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2018-04-25 14:57
第一财经 2018年14期
关键词:离境香氛段子

去日本购物更贵了?

最近日本宣布要征收离境税了。为什么要征收离境税?以后去日本购物会有什么影响?

—Abe

为促进旅游业发展,日本也要开始征收离境税了。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4月11日,日本参议院通过了相关法案,新的税种将于明年1月7日开始征收。离境税的金额为每人1000元(约合59元人民币),对本地人和外国游客一视同仁。这笔税将附着在离境的机票或船票中征收,入境不超过24小时的游客及两岁以下幼儿免征离境税。

日本的入境游客数量正在迅速增长,就在去年,外国游客数量达到了创纪录的2870万人次。鉴于2020年奥运会将在东京举办,日本政府预计外国游客将达到4000万人次。以此计算,离境税将为日本政府每年增加约400亿日元(约合23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游客的购买力不容小觑,根据日本政府观光局发布的数据,去年入境游客消费超过4万亿日元(约合2348亿元人民币),中韩两国是最大的客源地。在游客潮面前,日本部分地区计划加征住宿税,一些温泉则在今年调高了温泉 税。

不過,这笔离境税的用途还没有最终确定,日本财务副大臣木原稔表示,2019年及以后的财政收入的具体用途还在考虑之中。新加坡《海峡时报》的报道中则提出,离境税收入将被用于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及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体验。日本政府还计划拓展免费Wi-Fi和电子支付系统。

除了离境税,目前东京、大阪、名古屋都会向每名旅客收取约2000日元(约合117元人民币)的乘客服务设施费及600日元(约合35元人民币)的乘客保安服务费。日本的消费税自2019年10月起亦将由8%再度提高至10%。在亚洲,澳大利亚向乘坐飞机或客轮出境的旅客征税60澳元(约合293元人民币),韩国则以出境税的形式向飞机旅客征收约1万韩元(约合59元人民 币)。

目前全球约有30个国家和地区征收离境税,费用从5美元到240美元不等,收取的形式主要为随离境机票费用收取,或在机场出境时缴纳。大部分国家离境税是固定的,但也有部分国家离境税金额随机票舱位变动,比如英国及菲律宾,高等级舱位的乘客将被收取更多的离境税。

离境税的用途主要是填补财政收入空缺、促进旅游业发展。这笔钱也有可能被用来建设机场,部分国际机票涵盖的“机场税”和“机场建设费”,都有可能是变相的离境税。但离境税也有可能降低游客前来的意愿,是否征收、征多少,都值得政府慎重考虑。比如,澳门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就于2011年取消了19澳门元(约合15元人民币)的离境税。

《第一财经周刊》实习记者 张馨梦

微博互动专区

温暖小木勺:《第一财经周刊》讲野蛮生长的“拼多多”两年获得3亿用户,如何在巨头包围中抢到流量……我对它的感觉就是中老年人乐此不疲,年轻人被各种群里和私聊的砍一刀烦得不行[摊手]

RE:珍惜你的年轻人身份,不要烦。

潜龙在水o:周刊的午间报说北京广电推出新政,港澳台人员被限制参与内地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不得将境内电视剧委托给港澳台电视制作机构或从业人员制作。这么区分港澳台还希望它们融入祖国,广电总局高级黑啊。

RE:这个好像需要辟谣一下。这是旧政策,今年年初有一个促进两岸合作的“两岸措施”出台,又解封了一些,如今是新旧政策叠加的状态,不过总的来说,限制是存在的。

THISISYOURCHOOSE:据周刊报道,美团收购摩拜后,共享单车又迎来一大拨投资。滴滴计划对旗下青桔单车投入总金额超过5亿美元,还有哈罗单车也在融资……求求各位大佬不要再投放单车了。人行道都快没下脚的地方了!

