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种期对大葱分蘖的影响

2018-04-27 12:13王彩芬温秀荣李艳艳李佃萍
上海蔬菜 2018年2期
关键词:春化苗龄分蘖期

王彩芬 温秀荣 赵 露 李艳艳 李佃萍 卢 婕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51)

大葱为绿体春化型植物,幼苗长到3片真叶以上、茎粗大于0.4 cm、株高高于10 cm时,于2~5℃条件下经60~70 d可通过春化阶段[1]。大葱通过春化后,在长日照条件下,顶芽分化花芽,抽薹开花。大葱抽薹开花后,生长点受到抑制,失去顶端优势,茎盘形成新的生长点,刺激侧芽萌发生长,造成分蘖[2]。为防止大葱分蘖,促进提早收获,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我们以寒青巨葱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播种期对大葱分蘖影响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大葱品种为山东科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寒青巨葱。

1.2 试验方法

2016年8月~2017年6月试验设在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实习农场。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2016年8月26日播种、2017年4月12日定植,2016年9月2日播种、2017年4月19日定植,2016年9月9日播种、2017年4月26日定植,2016年9月16播种、2017年5月3日定植,2016年9月23日播种、2017年5月10日定植。按行距10 cm开沟,沟内均匀播种,播后覆盖细土厚0.3~0.5 cm,大葱于田间自然越冬。定植行距60 cm、株距10 cm,小区面积4 m2,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15个小区。

1.3 调查统计方法

2016年11月17日调查取样,每小区选10株,分别测量株高(自假茎基部至叶尖)、茎粗(假茎基部)、叶片数(绿色的功能叶),取平均值。2017年5月大葱开始分蘖,每3 d调查1次分蘖植株,统计初始分蘖期与计算分蘖率。初始分蘖期:群体内出现第1株分蘖植株的日期;分蘖率(%):分蘖植株占总植株的百分率。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大葱播种越晚,冬前苗龄越小,定植后分蘖越晚,分蘖率越低。2016年8月26日播种的,冬前苗龄为株高39.30 cm、假茎直径0.46 cm、叶片数4.20片,2017年5月8日开始分蘖,分蘖率为100%;2016年9月16日播种的,冬前苗龄为株高16.17 cm、假茎直径0.32 cm、叶片数3.00片,初始分蘖期明显延迟,2017年6月4日才开始分蘖,分蘖率明显降低(24.22%);2016年9月23日播种的,冬前苗龄为株高11.34 cm、假茎直径0.24 cm、叶片数2.90片,2017年6月4日开始分蘖,分蘖率最低(3.51%)。不同播种期处理大葱分蘖率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2016年8月26日播种、9月2日播种、9月9日播种处理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但此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2016年9月16播种与9月23日播种处理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由此可见,不同播种期对大葱分蘖影响较大,2016年8月26日、9月2日、9月9日播种的大葱分蘖早、分蘖率高,2016年9月16日、9月23日播种的大葱分蘖晚、分蘖率明显降低,2016年9月23日播种的大葱分蘖率最低,为3.51%。

表1 各处理大葱的生育性状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大葱秋季育苗,播种期对大葱的分蘖影响较大,播种越晚,冬前苗龄越小,分蘖越晚,分蘖率越低,对大葱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越小。2016年8月26日播种的,分蘖率最高,达到100%;2016年9月23日播种的,分蘖率仅为3.51%,分蘖率明显降低,产生的细葱和废葱较少,产量高,品质好。

造成大葱分蘖的原因很多,如品种本身特性、秋季播种时期、播种量、苗床基肥的种类和施肥量、苗期管理、定植密度、田间管理等。其中,秋季播种时期、播种量对分蘖的影响最大,播种越早,播种量越少,冬前幼苗越大,通过春化过程的时间越短,分蘖越早,分蘖率愈高,单株分蘖数愈多。苗床基肥一次性施用过多磷酸二氢钾、稀植、培土浅也会明显增加分蘖发生的比例。大葱分蘖后收获期延迟,外部叶鞘干枯,假茎不紧实,细葱和废葱增多,从而影响了产量和品质。

[1]陈杏禹.蔬菜栽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

[2]崔冬梅,孙文彬,李志民,等.大葱分蘖原因探讨[J].北方园艺,2000(2):58.

猜你喜欢
春化苗龄分蘖期
不同苗龄闽楠山地造林试验
春化过程中2个时钟蛋白CCA1和LHY通过不同顺式元件激活VIN3的转录
光照对小麦的春化效应及其机制初探
香稻分蘖期减氮侧深施液体肥对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不同苗龄大花序桉造林效果分析
不同接穗苗龄对小果型西瓜嫁接育苗效果的影响
春化有效积温对结球甘蓝春化相关物质的影响
早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
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对水稻营养物质的影响及其与抗褐飞虱的关系
浅谈水稻分蘖期和灌浆期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