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剑文化中国品牌文化峰会

2018-04-25 09:36
时代人物 2018年1期

吉狄马加

钟顺虎

贾平凹

肖云儒

王立群

蒙曼

于赓哲

张清华

董小军

吉狄马加:构建新时代中华文化应当向传统文化学习

著名诗人、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

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

大家知道,现在的中国正在从一个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我想不仅是政治的,经济的,更重要的它还是文化的。

在整个国力方面,按经济总量来算,今天的中国的GDP已经在世界上排名第二,实际上,我们已经广泛参与了很多国际新格局、新秩序的构建,参与了很多这方面重要的工作。在今天这样一个大的环境条件下,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怎么能更好地构建我们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大家知道中华优秀文化。毫无疑问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文明之一,它和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包括古埃及文明,也就是两河文明,共同构建了今天这样的世界文明格局。

中华文化在历史上对世界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要看到,尤其是从15世纪以后,在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包括欧洲文化在整体的承继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之后。从某种意义来说,西方整个殖民扩张的过程,伴随着整个西方文化在这个世界的影响。客观说,西方的文化中心在很长一段时间,应该说有几百年,它在影响整个世界。

随着中华文明的复兴,从19世纪开始,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伟大的学者、思想家预言,在未来,尤其是在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华文化将在未来这个世界上起到很大的主导作用。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预测。

客观上说,中华文明和中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思想,在今后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交流中,会站在一个更重要的位置。它讲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就是中华文化在数千年的形成过程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包容性。这个包容性使中华文化能对不同文明采取沟通对话的姿态,而这也正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自身强大的力量。

历史上非常有意思的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包括南美、南太平洋,甚至是历史上一些非常古老的,在史書典籍上有记载的文化都已经消失了,凡是极度封闭的文化,最后的结果是必死无疑,但恰恰就有另外一些文化,它在和其他文化的接触、对话交流过程中,时有对抗的情况,但最终还是因为包容性的增强,在吸收其他文化能力变强的同时,又保存了自身文化的特质,正因如此,这种文化和文明往往会永远延伸下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性

在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沟通对话中,中华文化如何走出去?中华文化怎样在世界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现在必须要解决的就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性问题。这个当代性问题。实际上对所有民族都非常重要,因为现在所有的民族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无论你愿意不愿意,我们都在经历一个现代化的过程。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谁在承接自己的民族文化,让民族文化在当下现代化的过程中继承下来,让自己的民族文化仍然保持活力和独立性,与此同时,又能和别的文化进行平等的、高水平的交流沟通,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时候。要把中国当代文化和古代文化真正有机地融合起来。这也是我们现在反复强调的,要把中国故事国际化地表达,这是一种方式,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要把我们文化的特质,我们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提炼出来,使它具有更好的当代性和现代性,能和今天的世界进行更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大家也知道,从上世纪冷战结束之后,世界上有很多社会学家,包括地缘政治家,他们都看到一些问题。随着冷战的消失,当一个强大的政治阵营或者军事阵营,在更高的沟通接触和对垒过程中,最后形成的是不同的地域性民族主义,甚至是民粹主义。很多这样不同的宗教,包括一些极端的宗教,在20世纪,尤其是冷战结束后,实际上变成了一个更大的世界性的社会矛盾。甚至是全球格局性的一个矛盾。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包括过去你很难想象,在欧洲、美国或者别的地方,会出现大量恐怖主义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从1月份到现在,英国已经出现了4次很大的恐怖活动。这种情况正是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它会被世界更多的人所接受。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们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延续五六千年,保持了我们自己文化的特质,我们不是靠穷兵黩武,而是靠我们文化的一种强大的力量。

古典诗歌的力与美

在纪念中国新诗一百年的过程中,我们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将自己和伟大的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续叠在一起,这也是我们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之所以在唐朝,能出现那么多伟大的诗人巨匠,就某种意义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在唐朝那样一个年代,他们无论是在语言本身,文本本身,都为我们这个民族提供了很多经典范例,就是他们所表达的中国人的审美情绪,包括审美传统,包括他们对自然的认知、对人生和社会的认知。

对今天的诗人来说,我们要向伟大的古典学习。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我们既要坚持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重要的是,要树立我们的文化自信。我想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真正的致力于世界民族之林,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华文化,包括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可能在这个伟大的世纪得到真正的实现。

钟顺虎:坚定文化自信助力追赶超越大陕西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达壮大的醇厚滋养,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植根的沃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崇高的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我们传承、弘扬、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年初,中央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第一次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提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系统的意见,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积极和重要作用。陕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千年帝都享誉中外,千年佛都名垂青史,千年秦岭卧虎藏龙,千里黄河源远流长。去年到今年我碰到了几位来陕西的朋友,一位是重庆的常委、宣传部长,一位是广西的常委、宣传部长,还有去年参加艺术节文化部的几位领导同志,他们走了一趟我们的兵马俑,看了陕西的博物馆,到延安走了一圈,三位领导说了三句话,一位领导告诉我:“陕西的传统文化精彩绝伦”,一个从延安走了一圈的领导告诉我,“陕西的文化独领风骚”,去年开幕式《家园》演完之后,一个文化部的领导告诉我:“陕西的现代文化别开生面”,他特别告诉我,到了延安之后他才知道:延安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地,是中国革命的转折地,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地。

也就是说在陕西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光辉灿烂的革命文化,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壮美雄奇的山水自然文化,备受国内外关注的宗教文化,以及颇具实力的现代文化,无不见证和彰显着这片土地的神圣与辉煌。陕西不仅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也是一个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开创发展,大家到曲江一定别有感受。我在这里想起娄勤俭介绍陕西的一段话,我在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在这里你可以到六千多年前的半坡,四千多年前的石峁遗址探索古人类的奥秘,可以登上保存完整的明代城墙,俯瞰岁月流淌,又可以在城墙下喝一杯咖啡和啤酒,享受悠闲时光,你可以身临高耸的大雁塔,体味唐僧万里取经的坎坷。也可以漫步塔下的广场,观赏绚丽的喷泉和灯光。你可以来到中国革命圣地,在毛泽东同志居住过的窑洞旁,探究中国革命走向成熟的深諦。也可以站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思考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要私自改变中国面貌,改善人民生活,探寻当代中国走向富强的秘密。

