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以《新编大学基础英语》教程为例

2018-05-02 07:17刘少丽
韶关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新编基础大学

刘少丽

(韶关学院 外语学院,广东 韶关512005)

“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1]。然而,多年来,本科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一直困扰着教学一线的教师,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为解决当前教学中的困难,本研究将项目式学习(PBL)应用于音乐、体育、美术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以项目式学习为框架,以《新编大学基础英语》教程为内容,进一步探索更加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有关研究表明,项目式学习作为教学的基本框架,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学生通过自然、真实、有意义的活动能够发展语言技能[2],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音乐、体育、美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听说与自主学习能力具有教学方向性的指导意义。

一、PBL与《新编大学基础英语》教程

(一)项目式学习(PBL)定义

根据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界定,项目式学习旨在督促学生通过广泛深入地探究复杂真实的问题和精心设计的产品与任务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系统性教学方式[3]。Moursund认为,项目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和元认知过程,既需要智力学习,也需要动手学习[4]。Duffy 和 Jonassen 认为项目学习是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法,旨在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学习[5]。刘景福认为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以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制作作品并将作品推销给客户为目的,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着的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6]。冯秀琪和朱玉莲把项目学习定义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对真实世界主题进行深入探究的一种学习模式[7]。高艳则认为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通过一系列个人或合作任务,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以获得知识和技能[8]。

根据上述关于项目学习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项目学习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可以归纳出项目学习有如下显著特征:(1)项目学习强调“情境 ”、 “协作”、 “会话 ”和 “意义建构”;(2)项目学习专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3)项目学习注重发现式学习;(4)项目学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二)PBL与《新编大学基础英语》教程

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 《新编大学基础英语》是在西班牙里奇蒙德出版公司(Richmond Publishing)出版的New Framework系列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结合我国当前高校音乐、体育和美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该类专业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要求,而改编的一套新颖实用的大学英语教材。该教材由韶关学院安晓灿教授担任总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孔庆炎教授担任总主审,贯彻“学一点儿,会一点儿,用一点儿”[9]的教学理念,以培养交际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为目的;语法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把基础语法项目作为进行交际的必要工具放在交际情景中,以真实的交际情景为依据设计学习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10]。《新编大学基础英语》教程以真实的交际情景为依据设计学习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而项目学习强调在真实情景中发现式学习,因此,将结合应用于音乐、体育、美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以课本为主要内容,以项目学习为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二、基于 PBL的《新编大学基础英语》教学设计实例

《新编大学基础英语》注重听说,以交际为目标,选用的材料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使用性。下面以《新编大学基础英语1》中一个主题单元为例,从实验对象、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几方面展开,通过教学实验、问卷调查,阐述PBL教学模式对音乐、体育和美术专业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驱动作用以及 《新编大学基础英语》教程对该类专业学生的适用性。

(一)实验对象

本实验研究对象为韶关学院音乐专业一年级在校本科生,全班77人。

(二)实验设计

(1)分组:构建学习小组,将全班77人分为10组,每组7-8人,各设组长1名。先由学习者自由组合,然后教师再进行调整,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11]的基本原则。学习小组一旦构建,应该保证小组成员在一定时间内不作变动,这样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互相熟悉,有利于他们的合作,形成团队精神,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

(2)项目选题:以《新编大学基础英语1》综合教程各个单元的主题为基本选题,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与校园生活和社会现实相关的主题。教师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如方案设计、搜集信息和资料、估计项目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问题等。

(3)开展项目:按分好的小组在给定的时间内开展项目学习活动,其中包括:小组讨论并确定项目研究题目、制定项目开展计划、分工合作查阅相关文献并收集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材料整合、完成小组项目展示报告。

(4)项目成果展示:教师组织项目汇报,学生展示项目成果,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同学互相提问的形式进行集体讨论。学习者在讲台上呈现他们的项目学习成果。展现方式因活动不同而不同。比如角色扮演,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可以是一对或几个学习者一起来表演。呈现自己小组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可以由一个小组代表来呈现。谈话秀,可以是一组学生模拟电视谈话秀节目,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扮演,一人扮演主持人,另两位同学扮演嘉宾。PPT课件展示,根据项目要求每个小组精心制作课件,并配有音乐、视频、图片以及文字解说。撰写调查报告,教师首先讲解调查报告的写法和格式要求以及如何制作调查问卷,组织学生开展问卷调查。

