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探讨
——基于审计产品供需方视角

2018-05-04 06:54王婷婷郑继辉
审计与理财 2018年4期
关键词:需求方中层领导

■王婷婷 郑继辉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要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要完善审计结果运用机制。近年来,高校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对中层领导干部普遍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成果丰硕,但审计结果运用实践与理论研究却不尽人意。为此,本文基于经济责任审计产品供需视角,采用问题导向,分别从供给方和需求方角度,探讨如何正确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以求教于审计理论与实务工作者。

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意义

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能否得到充分运用是检验经济责任审计产品质量的精髓所在。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对保证高校健康发展、加强干部监管、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具有重大意义。

1.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充分运用,能够保证高校持续健康发展。中层领导干部作为高校的骨干力量对高校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高校中层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并推动审计结果运用,对一般性且负面影响不大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偏,能够防止问题发生质变,向严重化方向发展;对问题性质严重且影响较为恶劣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问责,不仅可以维护高校经济秩序,还可以有效剔除高校发展的“蛀虫”,净化高校干部队伍,优化高校办学生态,从长远来看,更可以保证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2.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充分运用,能够完善监管体制,提高领导干部工作水平。对高校中层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后,一方面,将审计结果纳入干部考核范畴,可以有效地约束干部行为,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促进干部严格履行职责,遵纪守法;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单位领导干部通过对经济责任审计指出的问题积极整改,可以促进中层领导干部正确做事和做正确的事,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水平。

3.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充分运用,可以发挥审计约束力,促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把审计结果运用于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评价中,运用于领导干部的职务任免、奖惩中,运用于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约束力,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但若“审而不用”,经济责任审计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约束作用将大打折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作用也将大大缩水,所以推进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转化,可从真正意义上发挥审计的监督约束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

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存在的问题

1.理论研究针对性不强。结果运用是经济责任审计活动的终点更是重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学者单独研究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相对较少,从供给方和需求方视角专题研究更是少见,大多学者是在研究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整体活动时部分涉及到审计结果运用,为使文献内容更清晰有条理,下面我们用表格形式列出近年来部分国内学者关于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研究的相关观点。

年 份 作 者 期刊名及期数 论文 观点2013年 张天楠 商:第21期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研究把握客观公正、注重实效、奖惩分明、防范风险四个原则,从审计机关、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被审计部门及其上级主管部门五个需求方角度,各取其用,落实审计结果。2013年 赵 颖 经济师:第3期以经济责任审计转型为契机,抓好高校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建设逐步建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和问责制度,增加审计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2015年 张 凯 经济师:第10期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探析采用校园内部网站、相关会议、书面文件等形式建立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2016年 刘晓华杨从印 财会通讯:第22期经济责任审计视角下高校内部控制探讨基于单位层面内控建设、业务层面内控建设以及监督与评价内控建设三个方面推进高校经济责任审计。

表1 近年来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研究部分观点表

从以上文献可知,国内学者关于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研究针对性不强,大多是从总体上进行探讨,如提高审计结果公开程度、建立评价标准体系等,这些研究既没有向前追溯至经济责任审计产品的提供者对审计结果质量的影响,也没有向后延伸至审计产品使用者对审计结果的不同需求,缺乏明确的针对性将影响审计结果的最终运用。

2.供给方存在多方面因素,影响提供的审计产品质量,进而影响结果运用。无论是政府审计、社会审计还是内部审计,审计产品质量一直是审计理论和实践关注的重点,审计产品质量直接决定着审计结果的运用效率以及审计目标的实现。目前,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产品通常由内部审计或外部审计提供。此处所称内部审计是指高校内审人员独立实施完成的审计,外部审计指国家审计机关或社会审计机构独立实施完成的审计。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对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产品质量的影响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内部审计存在于组织内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独立性较差,专业素质与外部审计相比也相对较低,权威性也不如外部审计。但外部审计存在对高校情况不十分了解、成本效益约束、队伍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这些最终将影响审计产品质量,进而影响结果运用。除了分别讨论的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对审计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外,供给方视角下影响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发现问题不精准,导致审计结果不好用。审计组的专业水准是影响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当前审计队伍能力有限,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健全等问题阻碍了审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审计过程发现的问题精确性不高,不能如实反映被审计中层领导干部的工作状况,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只整改表面问题而无法究其根源是当前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一大毒瘤。

(2)审计评价不准确,导致审计结果不能用。审计评价是审计组按照确定的审计目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分析判断,并发表审计意见的行为,它是审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中层领导干部作为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利用其权力对审计组发表的审计意见施加影响,导致审计评价内容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加上部分审计人员专业素养较低,出具不实的审计意见,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失去本该有的指导作用。

(3)审计建议无价值,导致审计结果不管用。针对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审计组要根据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提出改进办法。考虑到审计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有所不同,审计组需提出相对应的整改意见,但是部分审计人员因专业知识不扎实或工作经验不足,对于审计过程发现的问题认识不够,提出的审计建议针对性不强,不利于问题的改进,仅仅发现问题而不解决问题,偏离了审计工作的真正目标。