这两天我们正接待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的领导和他们的采访团队,这个领导告诉我,他说陕西这片土地不得了我说怎么不得了他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不到一百年,但是共产党的两位领袖,在陕西、在延安度过了20年的岁月,他特别提到,总书记到粱家河最大收获两点,一是懂得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人民群众,另外增加了自信,这也是我们最近学习七·二六讲话,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另外一个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近年来陕西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提出的“五个扎实”。追赶超越的工作要求。乘着“一带一足各,的强劲东风,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去年明召开了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激发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显新形象的“五新”战略任务,这是今后一个时期,陕西站在新的起点上,谋划发展的行动纲领,坚定文化自信,扎实加强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史化的软实力,提高文化的传播力,扩大文化的影响力,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任务,借此机会我也谈三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不忘文化初心,坚持弘扬优秀传统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是我们一切文化最基础、最原本的根,也是我们文化人永远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指出,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对历史文化要注重挖掘和利用,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深刻挖掘历史中的价值理念,道德智慧和治国智慧。陕西历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具有至高性,优秀性,完整性,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坚守中华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有力思想价值,使之不断地发扬光大。

二、为人民立心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转化为人民的精神追求和习惯,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观,获得感和认同感,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像路遥等那样深入人民,发扬牛一样的向土地劳动的奉献精神,为人民讴歌和为人民立命,写人民追求美好生活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感人故事和崇高精神,给世人以启迪和鼓舞。

三、要追梦逐心,坚持与时俱进,自强不息

与时俱进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显荣禀赋,文艺工作者要独辟蹊径,不拘一格,创新作为自己的使命,专业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深化改革,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和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内在强大的生命力,让中华民族为世界多作贡献。

贾平凹:承接的是大海,就必然会波涛汹涌

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

“一城文化半城神仙”

陕西是中华民族华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同时,陕西也深刻的影响着中华文学的发展进程。从诗经到汉赋到唐诗,这样一路下来到今天,这块土地的神奇,各位大家都清楚,不用我在这里多说,我只说一点,陕西是由陕北、关中、陕南三块组成,在这里我再多余解释一下,因为在陕西,人们经常说陕北陕南,外界人就搞不懂,以为陕西就是陕西的西部,我们有了陕北、陕南和陕西,是不是还有陕东?其实这是陕西省名产生的误会,事实上,陕西是由陕北、关中、陕南三块组合而成。

陕北黄土高原,那里高寒多风,是那么样的苍凉,但却是最有神性,最有诗性的地方,这是一般人最难理解的。它出了那么多英雄豪杰,出了那么多美女,出了那么多独特的旋律和歌词的民歌,那个地方水少,草木少,但是它的剪纸大多数剪的是花和鱼,民歌动不动就是兰格莹莹,白个生生,尤其那一句,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那是多么样的磅礴,以至于毛泽东在那里写了《沁园春·雪》。

关中地区是八百里大平原。它身处秦岭以北。秦岭横在那里,那就是中华的龙脉,它提携了黄河和长江,它分别了南和北。关中,最早号称天府之国,出的人都是一些很正大的人物。

陕南又是另外一种地方,它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山水秦岭,有不可思议的色彩,是人和神共处的地方。

我说这些并不是老王在卖瓜,我的意思是陕西的历史之所以是中国大部分的历史,陕西之所以自古以来,文学艺术方面的人才一茬一茬不断地出现,它是有背景的,它是有原因的,这就得益于陕西这三块地区。

文学艺术是特别讲究背景和渊源的,讲究你是从哪里来的,你承接的是什么,你承接的是大海,你必然会波涛汹涌,你承接的是一个池塘,你只能是死水一潭。我的意思,到陜西来,当然西安城有那么多值得参观了解的,要探究的,十天半月不一定能参观完,能了解透,能探究透。如果有时间更要到陕北、关中和陕南看看,那样会有另外一种感受,增加收益。

陕西文学在国内文坛上的文学重镇地位

陕西作协成立于1954年,最初是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辖管西北五省,它的第一任主席是狂飙诗人柯仲平。据说在任何场合,只要柯老激动就会跳到桌子上,即兴朗诵他的诗歌。然后柳青、杜鹏程等等,这些人创造了大量的优秀的杰出作品。还有一位农民诗人叫王老九,在前不久我看了一篇文章,这个文章是马悦然先生写的,马悦然是瑞典一个伟大的汉学家,他对王老九特别欣赏,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到王老九的影响是斐然的。

正是这样一批作家,奠定了陕西文学在国内文坛上的文学重镇地位,到了八九十年代,路遥、陈忠实、高建群、程海、邹志安、叶广芩等等,可以一口气给你说几十个,这些作家的崛起,又成为了陕西文学,乃至新时期中国文学的中坚力量。而在这几年,又一大批年轻的作家井喷式的涌现,写出了数量和质量都非常高的作品,江山代有才人出,这些人我想肯定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优秀的或者杰出的大伟之才。

曾经陕西省一位领导到省作协开调研会的时候说了一个很好的观点,他说陕西文学艺术界能有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作家产生,能有那么多的作品,这得益于40年代的延安,当时延安有那么多文学艺术界的大人物,他们的意识,他们的观念和他们的经验,和陕西本土进行了一次大的碰撞,而今天开展这样的论坛,也是一次大的碰撞。

欢迎来陕西养浩然之气

古人讲游名川,读奇书,见大人,以养浩然之气。你们到陕西,为你们心中养浩然之气,而你们又见到了陕西的文化人,更是一次养浩然之气,一会儿还有吉狄马加主席,王立群先生已经讲了,还有肖云儒先生,还有很多先生们在这作主题讲演,他们都是一些学问大家,对中华文化有精深的理解,对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情况有深入了解。相信他们的观点会带给我们启发和思考。

唐代诗人写过这样一句话,叫“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也写过这样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最后,我祝各位在西安把你们的知识留下,把你们的高见留下,带走健康和欢乐。

肖云儒:中国历史为世界提供了“中国读本”

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评论家、丝路文化大使

我两次坐汽车,追寻张骞和玄奘的足迹走丝绸之路,回国时记者提的最多的问题就是,“能用几句话谈谈行走丝路的感想吗?”几乎脱口而出,我说:“‘三热!一带一路在各国很热乎,各国对中国人很热情,丝路经济正在热销!”又加上一句,“不走出中国难体会中国的好,走进了丝路才知道丝路千年情未了!”