(5)项目评估: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一是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对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所起的作用进行评价,总结得失和今后必须注意的问题等。二是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项目成果及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师生共同讨论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新编大学基础英语1》综合教程UNIT9为例,介绍基于PBL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过程,其主要包括三部分:学习者、选题和学习活动过程。

(1)学习者。本实验的研究对象为韶关学院音乐专业一年级在校本科生,全班77人分为7-8人一组,共10组,每组一名组长。

(2)选题。《新编大学基础英语 1》综合教程 U-NIT9,主题是“Let’s celebrate!”“让我们庆祝吧!”根据该教学单元的内容,将“让我们庆祝吧!”单元的项目主题确定为“节日”,10个小组,每组完成一个节日项目,其中有5个中国传统节日和5个西方传统节日,具体项目主题由师生讨论协商共同确定。10个学习小组给出的项目主题如下:中国传统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和重阳节;西方传统节日有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情人节和愚人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学生能简述重要节日并对比感知中西文化差异,其中包括文体特点和常用语法。

(3)学习活动过程。按教学计划,本单元8学时完成。具体活动安排:第一次课(2学时):引入项目,明确分工。以《新编大学基础英语1》综合教程Unit9 Lesson3 Tomatina(番茄节)引入,向学生展示充满异域风情的西班牙番茄节视频,结合课本的文字叙述,掌握相关词汇和常用语法,为后续的学习活动扫除障碍。教师通过对项目的呈现,确定了项目任务——节日。指导学生论证项目,各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具体节日,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项目研究和汇报工作,教师指导各小组制定项目进度计划,明确知晓小组目标及各个小组成员的任务。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其中包括教学内容相关的电子教案、课件,网络资源,网站地址的链接等。明确告知学生第二次课前,要收集到所需材料和数据。

第二次课(2学时):项目探索与作品制作。以《新编大学基础英语1》综合教程Unit9 Lesson4 Diwali(印度排灯节)为范例,向学生展示,其中包括必要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提示学生在描述节日时,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应作为必备要素;整合材料时,要注意时态的选择。小组成员根据事先拟定的项目计划和任务分配表分工协作,把从多个不同方式搜索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和加工,了解节日描述的要领及其涉及的词汇和语法。在此过程中,学生与教师进行多次的互动讨论(课堂内外),并在不同阶段及时制作和汇报项目进展。明确告知学生第三次课前,要完成项目作品的制作。

第三次课(2学时):成果展示和评价。教师组织作品展览会,展示小组探究成果。学生以PPT、角色扮演、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形式向大家展示本组的作品,引导学习者进行小组自评以及小组之间的互评,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内容包括项目主题选择、活动计划、时间安排、学习过程、学习活动记录表、任务分配表、最终作品等,并根据教学目标考察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评出优秀作品,给予学生精神或物质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四次课(2学时):反思和巩固本单元的内容。在此阶段,教师要查漏补缺,判断在项目学习中学生习得的知识技能及综合能力的提高程度,结合《新编大学基础英语1》综合教程Unit9 Lesson1和Lesson2的练习,巩固与本单元项目内容相关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同时,学生也要说明其在项目学习中获得了哪些知识,对活动流程的感觉以及提高了哪些能力?

从以上活动可以看出,基于PBL的教学模式在《新编大学基础英语》中的应用实现了教材内容优化,即多媒体和网页新闻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学生既运用了所学的语言知识,又训练了自己的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对节日这种类型的作文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它的基本构成和行文时态,对中西方的重大节日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整个项目活动过程中,各小组成员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沟通技能,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协作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PPT制作能力、演讲能力及增强了时间观念。

(三)实验变量

本研究采用单组前后测设计之准实验研究方法,以探索 PBL与提高教学效果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学习者在前、后测中的数据,判断PBL教学模式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满意度。

三、结果与分析

(一)前测

实验开始前,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对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发放问卷77份,回收问卷77份,问卷回收率与有效率为100%。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每个问题有5个选项,每个问题及其影响程度大小分为“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不确定、4=同意、5=非常同意”五个等级,见表1。

