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固定支架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治疗价值研究

2018-04-25 02:08王宏庄河市中心医院骨外一科辽宁大连1164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腓骨负压肢体

王宏 庄河市中心医院骨外一科 (辽宁 大连 116400)

胫腓骨为一类发病率较高的长管状骨骨折类型,由于其生理结构具有特殊性,通常致伤原因为高速度、高能量损伤,因此多表现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且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等损伤,易造成周围组织坏死、感染及肢体局部供血障碍等症状,严重者可造成感染甚至截肢的后果[1,2]。手术治疗为胫腓骨骨折最重要的治疗方式。本研究通过分析骨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或拉力螺钉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疗效对比,旨在找到胫腓骨骨折的最佳处理方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92例医院2016年3月~2016年12月接诊的胫腓骨骨折患者,纳入、排除标准[3]:①入选者均有明确的外伤病史,经X射线片、CT等影像学扫描证实为胫腓骨骨折;②患方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入选者均为新鲜骨折;④排除有胫腓骨手术史者;⑤排除合并严重骨质疏松者;⑥排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代谢类疾病、免疫功能障碍者;⑦排除合并心肝肾等重大脏器疾病者。将符合标准的病例依据有无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分为实验组(49例)和对照组(43例),实验组采取骨外固定支架辅助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男27例,女22例,年龄27~43岁,平均(34.16±2.12)岁;对照组使用拉力螺钉内固定辅助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男24例,女19例,年龄25~47岁,平均(31.08±2.05)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实验组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方法为:患者首先进行腓骨骨折复位治疗,以1/3管型钢板对患处进行固定,使患处能够恢复原有长度,再进行手法复位,以此实现胫骨长度与力线,之后利用外固定支架固定,达到肌腱与血管受损修复的目的,再进行创面清创。对照组骨折复位方法为:常规清创后,在C型臂机引导下进行骨折复位,以优质防松动拉力螺钉内固定,使骨折碎片回归原位。操作完毕后,术者应调节固定架,在患者患侧小腿内取进针点标记,确认好位置后做1cm切口,深度至骨皮质,用电钻钻穿对侧,置入长短适宜的优质螺丝钉4枚,安装支架,确认无误后,缝合。基于此,两组均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具体为:裁剪一块和创伤部位形状大小相一致的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覆盖全部创面,缝合敷料和皮肤边缘,在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外面覆盖一层生物半透薄膜,以确保其密闭性,待负压吸引状态确认无误后,连接引流管,进行中心负压吸引治疗。5~7d后,取下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观察病灶部位肉芽组织生长状况,根据病情再次覆盖负压封闭引流敷料、植皮、缝合等,直至创面软组织修复。

1.3 评价指标

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Johner-Wruhs肢体功能疗效分析[4]:①优秀:患者膝关节未见活动障碍,骨折愈合良好、无畸形,患侧无缩短,皮肤及软组织均愈合良好,患者可恢复正常行走水平;②良好:膝关节活动度60~80˚,骨折愈合较好、无错位、无严重畸形,患侧肢体缩短范围在1.5cm以内,皮肤及软组织愈合较好;③差:患侧肢缩短距离超过1.5cm,膝关节活动度低于60˚,患者术后并发严重并发症,患者走路困难或严重摇摆。肢体功能优良率为优秀、良好病例占全部病例的百分比。同时记录并发症情况,胫腓骨骨折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骨与软组织感染、关节肿痛、骨不连、骨髓炎、畸形愈合及创面水肿。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肢体功能Johner-Wruhs的比较

实验组肢体功能优良率为93.88%,对照组为74.42%,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组间肢体功能Johner-Wruhs的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率的比较

实验组关节肿痛2例、骨髓炎1例,骨与软组织感染3例,骨不连1例,总病发症率7例(14.29%);对照组骨与软组织感染4例,骨不连2例,畸形愈合2例,创面水肿2例,骨髓炎1例,总并发症率11例(25.58%),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胫腓骨骨折多为外力碾压或撞击而造成的,加之胫腓骨前内侧皮肤薄,断骨易刺出皮肤,极易发生骨骼断裂,继而形成开放性骨折,并促使较重的皮肤创伤,伤口多在10~15cm,不仅对皮肤及肌肉损害严重,而且极易对血管造成损伤,导致血供不足或软组织坏死,重则不得不截肢,甚至危及生命[5,6]。因此,及时采取正确治疗措施是保障胫腓骨骨折患者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的重要举措。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在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发现实验组(即骨外固定支架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术)可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具有良好的ohner-Wruhs优良率,且并发症较少,适用于临床治疗。这可能与外固定架固定更契合生物力学原理,能够为患者提供所需的负荷压力,降低骨折内部结构破坏程度,同时依靠肌肉及韧带的拉力,减少植入物刺激骨骼的伤害,有助于患处在无干扰情况下愈合。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是防止创口感染,抑制细菌增殖,修复软组织损害、缺失的重要举措,联合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可提高手术稳定性,加快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骨外固定支架联合治疗对胫腓骨骨折有积极意义,可显著提升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较快,且并发症较低。

[1]阮默,徐永清,沙勇,等.外固定支架治疗GustiloⅡ、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16(11):965-970.

[2]林立钧.双边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6):58-59.

[3]易早元.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与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对比[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1):114-115.

[4]何锐敏,秦安,高榅青,等.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11(20):144-146.

[5]邹日昌,罗武华.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8):85-87.

[6]赵飞,顾暑光,季鑫,等.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6):42-44.

猜你喜欢
腓骨负压肢体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MRI诊断鞘内型腓骨肌腱半脱位的价值
崴脚千万莫忽视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新型门窗在负压医院设计中的运用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腓骨移植在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