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木座铁炮的保护修复研究

2018-04-27 09:34
客家文博 2018年1期
关键词:铁器脱盐X光

牛 飞

一、铁炮的简介

铁炮又称火炮,是中国古代一种重量和口径都比较大的金属管形射击火器,可发射石弹、铁弹以及爆炸弹等,大多配有专用的炮架或炮车1。自元朝以后,铁炮开始成为军队的重要装备,主要用于攻城守塞。十六世纪初,欧洲火炮开始传入中国,明朝的铁炮铸造师对铁炮进行了精心的改良,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佛朗机铳和红夷炮。清朝前期,清政府为满足统一全国及平定三藩叛乱等战争的需要,又对火炮进行改良,主要有三种类型,即红夷炮型、类似佛朗机铳的子母炮型,以及威力更为巨大的大口径短管炮型2。

广东作为清朝重要的军事要塞,多地都有工艺精良的铁炮铸造厂。清代的铸炮技术主要有模具铸造法与熟铁铸造法两种。鸦片战争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清代铁炮,炮身铸有铭文“清道光二十三年广东佛山铸造”,前装滑膛铁炮,前弇后丰,铸造工艺较粗糙,一侧炮耳已残,炮身其他的铭文已锈蚀不清。铁炮是清代鸦片战争等中外交锋的重要火器之一,从某种意义来说,铁炮的制作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了战争的胜负。

本次保护修复的深圳博物馆藏清代铁炮征集自三水市,炮身由5节合铸而成,前弇后丰,底如覆笠,中部有一对耳轴。由于常年存放环境等原因,该铁炮通体锈蚀,且锈蚀物疏松,符合广东沿海地区出土铁炮的锈蚀特征3。铁炮炮膛残留透明薄膜状物体,应为前人修复封护痕迹,但所用材料已老化。木座上刻有大量人姓的印记,如“汤”,疑为作战将士的名字,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二、铁炮的科学分析

(一)铁炮本体及锈蚀物的显微观察

首先,选取铁炮炮膛和炮尾部位锈蚀物,制备样品,观察锈蚀物截面显微结构如下。

图1 炮膛锈蚀物截面显微照片

图2 炮膛锈蚀物截面显微照片

由显微照片可知,木座铁炮表面布满大量红色颗粒状锈蚀物,排列紧密,观察锈蚀物样品断面可以看到,一侧由若干层依次排布,分层明显,紧挨着的另一层未见分层,而是夹杂大量透明云母状固体,可能是海盐等结晶物质。

(二)铁炮本体及锈蚀物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光谱分析采用Niton xl3t950型号携式X-射线荧光能谱分析仪,对木座铁炮炮膛和耳轴位置进行成分分析,位置示意图如下。

测试结果见下表。由分析结果可知,该铁炮锈蚀物中含有Cl,这就涉及到脱盐的问题。除含有不稳定铁锈之外,还含有一定的矿物成分如硅、钙、镁、钾离子等,在进行表面清理时也需要去除。

(三)铁炮锈蚀物定性分析

图3 炮膛

图4 耳轴

氯化物是铁器锈蚀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会大大加速铁器的腐蚀过程4。通过硝酸银定性分析,可以判断该铁炮锈蚀物中是否有氯化物存在。若有,则必须进行脱盐处理。将炮膛和炮尾部位铁锈分别置于试管中,滴入硝酸溶解,然后过滤,对澄清的溶液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表1 木座铁炮元素分析结果

图5 硝酸银滴定实验

图5中左一为硝酸-硝酸银对比试样,中间和右一分别为炮膛和炮尾锈蚀物试样。可以看到木座铁炮锈蚀物试样产生一定量的白色沉淀,说明样品中含氯离子,结合X射线荧光能谱分析也检测出一定的氯成分,占有一定比重,不可忽视,因此木座铁炮需要做脱盐处理。

(四)铁炮X射线探伤分析

为了了解铁炮与木座的连接方式,以及铁炮的完残程度和铁锈掩盖下的可能存在的裂纹,利用YXLON MG226/4.5X型号射线机对相关部位拍摄X光片。

根据X射线光片显示结果,铁炮的完整程度良好,结构完整,未见裂缝及残缺。木座内有一根铁杆贯穿其中,将金属部位与木座紧密铆合,该铁杆未见裂缝,结构完整。木座表面有大量铁锈粘结,结合 X光片,可以看出榫卯结构 坚固。铁炮木座上金属部件周围的铁锈不影响金属部位与木座的连接强度,另基于需要对木座上字迹保护的原则,无需完全去除木座上的铁锈。

图6 铁炮X光片1

图7 铁炮X光片2

图8 铁炮木座X光片

三、木座铁炮的修复

(一)科学修复方案的制定

在保护修复工作进行之前,需先搜集与器物相关的历史资料,从各个角度拍摄器物照片,并绘制病害图,结合检测分析结果,制定科学的文物修复方案5。

(二)修复工具及化学药品

木座铁炮保护修复所需的设备、工具和保护修复材料详见表2 。

表2 铁炮保护修复所用设备、工具和材料

(三)表面清理与除锈

为了提升铁炮脱盐效率和封护剂的使用效率,应尽量去除铁器的疏松锈层,包括土垢、有机污染物及前期保护与修复残留的附着物。

操作应以机械方法为主,用竹刀、手术刀等工具,用百洁布等材料清除表面附着的土垢、浮锈等,对基体脆弱处,应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操作。对基体较坚固的部位用喷砂机除锈,但是需要先在隐蔽处进行试验。经验证,喷砂机气压调至合适的数值,除锈效率非常高,并且除锈效果很好,色泽自然。木座铁炮有前人封护材料的痕迹,使用对文物基体无影响的有机溶剂如酒精、乙酸乙酯等去除。