即兴之话当然不准确,只是想说,两度亲历丝路让我换了一个角度、一种眼光看中华、看丝路、看世界,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是更有信心了,更有依恋了。

现在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要参与中国提出的这个倡议,“一带一路”辐射的人口已有40亿人口,超过世界人口一半,涵盖的消费市场达到8万亿美金,占世界总量的29%。从对当代世界宏大而深远的影响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是我们给当代世界和平发展提供的一个“中国读本”。

要说中国的好,中华民族的好,最集中的一点就是她永不枯竭的创造力。在每个历史阶段,我们民族的精英常常会将人民群众的创造实践提升为新的创造理念。向历史、向世界提出社会发展的“中国读本”。这些“中国读本”不但引领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创造基因和助推力量。以我个人读史的体会,试举几例:

黄帝告诉我们一个最好的读本,就是融汇一创新

远在炎黄时代,轩辕黄帝除自己致力于创造发明,还以一种“融汇一创新”的中国思维和实践模式,融汇、推广仓颉部落的文字,神农后稷的农耕,蚩尤部落的冶炼,有巢氏的房屋,嫘祖的蚕桑等文明创造成果,将各部落局部性创造整合推广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各部落在这种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有了共同的语言,建立了共同的记忆,逐步聚成了文化共同体,进而构成民族共同体。

黄帝也在这种“融汇一创新”的实践中树立了威望,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传说他活了三百年,孔子解释得好,“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历史证明孔子还略显保守,黄帝之利、之教,早已惠及中华民族三千年,而且会永远活在我们心里。这是中国思维的一个读本。

由于民族迁陟、部族和亲、血缘混杂,加之对强大汉族政权的攀附心理,除了汉族和一些南方少数民族(百越及其分支),认同自己是夏朝后裔、炎黄子孙外,许多北方少数民族也认同自己是华夏一脉。

《史记·匈奴列传》第一句就写道,“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后来,由于汉高祖以宗女和亲,匈奴曾改姓刘,自称刘邦是他们的太祖,同属炎黄。鲜卑慕容氏称“先祖乃有熊氏(即黄帝)之苗裔”。匈奴系的赫连勃勃虽然认为子从母姓非礼,不再姓刘,仍声称“朕之皇祖乃汉人。”北魏拓跋氏自称“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

到了元、清两朝,由于蒙、满民族主体的强大,虽然不再认同是炎黄一脉,依然十分尊重炎黄作为人文初祖的地位,定期派重臣要员隆重祭祀、修缮黄帝陵,黄陵第一个禁伐令就是元代颁发的。

这一切都表明,炎黄作为人文始祖得到了中华许多族群的文化认同。一个多民族大国民众的这种“共祖认同”现象中,在世界其他国家很少见。它构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源头。这是中华民族心理的一个读本。

周礼,社会管理文化的方案

周礼,周代禮乐制度是又一个“中国读本”。它的创造性在于,以诗采信言志,以乐抒情明序,以礼定制成教,实行诗之教、乐之序、礼之制三者的融合。诗与乐文化了礼。家族辐射了国家,亲情秩序又柔化政治统驭。所以《诗经》远不是一部普通的诗歌选本,它是经,是六经之首,是“中国读本”的一个诗歌版。闻一多先生说得好,《诗经》在中国是宗教,是政治,是教育,是社交,是全面的社会生活。胡适先生也说《诗经》是历史。因为诗是与礼、乐三位一体的啊。

古文字中的“德”字,本是市井街巷旁有一眼睛,喻当政者要眼里有百姓,要看得见民间的疾苦。但这还不够。后来又在眼睛下面加了一颗“心”:不但眼里要有百姓,心里也要有;不但关注,还要关心、上心、操心。于是礼乐,便从夏代的一种祭祀礼仪,发展为周代的“礼制”,一种制度;“礼治”,一种管理方式;“礼教”,一种实践与理念相结合的经营社会的方案。周礼,这又是中国古代社会管理的一个“读本”。

从理性层面看,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先秦诸子,不但与希腊、中东和印度的先贤们一道构成了群星灿烂的古代文明轴心时代,使人类文化出现了大爆炸,而且在对世界诸种元典性思考中,提供了独具东方特色的“中国读本”。在苏格拉底强调法制和法治,并且以身殉法的时候,东方的中国哲人却在探索将文化坐标、审美坐标尽可能深地融入社会管理实践。速构了自己独特的路径。

秦制,一整套社会管理的“标准件”

秦朝不但建立了统一的大帝国,而且正像刚刚王立群老师说的这种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我们可以追问一句,为什么秦帝国只存在了15年,他建立的制度却能承续那么长呢?绝不是强权和武力,这些早垮台、消失了。这就必然要触及秦始皇对中国历史更为深刻的贡献。

这个贡献就是,秦帝国在短短的时间里,适应大一统的需求在国家管理上创造了一整套社会管理的“标准件”。这些标准件是:在去血缘分封制之后,全国实行统一的由朝庭任命的郡县分级管理体制——郡县制;全国使用统一的文字——书同文;全国统一规划修、建秦驰道和秦直道——车同轨;全国使用统一的计量单位——度同量;全国推行统一的道德伦理规范——行同伦,等等。这一系列社会管理“标准件”,是大秦帝国、也是以后中华帝国各代王朝大一统的有力保证。

