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螺旋CT Clip box支气管动脉成像在诊治原发性肺癌中的应用研究

2018-04-25 02:08李卫星赵瑞峰朱旭瑶温学慧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双源容积螺旋

李卫星 赵瑞峰 朱旭瑶 温学慧 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1)

原发性肺癌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同时癌细胞可快速增殖,并通过血液进行转移,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远期生存率[1]。在临床诊断中,支气管动脉影像学对该疾病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根据支气管动脉的数目及起点位置对病理进行判断。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双源螺旋CT检查手段在诊断原发性肺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为此,本研究将双源螺旋CT Clip box支气管动脉成像技术应用于原发性肺癌疾病的诊断中,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具体信息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原发性肺癌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本院治疗的肺部肿块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36例,女9例;年龄41~62岁,平均(51.33±3.48)岁。对照组中男37例,女8例;年龄40~62岁,平均(51.29±3.7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采用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源螺旋CT进行检查。于检查前将呼吸指令与相关检查流程告知患者,并要求其在扫描时禁止产生吞咽活动,将患者颈胸部金属物或其他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物品除去。在肘静脉部位穿刺置入20G的留置针,告知患者取仰卧位,首先常规平扫胸部,随后对血管采用双能量扫描模式进行扫描,同时监测升主动脉层面并对比剂峰值,当CT值达到100HU时,自动触扫描,在屏气指令后选取动脉期图像,并使用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图像以观察支气管动脉血管情况。双能量CT扫描后,将获得的数据输入syngo MMWP VE40B工作站,同时使用工作站中的syngo View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带骨VR,并利用Clip box技术形成一个图像盒子,使用推拉剪切法,于敏感区域从不同方向对VR进行剪切,可反复推拉并对支气管动脉的解剖细节及分支走向进行严密观察,按区域平均剪切VR,同时将已剪切的VR恢复,可通过简单的反复推拉动态观察组织生成与消失时的支气管动脉情况,最后计算出病灶体积、容积CT净增值及平均容积CT增强值,连续测量3次,以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并比较两组病灶体积、容积CT净增值及平均容积CT增强值;②比较两组支气管动脉管径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病灶体积与CT值

观察组病灶体积、容积CT净增值与平均容积CT增强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CT值对比(±s)

表1.两组CT值对比(±s)

组别 病灶体积(cm3) 容积CT净增值(HU) 平均容积CT增强值(HU)对照组(n=45) 11.35±0.82 33.36±1.05 17.45±1.13观察组(n=45) 24.68±1.93 50.62±2.71 36.08±3.17 t 42.643 39.839 37.135 P<0.05 <0.05 <0.05

2.2 支气管动脉管径

观察组支气管动脉管径为(2.36±0.14)mm,大于对照组的(1.32±0.1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84,P<0.05)。

3.讨论

肺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手段虽较多,且普查手段逐步完善,但仍然无法有效降低患病率与病死率[3]。因此,临床应将寻求一种特异性高、创伤性小的早期诊断方法作为主要任务。

在以往检查手段中,胸片检查较为普遍,但普通X射线胸片及体层摄影无法较好的发现隐匿性病灶,究其原因可能与病灶小、密度低、肺部结构重叠等因素有关,进而产生漏检现象[4]。而CT检查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均等的显示肺内病灶,因此螺旋CT在避免漏扫、漏层缺点方面更具明显优势[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灶体积、容积CT净增值与平均容积CT增强值均高于对照组,支气管动脉管径大于对照组,证实病灶体积与支气管动脉管径对肿瘤性质的判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而CT Clip box技术对于原发性肺癌诊断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能够清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空间特点,从而有效判断肺部疾病的病理特征,且随着多层螺旋CT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其在诊断肺部疾病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优越性也较为突出,具有直观、无创、清晰成像等优点,可从三维立体角度对动脉的位置、走行、起源与分布进行更直观的显示;②通过利用双源螺旋CT采集图像并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再将其与介入手术相结合,能够在术前对病情进行较准确的评估,可有效减少术中风险,对介入手术及治疗均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同时能够提高临床治疗安全;③因支气管动脉与周围组织有着密切联系,CT Clip box技术能够避免手动剪切VR时带来的剪切过度与误切现象,还可清晰显示支气管动脉情况,有利于观察支气管动脉与其周围组织的关系;④支气管动脉影像经处理后,可对介入手术治疗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有利于减少手术耗材的使用与手术费用,且能够通过对支气管动脉情况的充分了解而增加手术成功率并减少术后复发率,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原发性肺癌患者采用双源螺旋CT Clip box支气管动脉成像检查手段可较好的显示支气管动脉情况,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彭光明,欧陕兴,李彬,等.双源CT灌注成像应用于孤立肺结节的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6,37(2):79-82.

[2]苏刚,倪耿欢,刘虎,等.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浙江医学,2017,39(8):645-646.

[3]张俊强,王战.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双源CT参数特征及诊断鉴别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10):40-42,70.

[4]刘江勇,王荣品,骆科进.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在肺癌诊断中的初步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6,35(9):1367-1371.

[5]张周芳,黄洁惠,邵国良.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肺癌病理类型鉴别中的应用价值[J].肿瘤学杂志,2015,21(5):392-395.

猜你喜欢
双源容积螺旋
怎样求酱油瓶的容积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三维全容积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年龄正常成人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
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旋风“螺旋丸”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对先天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诊断价值
巧求容积
双源CT平扫碘值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应用
卵巢甲状腺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