能不全等全身重大器质性病变者;⑥排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严重妇科疾病者。将符合标准的病例按照手术方式差异分组,分为对照组(37例)和实验组(4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年龄28~47岁,平均(35.46±2.14)岁;实验组实施腹腔镜介入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年龄26~49岁,平均(36.11±2.08)岁,组间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下腹正中做横切口,窥视子宫肌瘤位置、大小等信息,确定子宫切口。宫体肌瘤切除前,对子宫血供进行阻滞,在子宫峡部无血管区域做两个小切口,使用止血带对子宫动、静脉进行止血,剔除肌瘤表面,根据瘤体大小和形态做适当的切口,钝性剥离包膜直至基底,用钳夹方式取出瘤体,缝合。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介入治疗,患者在截石位体态下气管插管麻醉。待患者麻醉后,于脐部上缘切开10mm切开,注入二氧化碳,建立气腹,在右侧麦氏点置入套管针,脐部穿刺点置镜,观察子宫肌瘤形态与大小等情况,手术步骤可参照传统开腹式。术毕,取瘤体冷冻,留做病理实验。

1.3 评价指标

于手术前和手术24h后记录两组免疫指标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抽取两组入选者2mL静脉血,离心抽取上清,使用全自动生化仪(由贝克曼库尔特公司提供),以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系统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本研究观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主要有动脉峰值流速、搏动指数、收缩期/舒张末期比值、阻力指数。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2010版CHISS软件包,计量资料表达形式(±s),两样本间及两组间比较以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表达形式百分比(%),组内比较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前,两组IgG、IgM、IgA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手术后,观察组IgM表达水平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IgG、Ig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手术后,观察组搏动指数、动脉峰值流速、阻力指数、收缩期/舒张末期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组间免疫系统指标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比较

3.讨论

子宫肌瘤主要发病群体是育龄期女性,为女性生殖系统发病率较高的良性肿瘤之一。本病初期多无明显特征,随着病情发展,少数病例可见阴道出血、腹部压迫等症状。如患者突然扭身或其他运动诱发疼痛,应考虑患有多发性子宫肌瘤[3,4]。本研究发现,手术后,实验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免疫球蛋白均与手术前差异不显著,而对照组免疫球蛋白IgG、IgA表达量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显著下降,提示实验组手术方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免疫系统影响较小。由于IgG、IgM、IgA均是抗感染的“主力军”,有重要的免疫效应[5],腹腔镜介入治疗对免疫球蛋白影响轻微,说明患者术后更容易恢复正常的免疫功能,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稳定,也提示腹腔镜对机体损伤较小,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活动。

综上所述,腹腔镜介入治疗有利于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实施,对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免疫球蛋白表达有积极作用。

[1]朱春丽.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12):10-12.

[2]陈彩霞,于欣,牛晓青,等.腹腔镜联合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液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5):124-125.

[3]吴剑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22):69.

[4]王锦卓,姚宇.腹腔镜子宫肌瘤摘除术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效果评估[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1(2):264-266.

[5]陆宏,刘佳,王晓彬,等.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36(12):102-106.

猜你喜欢
肌瘤开腹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