王朝可以更迭,统一的“标准件”却延续、保障统一大格局不致分崩离析。这是我们为世界古代历史、尤其是东、西方各个多民族统一大国提供的“中国读本”。

汉朝,核心价值观建立

汉代,如我们所知道的,将亚欧大陆自发、分段的民间交流,提升为凿空西域的国家行为,张骞第一次以“博望侯”的身份开启了和平外交的历史进程。他给我们提供了最早的政治的和平的外交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一个广博瞻望的眼界和跨国交流的格局。自此世界发现了中国,开始形成了世界的中国观;中国也发现了世界,逐步形成中国的世界观。这是古人在国际交往层面如何构建新型合作关系,向世界交出的“中国思路”。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谏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和指导地位,也许是汉代提供的最重要的一个“中国读本”。它告诉我们,一个多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一定要有社会各方认同的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应该进取、有为、向上;一定要树立、维护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指导地位。

这是中华民族极具凝聚力,中华文明得以永续不断的深层原因。千万不能忽视的是,汉武帝独尊之儒学,已非战国时期儒学的原貌,而是融汇了道、法甚至阴阳五行的更为包容的新思想。所以它又告诉我们,核心价值观决不能是单一的静止不变的,应该具有极强的融汇能力,而又能在一种开放动态结构中发展、更新自身,才能稳固并具有凝聚力。

唐朝将“融汇——创造”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推向极致

唐代从公元7世纪开始,当时欧州的罗马帝国、南亚的笈(及)多王朝都开始走向衰败,为什么地处世界东方的唐朝却开始崛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唐朝很大程度上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和内战,在文化、经济、社会备方面对外大幅度的开放,将黄帝时代奠定的“融汇——创造”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推向极至。唐代以前所未有的宏大气魄,面向世界、开放包容。

古丝路引进来的不仅是“胡商”,而且带来了异国的礼俗、服饰、乐舞和整个生存方式,熔铸为长安盛极一时的世界风尚,国际范儿。长安城里汉、胡民众相邻以居,域外人才争相任职于朝廷,东、西市里丝路贸易兴旺红火,五花马、千金裘簇拥着五陵少年相邀游乐于酒家,与当垆的胡姬共笑春风。

盛唐这一气度,将长安造就为国际化大都会,使长安成为世界文明的至高点。面向世界、兼容并汇的“盛唐之音”和“盛唐读本”,由此成为如雷贯耳的“中国声音”,传遍了域外环中。

唐代盛极之气势,使祖居中亚康居的粟特人,也表白自己是黄帝子孙,祖先是周武王的弟弟,后来成为世居会稽山阴的江南康家。民族、宗教交汇,儒、道、释以及景教、拜火教、袄教、大食伊斯兰教,各种本土和外来的宗教由斗争而磨合而和谐相处,交互吸收中,崇儒尊道礼佛蔚成风气,唐长安成为一个世界主要宗教流派和谐共处的都城。

在唐懿宗殿前演参军戏,竟可以善意地调侃三教。说佛陀乃妇人,《金刚经》有云“敷座而坐”一丈夫坐了儿子坐,非妇人耶?老子乃妇人,《道德经》有云“吾有大患是吾有身”一妊娠者非妇人耶?孔圣亦妇人,《论语》有云“待价而沽”一待“嫁”而沽,非妇人耶?那真是一派道教风行、佛教兴旺、儒学昌明的兴盛景象。

而唐诗作为那个时代中国人的心声和豪情,更是无所顾忌的自由和奔放,无所留恋地创造和出新。丰沛的、充满骚动的热情和想象,渗透在唐诗之中。即便是忧郁和-颓丧,也依然闪灼着青春生命本有的、驱之不去的自在和欢乐。唐诗创作于唐代,唐音何止在唐代?它是在我们一代代人心里燃烧的“中国情绪。”

盛唐时代的中国人可以说生活在三个世界中:多民族聚合的现实生存世界,唐诗唐乐的文化审美世界,多种宗教和谐相处的理想信仰世界,他们以此向人类提供了一种中国人的“生存读本。”

宋明:以江河递进、接力传递的方式,接续中华文明的永续发展

宋明以来,中国更出现了一个世界文明史上很独特的现象:以江河递进、接力传递的方式,接续中华文明的永续发展。唐之后,黄渭、河洛一帶,由于养育周秦汉唐几大王朝,加之战乱频繁,生态与社会承载过重,渐渐显出了式微之势。政治社会重心开始东移开封而后南迁。长江文明渐次崛起,这对黄河文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接力性传递。

前一千年中,黄河文明渐次南传直达珠江,以致韩愈的流放地潮汕,百姓都自称“邹鲁子民”,自认是孔教之后。现在,崛起的长江文明开始用自己的富裕反哺北方,支撑起中华古国的下一步发展。同时让疲惫不堪的黄河文明得以休养生息。

这种两河递进式传递,使得长江文明的发育既有黄河文明的基础又有新的阔大的空间。宋明两朝经济社会发展因而在总体上保持了上扬趋势,商品经济繁茂,由以农立国向工商惠国转型。中国南方由“化外之地…‘瘴疠之乡”一变而为“湖广熟。天下足。”科学技术也在宋明时期有了长足发展,产生了沈括、毕升这样的大科学家和大发明家。而两江文化的精彩更是续写了黄河文明的辉煌。宋明时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了汉唐。

江河南北接力传递这一模式,使中国历史发展的空间结构,除了中——西模式(西部给东部输钙质输内力),又增加了中——南模式(南部给北部输物产输财富),中、西、南三足鼎立,支撑着中华稳足持续的发展。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很好的地从各种角度来品味中国,我们这个中国是一个文化的符号,你品味它,你就能感受出许许多多我们原来没有感受到的东西,这需要提供坐标,新坐标和新视野。