表1 前测调查统计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1)大部分同学对该课程是感兴趣的,其中11%的学生非常感兴趣,58%的学生感兴趣,两项合计达69%。(2)有一半的学生不喜欢目前采用的这种知识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其中 14%的学生非常不满意,46%的学生不满意,两项合计达60%。(3)大部分学生喜欢《新编大学基础英语1》教材,其中 5%的学生非常满意,55%的学生同意,22%的学生不确定,12%的学生不满意,5%学生非常不满意。(4)有效合作学习完成英语作业的只有4%的学生,35%的学生不能,10%学生完全不能,表明学生的合作能力不强。(5)大部分同学课后不能自主学习英语,其中10%的学生完全不能,23%的学生不能够,32%的学生不确定,26%的学生能做到,只有 5%的学生完全能,表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6)大多数学生认为这种以知识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的促进英语学习,42%的学生不能,21%的学生非常不能,两项合计达63%。

(二)后测

实验结束后,依然通过向学生发放问卷的测量方法,调查学生对运用PBL教学模式设计《新编大学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的满意度,发放问卷77份,回收77份,问卷有效率为100%。其中有6个问题涉及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频数统计显示,6个问题的均值达到4,表明学生对运用PBL教学模式设计 《新编大学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总体上持肯定的态度,见表2。

表2 后测调查统计

调查结果如下:(1)学生对PBL融入《新编大学基础英语》课程教学,选择“非常同意”的达17%,选择“同意”的达75%,两项合计达92%,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喜欢这一教学方式。(2)学生对基于PBL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是否能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问题,选择“非常同意”的达13%,选择“同意”的比例达70%,两项合计达83%,表明大多数学生对这方面的效果给予高度认同。(3)学生对基于PBL的教学模式是否能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包括听力、口语和写作能力,选择“非常同意”的学生占18%,选择“同意”的学生占70%,两项合计达88%,表明学生普遍认同基于PBL的教学模式能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4)学生对基于PBL的教学模式是否能提高在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非常同意”的达21%,选择“同意”的占65%,两项合计达86%,表明学生普遍认同项目研究具有真实性、研究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和意义。(5)学生对基于PBL的教学模式是否能培养独立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选择“非常同意”的占27%,选择“同意”的占68%,两项合计达95%,表明学生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较好地完成了在真实世界中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任务,独立学习的能力得到了锻炼。(6)学生对用PBL教学模式指导《新编大学基础英语》课程教学能否有效的促进该门课程学习的评价,22%的学生选择“非常同意”的学生占22%,选择“同意”的学生占70%,两项合计达92%,表明大多数学生对PBL教学模式指导《新编大学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的效果给予高度认同。

以上调查研究分析表明,PBL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满意度。与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学生更喜欢PBL教学模式,虽然运用 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课程内容更多、学习更难,学生花费的课余时间也更多,但是学生普遍认为PBL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各种能力的获得与提高。

四、结论

将PBL应用于音乐、体育、美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是一项有意义的教学改革尝试。本文通过与《新编大学基础英语》教程的结合,形成学生为本、以课本为基点、以项目为延伸、以成果展示为评价手段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项目主题,深入有关领域或现实社会,通过提出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并最终通过不同形式的作品展示成果,开创了以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英语学习是长期的学习,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并非因为进行了某项教学实践就可以很快和全面的提高;同时,由于实验周期短,也没有足够的数据来断定PBL教学模式是否完备,毕竟这些活动占用学生较多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但是从学生对PBL教学模式的满意情况来看,运用PBL教学模式指导大学英语教学具有较大的潜在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2]Alan B,Stoller F L.Maximizing the Benefits of Project Work in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s[J].English Teaching Forum,2005(4):10-21.

[3]Thomas J W,Mergendoller J R,Michaelson A.Project-based learning:a handbook for middle and high school teachers[M].Novato CA:The 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1999.

[4]Moursund D.Project-based Learning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M].Eugene,OR:ISTE,1999.

[5]Duffy T M,Jonassen D H.Constructivism and the Technology of Instruction:A Conversation[M].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nc,1992.

[6]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18-22.

[7]冯秀琪,朱玉莲.基于网络的项目学习的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2003(5):6-7.

[8]高艳.项目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外语界,2010(6):42-48.

[9]孔庆炎,刘鸿章.高职高专实用英语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4(4):48-49.

[10]安晓灿.新编大学基础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11]张法科,赵婷.合作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界,2004(6):47-49.

猜你喜欢
新编基础大学
龟兔赛跑新编
“留白”是个大学问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新编报到等
大学求学的遗憾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亡羊补牢》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