RE:一窝蜂里的蜂们此刻不会理会你 的。

野兔先生:新一线发起的“什么瞬间你觉得#这个城市绝了#”,我来响应:在兰州吐槽几句就会被本地资讯博主挂,绝 了!

RE:好吧,本地资讯博主还挺法力无边的。

读者来信

香气并非无缘无故而来

《商场里迷人的香气,偷走你荷包的帮凶》一文讲商家试图用香氛吸引消费者进入和待得更久。确实,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群体,对香味极为敏感。在品牌、价格趋同的情况下,商场只有寻求新亮点才能制胜。现在北京的高级商场基本已应用香氛,给人一种精致/优雅/舒缓的感觉,暗示“你值得拥有”。有时什么都不买,进去转转也觉得自己是个精致的猪精女孩儿呢。

—刘笛

RE:基本都用香氛的高级商场又如何分出高低呢,还得看消费者实力了,有实力或者消费欲望强烈的消费者不需要香氛激励。

燃不起好奇心

一财周刊说被永久关停的“内涵段子”是“今日头条”100+产品谱系的起点,在我看来,今日头条已经变成了决定用户看什么的应用,而不是说推荐用户喜欢看的内容;一个不玩抖音的人,看别人玩抖音,说实话也并没有燃起一丝好奇心,只是觉得大部分的抖音视频还是重复内容,实质上没什么创新可言……想想不如看看微信订阅号。

—domojun

RE:嗯,你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关于“内涵段子”的关停

最近抖音快手之类的案例,反映了一个客户黏度的问题,这些通过内容、自我展现等获取客户和流量的平台,其真正的客户黏度是什么,有没有可替代性,替代成本多高?另外,大平台海量信息也导致另一个问题,即目标客户在此类平台上获取其感兴趣内容的方式、精准度、时间成本等,现有所谓精准推荐实际很难满足质量要求;而人以群分的特点,也可能预示兴趣组、多频道等可能才是演化方向;众多大流量平台的兴衰都暴露了质量管控和大流量间的矛盾,也算是微信的盛世危言吧。

—薛继成

RE:可替代性肯定有,观众没有那么多耐心的,哪里的段子更新鲜和吸引人,就转投其他App。

有一说一

身边有年輕的亲朋好友刷段子,自己倒不怎么感冒。唯一下载过的短视频App是抖音,个人自控自律能力还可以,刷了半个月就卸载了。个人专业是网络信息安全,算是半个理工男,曾做过互联网PM,对快手、火山这类产品,仅限于观察研究,自己不会下载使用。单纯以商业产品角度看待,段子这类产品,值得列为成功的商业案例。

—CDVCD

RE:都只看了一下,观摩了一下,最多刷了半个月就卸载了……怎么感觉大家都挺自律和高冷的:)

关于隐私陷阱

周刊提到隐私陷阱,“最可怕的是你对自己被泄漏的隐私,一无所知。”现在还有不用手机号就可以注册的App?非常讨厌只能用手机号注册登陆的App,感觉时刻准备出卖你。

—脆脆鲨

RE:目前也只能时刻准备着。

也谈隐私权

曾在一家通信公司待过,通话信息可以通过后台查到,但我们入职时就签了保密协议,工作过程中也只对特定的号码做处理,每次操作都有记录可查。我想一个成熟有责任感的企业都应该用规则和制度来约束一些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而不是像百度那样,自上而下,仗着近乎垄断的社会资源,为所欲为!

—奋斗

RE:很好,属于有良知的人类。

本周我推荐

没看错,它们是Google街景这组看起来像是专业摄影师作品的照片其实都是Google街景地图—一位Ins网友说自己有广场恐惧症,无法出门旅行,于是选择这种方式到全球各地走一走,看一看。

上榜理由:忽然之间,很高级的样子

推荐人:陈momo

猜你喜欢
离境香氛段子
嘻哈段子铺
嘻哈段子铺
嘻哈段子铺
高颜值香氛
段子来了
圣诞的‘大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