王立群:秦人与秦制

著名文化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国诗词大会》主嘉宾

大家知道陕西是周秦汉唐一个重要的发祥地,是中华文明一个重要的发祥地,我来西安多次,西安对汉唐文化做了很好的发掘,所到之处,我们都能感受到,汉唐文化的东西。但是对秦,我们现在发掘的,我个人觉得还是有一点差距。秦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了不起的时代,我这个题目叫秦人与秦制。首先说秦人,秦人从哪里来?目前世界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东迁说,一种西迁说,目前大多数学术界主张是西迁过来,有三种说法,一种是商代晚期从关中西迁,另外是西周中期从山东西迁,这有清华现在的文献资料证明。第三说是西周中期从山西西迁来的,这三种说法中间,目前比较可信的应当是西周中期,从山西迁过来,这是秦人的西迁。

秦人西迁到甘肃然后逐步到陕西发展,最后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帝国。我们讲到秦,经常想到一个词叫“统一”,比如说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车轨,统一度量衡,把统一作为秦最大的功绩,这个没有错。我想补充一点的是,秦还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它建立了一个以皇帝为首的中央集权制。从公元前221年-1911年的辛亥革命终结了它,这个制度在中国延续了2132年,秦朝自己虽然寿命很短,只有15年,但是它创立的一种政治制度延续两千多年,一个政治家最伟大的贡献,莫过于创建了一种政治制度,所以秦制对中国来说,影响极大。

但是秦制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利,秦朝灭亡了之后,西楚霸王项羽废除秦制,分封18国诸侯王,完全抛弃秦制,刘邦抛弃项羽之后实行郡国并行制,虽然他当了皇帝,但是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灭了其中6个以后,又封了同姓诸侯王,这件事情一直折腾到汉武帝时期才最终解决,这个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

一种政治制度能在中国这个土地上,从陕西这里诞生,然后延续了两千多年,虽然有一些修补,但是基本上没有脱离以皇帝为首的中央集权制,这是秦很了不起的贡献。

陕西有汉,有唐,都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但是和秦相比,和秦创立的中央集权制相比,我个人觉得,还是稍有逊色。所以秦人和秦制,应当是我们陕西对中华民族非常了不起的一个贡献。

蒙曼:中华文明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基

著名历史学家、《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主嘉宾

众所周知,华山论剑是金庸先生创造的一个新名词,出自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一共也没有几年的历史,但是这个名词一出来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广泛使用,好像是一个传承了一两千年的场景一样。为什么?因为华山论剑不仅比的剑术,更是比量道法,这个道法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也就是侠之大道,为国为民,是华夏的根基。而中华文明则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基,每个中国人都先天携带着这样的文化基因,这个基因可以表现为“弄玉吹箫引凤”这样的爱情,可以表现为“沉香劈山救母”这样的孝道,可以表现为“赵匡胤下棋输华山”这样的信义,也可以表现为“侠客们华山论剑”的道义。

这些都是华人的故事,也都是中国的故事,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不仅仅因为我们黑眼睛黄皮肤,更因为我们对这些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精神耳熟能详。

我个人认为我们今天倡导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要把这些属于中国人的基因识别出来再传播出去,进而在识别与传播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文化,让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传承历史,服务今天,更能指引未来。当年七岁的寇准面对巍峨的华山,脱口而成一首五言绝句:

《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尽,回首白云低。

华山就是这样一座英雄山,华山论剑的各位贤达更是山登绝顶的好汉,预祝各位胸怀红日,回首白云,华山论道。

于赓哲:丝绸之路丰富中国人的生活

著名历史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

我们中国人现在一听到丝绸之路,多数人的感觉是,要么觉得丝绸之路是古代的东西,那是已经过去的事情。要么觉得现在的“一带一路”,这个东西是政府提倡的,主要的项目也都在海外所以跟我们好象是关系不大,但是我今天这个讲座的主旨大意,我要告诉大家丝绸之路对我们的影响是深刻的,是巨大的,而且是持之以恒的。一直到现在到今天,影响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所以我今天选择讲的这个题目叫《丝路与中国古代日常生活》。

我要讲讲日常生活,有关丝路的历史,有关丝路的概貌这些东西我们今天不讲,首先我就要说一下丝绸之路怎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丝绸之路改变了人们的地理观念

首先,它改变了我们祖先的地理观念,以前我们的祖先对于地理,尤其是对于西北地区的地理怎么认识?说实话,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模糊,我们的祖先,以前对于我们西北地区的地理完全不了解,充满了各种想象,你比方说先秦时期地理的代表著作,对于西北地区没有多少了解,后来有《穆天子传》,完全想象之作,我们对于西北地区不了解,汉代张骞开凿了丝绸之路,为什么说张骞是开凿,他凿的是我们的思路,把我们的远见打开了,原来西北是这样,所以张骞是中国官方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人,从此中国的地理观念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里面从古代的地理学家,北魏的郦道元,到法国汉学家沙万,再到中国的学者匡亚明。他们都曾经对张骞以前中国人的地理观念提出了不同程度的批评,总之一句话,对西北没有正确的认识。

丝绸之路的开辟使中国人的地理观,世界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终于了解了西北的风土人情,这里我必须要说一下,我提醒大家注意,秦始皇号称“千古一帝”,但是秦始皇把疆域西北方向指到了哪个地方?指到甘肃,换句话说,在他的心目当中甘肃中部和西部就已经不是我们的疆域,但是从汉武帝时期,随着张骞帮助我们拓宽了地理观,我们随着与匈奴战争的继续,从此我们的疆域也大大地拓展了,而且我们也摒弃了地理观念当中天地之中的观念,换句话说,中国、中国这个词,原本认为我们是天下之都,但是从此之后,我们知道了,我们还有更多的未知的世界可以去开拓。这就是地理观带来的一个巨大的变化。

先秦时期《尚书·禹贡》篇里的中国的地理是这样,中国居于世界之中,其他的国家和民族环绕我们而居住,但是等到丝绸之路开辟了之后,中国人的地理观又不一樣,原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世界还很广阔,需要我们开拓,这就是中华文明进步的一个动力。