(4)审计结果不公开,导致审计结果可不用。审计结果公开既是国家有关审计法规的要求,也是最终落实审计结果的重要前提,但是,从现状来看,我国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尚处于初级阶段,公开难度较大,因负面结果的公开会影响中层领导干部自身形象和仕途,必然会遭到强烈抵制,同时校领导为维护学校声誉和形象也不同意将审计结果公开,中层领导干部和校领导的双重施压,部分职业素养较低的审计人员会选择屈服,审计发现的问题将石沉大海,审计工作流于形式。

3.需求方存在多方面问题,影响审计产品使用,进而影响结果运用。一般而言,供给方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影响是间接的,主要通过审计产品质量来影响审计结果运用,而需求方作为经济责任审计产品的使用者,直接影响审计结果的运用。通过从需求方角度研究发现,当前高校中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存在以下问题:

(1)协调机制未健全,导致审计结果用不好。审计结果的运用需要一系列的协调机制相配合,考虑到高校中层领导干部这一审计对象在高校发展中的特殊性,配套的协调机制更为重要,但因当前高校审计配套机制还不完善,体系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致使审计结果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如肯定性的审计结果因审计激励机制缺失而得不到宣传推广,整改成效因未纳入绩效考评机制导致审计问题得不到真正解决,各部门的联动机制不健全使得审计结果传递中断,出现落实难的情况。

(2)运用标准未制定,导致审计结果用不了。如何运用审计结果?审计结果运用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反馈审计运用结果?领导责任是什么责任?责任在什么程度应该引咎辞职、降职、免职?责任在什么程度需要扣发工资、奖金?责任在什么程度考核不合格?责任在什么程度不予晋升?存在什么经济问题应该提醒、谈话、诫勉、追究责任以及降职、免职等都没有具体标准,审计提出的问题不整改、不落实的,单位领导人应该负什么责任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运用标准的缺失使得审计结果无法真正运用。

(3)问责机制未建立,导致审计结果用不全。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审计问责法律,高校也未建立有效的审计问责机制,审计发现问题无人承担,审计指出的问题要求被审计中层领导干部进行整改时往往会遇到“不配合”、“不理睬”等难处,审计报告中指出的审计处理意见也只是局限在理论层面难以落到实践工作,审计责任难以界定,理应中层干部承担的责任却出现“踢皮球”的情况。

(4)运用情况不反馈,导致审计结果用不明。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公开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大部分审计人员的工作任务截止于出具审计报告之时,很少开展后续的审计整改效果追踪工作,致使被审计中层领导干部不重视审计结果的运用,不定期反馈问题整改进度,审计结果运用不透明。

三、有效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路径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审计产品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共同影响妨碍了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有效运用。为此,我们必须从供给方与需求方视角来寻求审计结果有效运用途径。

1.加强理论研究。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指导实践。只有不断实践——理论——实践,我们才能逐步接近真理。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审计难度较大的一种审计类型,其结果运用问题需要研究,因为与其他审计相比,无论对领导干部个人,还是对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甚至事业,它的影响都更大。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既要研究经济责任审计产品的提供者对审计结果质量的影响,也要研究审计产品使用者对审计结果的不同需求,以增强理论研究对实践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

2.从供给方视角,要着力提高审计产品质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降低不利因素影响,提高审计产品质量,促进审计结果运用。一是保持审计独立性。根据被审计中层领导干部选择无关联关系的审计人员,避免出现损害审计独立性问题;同时审计部门要制定预防干扰、排除干扰的措施,为审计人员创造一个能进行独立审计的环境。二是优化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在审计组人员配备上,要重点关注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外是否掌握相关辅助技能,审计组成立后要对审计人员展开培训,提高相关技能,更新知识储备,实现全面发展。三是提高审计执行力,外部审计可以以内审工作为基础,抓住审计工作重点,分工合作,步步突进,汇总结论,生产出高质量的经济责任审计产品。

3.从需求方视角,需求方可以根据审计产品结果不同类型,各取所需地运用审计产品结果。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产品存在不同的需求主体,如高校校级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财务资产部门、被审计单位等,他们既要发挥协调机制作用,又可以站在各自角度使用经济责任审计产品,推进高校中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充分运用。考虑到需求主体与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多样性,我们采用表格形式归纳介绍,见表2。

表2 不同需求主体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表

根据经济学原理,供给和需求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如何达到供需平衡以实现理想状态是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所在。供需视角下的高校中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研究也是如此,供给方应该从审计产品提供环节入手提高审计产品质量,降低审计结果运用难度,需求方在高质量的审计产品基础上发挥协调机制作用,各取所需,充分利用审计结果,当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供需联动就可以促进审计结果运用达到最优状态。

········ 参 考 文 献 ·····················

[1]李凤鸣,时现.经济责任审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84-285.

[2]张天楠.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研究[J].商,2013,(21):165.

猜你喜欢
需求方中层领导
一种溶液探测传感器
云制造环境下机床资源租赁需求的优选方法
面向软件外包平台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研究
进退之间:中小学中层管理者领导力提升
共享单车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企业中层管理团队在运营中的困境与作用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