(四)铁炮的脱盐

铁器出土或出水后,主要是以氯化物为主的盐类继续腐蚀残留的铁器,并伴随着开裂和分层剥落产生新的腐蚀,在短时间内造成永久的破坏6。因此,需要先对含氯化物的铁器要进行脱盐处理。

本尊铁炮锈蚀物中含氯,必须经脱盐除氯。根据现有的场地、器物大小等因素,也基于对文物安全性的考虑,本次修复选择传统的纸敷脱盐法。将铁炮清洗干净后,用宣纸浸透蒸馏水包裹在铁炮全身,通过盐析作用使器物上的氯转移、吸附到宣纸上。待宣纸干透后,再用新的宣纸浸透蒸馏水包裹在器物全身,循环操作数次。每次操作完成后,将干透的宣纸浸泡在纯净水中一天,过滤,再用硝酸银滴定法检测是否仍存在氯离子,直至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经验证,浸泡宣纸后的溶液在初期可以检测到氯离子的存在。经多次操作,白色沉淀越来越淡,最后溶液趋于澄清。此次修复的铁炮先后进行了二十八次操作。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脱盐用宣纸浸泡后的废水经清水稀释后再排放,确保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7。

(五)缓蚀与封护

经过试验对比,采用3%苯并三氮唑-乙醇溶液作为缓蚀剂,分两次涂刷于器物表面,每遍间隔24小时。第二遍与第一遍刷涂方向垂直,力求缓蚀形成的膜层厚度均匀一致。刷子在使用前应先去除脱落的刷毛,然后用溶解缓蚀剂所用的溶剂润湿,刷涂时应避免回流现象。

经过缓蚀处理的铁器文物,在保存条件不佳的情况下,还会有被腐蚀的可能,因此还需进行封护处理8。经过筛选,选用2%Paraloid B72乙酸丁酯溶液对缓蚀处理后的铁炮进行封护处理。操作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用软毛刷涂于器物表面一遍,自然干燥后取出。

另外,对于铁炮木座开裂的现状,考虑到环境对木质的影响,对木座采用物理加固的方法,即用宽铁皮箍紧木座,防止更大的变形。因木座上有重要历史字迹需要保护,对相关部位进行了真空充氮消杀处理。修复前后对比如下图所示。

图9 修复前照片(整体)

图10 修复前照片(局部)

四、结果与讨论

保护修复过程必须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真实性、最小干预以及可识别与整体协调相结合等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9。此次修复的木座铁炮由铁质部分和木质部分构成,在保护修复前进行了保存状况和病害调查、给予实验室编号、拍照和文字记录工作,并进行了显微观察、X射线探伤等无损分析,同时提取了锈蚀物样品进行了硝酸银定性检测和X射线荧光能谱分析。根据不同质地部位的病害,对铁质部位实施了表面清理、除锈、脱盐、缓蚀、封护等保护修复技术处理;对木质部位实施了物理加固、消杀等保护修复技术处理,做到对症下药,两种质地部位的保护修复处理互不干扰。修复后的铁炮形态稳定、色泽协调,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修复过程遵循科学检测分析、X光片技术的应用以及多质地文物的保护修复思路,也为其它铁质文物的修复提供了借鉴。

图11 修复后照片(整体)

图12 修复后照片(局部)

注释:

1 任宁云.曲靖新发现古代铁炮[J].四川文物,1993(4):73-72.

2 王福谆.“我国古代大型铁铸文物”系列文章之十一古代大铁炮[J].铸造设备研究,2008(3):46-49.

3 毛维佳 吴海涛 刘成. 沿海地区出土铁炮锈蚀与现场保护初探[J].神州旬刊, 2013(30):47-48.

4 王蕙贞 朱虹 宋迪生等. 秦汉铁器锈蚀机理探讨及保护方法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3(1):7-11.

5 凌雪.一件西周青铜壶的科学分析与保护修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03-307.

6 齐迎萍.铁器文物腐蚀与保护的研究现状[J].中原文物,2008(5):94-96.

7 王建平 韩英 张月玲等.铁质文物脱盐处理废水中的污染物检测[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2):49-53.

8 潘路.博物馆青铜文物保护技术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

9 侯卫东.文物保护原则与方法论浅议[J].中国文物报,1995(6):71-76.

猜你喜欢
铁器脱盐X光
出土和馆藏铁器的保护简析
二醋酸纤维素脱盐膜制备及耐污染性能研究
仿生武器大揭秘
馆藏高句丽铁器的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膜强化脱盐技术在6.0 Mt/a常减压蒸馏装置上的应用
“南澳Ⅰ号”出水陶瓷器脱盐技术对比研究
给动物拍张X光片
人眼X光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发现西夏窖藏铁器
X光眼镜的神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