这是两个时代疆域的比较。左边这张图是秦朝,右边那张图是汉武帝时期的西汉。这种疆域的变化也与我们地理观的进步,可以说是密切相关,所以地理观的进步对中国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另外,请大家看这张图,这是牵骆驼胡俑,千百年来在丝绸之路上,奔走的就是这样的人,包括中国的商人也包括胡人,他们千里迢迢牵着这个骆驼把整个东西方联系在一起。使我们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

丝绸之路丰富了人们的餐桌

第一个话题,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我们现在日常当中吃的很多东西,请大家要知道,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很多食品不是原产于中国,比方说小麦,很有可能就是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两河流域传来的,水稻是中国人原产的,茶叶是中国人原产的,但是其他很多蔬菜、主食不见得是,丝绸之路更加丰富了这种交流。举点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安石榴,有一种水果生于安国和石国,合起来就叫做安石榴,但是安石榴被张骞带到我们这里之后,传到我们这里以后,我们念着念着就把“安”字去掉了,就叫石榴。西安市的市花就是石榴花,1986年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定的,为什么是石榴花,它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第一,它在西安广泛种植;第二,它是丝绸之路上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象征着西安古代开放的精神,所以石榴花成为我们的市花。

另外一个,大蒜,比如贾思勰《齐民要术》说张骞带来的,老张有一个优点,他吃点什么好吃的都会想到父老乡亲,怀里揣点种子就带回来了,这是他的优点,我们要对他表扬。

另外一个东西,胡菜,也就是香菜,这也是张骞从西域带种回来的,在座的诸位陕西人,陕西人这一碗面,如果没有大蒜和香菜还吃什么?所以在座的每一个陕西人,你们都应该对张骞表示感谢。还有一个黄瓜,这是张骞从西域带回来,刚带回来叫胡瓜,表明从胡人那来。到十六国时期,有一个领导人叫做施乐,他是一个胡人,他特别讨厌别人说这个胡字,他下令把胡瓜改成黄瓜,从此胡瓜改名叫黄瓜,我想问他一个问题,那明明是绿的为什么叫黄瓜,这是一个历史之谜,没有办法解。还有核桃,原名叫胡桃,也来自于西域,这些都是从丝绸之路过来的,所以丝绸之路让中国人的餐桌变得非常丰富起来。

还有一个。今天承办单位主要是华山论剑西凤酒品牌公司,我们是和酒密切相关,实际上葡萄酒进入中国,也跟丝绸之路密切相关。什么时候有了葡萄?汉武帝时期有了葡萄,但是你要知道,汉武帝在长安附近虽然种植葡萄成功,但是葡萄是一种珍贵的水果,平常人很难吃的到,北魏时期到了何等地步?北魏时期去看亲戚朋友,你拿一串葡萄到朋友家去,朋友觉得你这个葡萄非常珍贵,他再拿着这个葡萄到别人家。就像过年拿着西凤酒甲家送乙家。唐高祖时期,唐高祖请群臣吃饭,陈舒达见面前摆着一串葡萄,古人的袖子很大,他一边吃一边往袖子扔葡萄,唐高祖在上面说你怎么回事?怎么连吃带拿的,结果陈舒达回答说,我有老母病重,我这个老母想吃葡萄,我得不到,所以想带回去给她,唐高祖非常受感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便到唐初,葡萄仍然很珍贵。什么时候葡萄变成了平民水果?不远,就在高祖的儿子唐太宗手里就实现了,贞观十四年,唐朝为了维护丝绸之路,平定了高昌国,就是吐鲁番,得到了葡萄良种,从此之后中国葡萄大为普及,葡萄酒也跟着普及开了口所以说著名的唐诗——葡萄美酒夜光杯。《唐天宝二年交河郡市估案》,这是一个出土文书,这个出文文书中的交河郡就是吐鲁番,它卖的东西有什么?里面说卖的干葡萄一盛,就是一升,在唐代吐鲁番地区就有葡萄干,可见它是源远流长。

这个是新疆阿斯塔纳出土的宝相花纹胡饼,这是真的。考古上有一句话,千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只有半年,什么意思?就是极湿润或者极干燥都有利于文物保护。极湿润比如说长沙马王堆,极干燥就是新疆,这个是唐代的胡饼,还有唐代的饺子,可见那是中西文化合并的地方,又有胡人的胡饼,又有饺子,这个饺子薄皮大馅。

丝绸之路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具也融入了西域的色彩,比如这件文物,在座的陕西人不感觉陌生,它是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兽首玛瑙杯,希腊语是流动,这个东西到了中国变成达官贵人家里珍贵的器物,这是国宝级文物。这件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的,何家村出土的舞马衔杯纹银壶,游牧色彩的东西。这是北周一个墓葬出土的鎏金银壶。上面出现三个希腊神话人物,荷马史诗,中国人在那个年代已经对荷马史诗不陌生。这个是家家都有的一个东西,学名叫胡床,现在叫小马扎,它古代叫胡床,也是从西域传人的,我们生活中分分钟每一个角落都渗透着他们的影响。

比如说音乐,中国音乐有很多,尤其是唐代受到外来文化巨大的影响,比方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说过,传统文化对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汉代是传统文化,唐代也是,但是唐代传统文化比起汉代,内涵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比方音乐,我们受到了龟兹、高昌、疏勒、安国、康国、天竺等影响,比方说这里面提到著名的霓裳羽衣曲,霓裳羽衣曲原来是印度的乐曲,传人中国之后,被梁州都督(音)献给唐玄宗,唐玄宗改编之后起了新名字,霓裳羽衣曲,所以你就知道,原来杨贵妃所跳的那个舞蹈《霓裳羽衣曲》什么样,现在没有办法复原,但是多多少少应该有点印度音乐的色彩。

另外一个关于宗教。我们中国的宗教几乎都是顺着丝绸之路传进来的,你比方说佛教,在东汉来到了中国,贞观年间,景教,就是基督教来到中国,显教,牟尼教顺着这条路来到中国,17世纪伊斯兰教大面积传统,顺着陆路来到中国,那时候海上发达的交通,使广州泉州也变成了当时伊斯兰教的重镇。

这张照片是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是东汉时期建立。这个是陕西的一件重要的文物,碑林的镇馆之宝,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这个都充分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开放与包容。丝绸之路影响着沿途所有的国家和民族,包括我们自己。而丝绸之路所带来的开放,使得所有国家和民族受益,它是一个双赢乃至共赢的局面。而且丝绸之路对我们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以至于我们习以為常,但是请大家记住,丝绸之路过去影响着我们,现在影响着我们,未来也一定继续影响着我们。

张清华:中国诗歌的精神

著名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

虽然做了三十几年的教师,也有少数的心得,但是大言不惭,谈中国诗歌的精神还是让我非常地心虚,我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位救星,一位前辈的学者叫辜鸿铭,各位可能知道,辜鸿铭先生是一位奇葩,他是印尼华人子弟,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去了欧洲游学很多国家,据说懂得十几门语言,应该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他精研中国古代典籍,他用德语和英语写作,他有一本书叫《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非常有意思。

辜鸿铭有很多奇葩的观点,有一些是很荒谬的,比如他说男人纳妾是应该的,有道理,就好像是一把茶壶可以配多个茶碗,听上去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假定你家的茶壶多配几个茶碗,但是别人家的茶壶就没有茶碗可配。他还扎着长辫子,“五四运动”发生了,他还在北大当教授留着辫子,而且写文童赞美最后的一个皇太后,叫做隆裕太后,关键更奇葩的是,他还引用了歌德的诗“叫做你是一颗星,往昔的乌云和风暴都已经过去”,来赞美隆裕太后可以辅佐年幼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可以挽回业已坍塌的帝国。

当然这些我们都要批判,但是他有一个观点我认为很有意思,他举欧洲的几个大国,英国、德国、法国,认为他们的民族精神都很优秀,他说了三个关键词,一个叫做质朴,一个叫博大,还有一个叫深沉。他认为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在这三个关键词里面都缺一个“不”,法国人不深沉,英国人不质朴,德国人不博大,虽然他们都有另外的两个优点,但是相应的他认为古代的希腊是特别了不起的,就是这三者都有,既深沉、又质朴、又博大,所以他认为希腊的文明是最高级的。同时辜鸿铭又认为我们中华文化也是跟希腊一样伟大的,这三者都有,深沉、质朴和博大,除了这三点以外,还多了一个,叫灵敏。这个观点不见得完全符合国际的看法,每个民族都有它的优点,也有它可能存在的结构性的相应的一个缺点,但是如果把辜鸿铭的这个说法放到中国诗歌里面来谈,我觉得很有道理。我们中国的诗歌,从古至今,我们有太多的遗产,太多的伟大诗人,不朽的作品,也有太多太多的特点,怎么来谈?我觉得可以归结为一个关键词就是灵敏。

什么是灵敏

什么是灵敏?灵敏包含哪些东西我也说不清楚,我只是经常有一些感慨,比如说当我们读初唐的一位大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你就有一种叹息不静的,百感交集的感受,说不出来,归根到底他展现的一种才俊,诗人的才俊,和他想表达的意境,应当可以用灵敏来概括,他是一种极其微妙的,极其纤细的,又极其精确和到位的,这样来表达,换一个字都不可以,甚至他的韵,极其的转韵,那也是非常微妙的。

灵敏包含了很多的意思,其中的一个意思是,中国人可能在诗歌当中表达的这种情绪,首先有可能说的是情绪。你看中国人的情绪是非常容易受触动的。即便是一位帝王,他的情绪也非常纤细,比如说汉武帝,刚才几位先生提到汉唐文化,汉武帝是一位文治武功的皇帝,连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也对他极佳称道,秦皇汉武。汉武帝有一首秋风辞,那是非常纤细,婉约,甚至有一份颓唐。对于稍晚于他的魏文帝曹丕,曹丕的一首《燕歌行》,也是假扮了女人的口气,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他用了一个女人的口气来写作。这个很有意思。

同时,这个曹丕是一位很有见识的皇帝,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叫做文以气为主。我认为这个文以气为主就非常微妙说出中国诗歌的特点,这个气是无形的东西,无处不在又化于无形,但是它又是实实在在起作用的,这个气在一首诗当中有多重要?它既是思想,又是情绪,又是经验,又是内容,又是形式,还是语言还有节奏,音乐和神韵,气包含所有,让所有的东西都化于无形之中。你想想中国诗歌是有这样的禀赋和特点,一首好的诗歌一定是有气的。我经常在课堂上让我的学生们高声齐诵像《春江花月夜》这样的诗,高声齐诵李白的《将进酒》,学生们就很有感觉,多读宋词又变得无比纤细和微妙,读宋词显气和聚材,读唐诗养气,这是养气和聚材是中国古代的精髓。

中国古代诗人是多愁善感的,诗经里面有一个篇章《黍离》,看到田野里的谷子和其他的庄稼都长的很好,但是这个人偏要叹息,“知我者谓我心优,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知道的我忧心忡忡,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有什么现实当中的物质的所求,哎呀,苍天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此何人哉,这是谁啊,他有几分自我欣赏,最终他是自我欣赏的。这个人的忧是什么忧,这个人的愁是什么愁。到了李白那里有一个说法,万古愁,就是李白将进酒里面讲的万古之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个万古愁是中国诗歌的主题,和灵敏有关,什么是万古愁,是为什么愁,为稻子还是为谷子,不是,也不是为衣裳和现实某个利益所愁,它就是一个形而上学之愁。就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那样一种愁,说不清楚,但是又确实在,关怀着这个世界,关怀着天下苍生,关怀着自己的处境和身份,一种无形的,又无处不在的一种高尚的,又非常小儿女的儿女情长的一种愁。

所以中国古代诗人,他们常常能够把一种个体的,小的愁绪升华为一种形而上学的,一种永恒的这样一种情怀,我觉得这是中国人很了不起的地方。我们读西方的诗歌,觉得和我们的诗歌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读雪莱,可以看到雪莱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和体任,比如西方颂里面讲的,我要用我的嘴唇告诉全世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种对于未来的希冀,这是西方近代以来的文学精神,可是中国古人不这样看,像一位落魄的皇帝,南唐后主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个皇帝如此没有出息,如此多愁善感,不爱江山爱美人,可以说是太颓废了,可是古往今来诗歌为我们留下的满怀激情,尚达于天地的豪情壮志,当然也包含了这样一种小小的愁绪,甚至是一种颓废。所以我认为中国的美学是无比丰富的,中国诗歌的精神是极其纤细,复杂和敏感的,既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也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动,人生的各种经验在中国诗人的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无所不在。

中国诗歌的最高范畴是万古愁

归根到底是把这样一种个人的情绪。升华为一种巨大的情怀,所以我就喜欢李白的《将进酒》。我女儿读小学还是初中的时候,老师让她背诵,一个小孩子在屋里背诵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她背到这儿突然停下来,叹息一声说,“咳,这是什么人生观啊?”这是一个小学生,她的那种道德感,特别正面的道德感,她对于这样的一种诗句表示不解、不认同,但是当她慢慢长大她就认同,这首诗里面包含中国诗歌的精神,中国人的精神,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讲的也是一种大关怀,他是用了另外一种方式去讲的。

最后还是要落脚于李白的《将进酒》,万古愁是中国诗歌最高的范畴,今年是中国新诗一百年。一百年来中国新诗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面到多样,从比较迂腐和愚笨到灵敏和纤细。昨天我注意到,我们在朗诵会,音乐会上那位朗诵艺术家,食指老师的《相信未来》,他朗诵很好,他是表演艺术家,有时候有一个小小的一个音节,如果有偏差,他也会使得这首诗的诗意出现问题,今天早上我和他交流,我说“相信未来”,这个“来”怎么读?不能往上挑要往下压,“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我依然固执的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不能往上挑,要不就改变了这个诗的诗意,一首诗灵敏到什么程度也表示了它的复杂性和它艺术上达到的境界。

新诗诞生以来出现了非常多的优秀作品,我就不——列举,我最后用海子的几句诗做结,因为海子我认为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有很多的人对他有这样那样的看法,我也有时候表示怀疑,但是我让我的学生们在课堂上高声齐诵《将进酒》,甚至我们要共同回味一下《离骚》以后,让学生再一起最后读《祖国或以梦为马》,我再问学生们,我说你们觉得新诗和古诗,海子的诗和李白的诗能不能接起来,大家认为说能,从语言的气息,从他的思想的境界,从表达的那个敏感性上,能不能成為一个整体或者一个谱系,学生们齐声回答说能,但是我说,我可什么也没有说。

“万人都要将此火熄灭,我_人将此火高高举起;藉此火得度一生茫茫黑夜;千年后,我再次拥有中国的稻田,周天子的雪山,我也愿像以梦为马的诗人那样,我选择永恒的事业,我的事业就是太阳的一生,它无比光明,无比辉煌”。

原诗我背不下来,但是我觉得,读完了这样的诗以后,学生自然会对中国的传统语言,古典的诗歌和现代诗,以及现代语言之间建立一种血肉的联系,建立一种内在的气息贯通的理解,而这也意味着中国新诗毫无褪色地汇入了中国诗歌的不朽的篇章,变成了它五大体系的一部分。

董小军:积极践行中国精神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华山论剑西凤酒品牌运营公司董事长

十四年前,西岳华山,一代宗师金庸先生与各路精英,以文会友,“华山论剑”;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大家,相约阔步发展的大西安,纵论一脉相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解读源远流长、与时俱进的中国精神,这是当今文化界的一大盛事,是更加非同凡响的“华山论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综观泱泱中华五千年,从封建士大夫的“吾将上下而求索”到革命先辈的“我以我血荐轩辕”;从先贤的关学“四为”到中国特色、中国方案,从汉唐驼队的凿空之旅到伟大的“一带一路”倡议……历史与现实的交相辉映,让我们更加清晰而真切地感受到勇于开拓、智慧通达、敏而创新、仁爱天下的民族精魂!正是这种共同的文化根脉、共同的精神传承、共同的民族理想,将华夏子孙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虽历经风雨,依然生生不息。

《华山论剑文化中国》峰会现场

文以载道,酒以承文。酒因文化而传承,文化因酒而灵动。十余年来,华山论剑人固守家国情怀,从品牌文化人手,不断挖掘“勇、智、敏、仁”的国学精髓,举企业之力,组织各方资源,坚持十年,连续举办十届高规格、大规模的文化峰会,主办、赞助各类文化和公益慈善活动,矢志传播优秀文化,努力践行社会责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目标即使还远,我们仍在奋进。

我们不是传道者,我们只是搭建一个让文化大师以酒为媒风云际会的平台,让历史文化展现时代魅力的舞台,把优秀文化、中国精神推向引领大众品质生活的前台!

我们不是拓荒者,我们只是仰望先贤的高度,顺应国家的呼唤,与大家一道共同感知伟大时代的脉搏!

我们深知,华山论剑西凤酒的努力,只是沧海之一粟,但我们坚信,随着国家五大建设的加速推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将成为更多有识之士乃至社会大众的行动自觉!在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大潮中,优秀传统文化必将散发出璀璨的时代光芒!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中华文化必将在世界舞台舒展壮美的画卷!

共同的文化之根让我们休戚相依,共同的文化之魂让我们心心相印,共同的文化梦想让我们砥砺相随!我深信,多年以后,回望这次峰会,尤其是各位大师的珠玑之谈,必将成为人们心目中美好的回忆和难忘的经典!也必将在文化助推大国崛起的历史征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