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工智能的那些“真知灼见”

2018-05-04 07:10吴婧茸
现代苏州 2018年8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类

○记者 吴婧茸

李彦宏:人工智能堪比工业革命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

过去,人们要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例如买来冰箱之后,需要根据说明书学习如何使用冰箱,其实这是“反人类”的。真正符合人性的用法是让所有的工具都能听懂人话,李彦宏觉得这是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所以人工智能如果能够和各个行业结合,将给各个行业带来不同的变化。“我觉得人工智能是一场革命,有人问我,既然是一场革命,它会不会带来很多让人们不适应的地方?我自己感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会感觉不适应的。因为人工智能其实是用机器模拟人的各种各样的能力。”

杨澜:人工智能是镜子,反映欲望、人性和爱著名主持人、媒体人

关于人工智能究竟将如何改变世界,杨澜笑称,“我很关心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未来人们的工作,我认为人工智能更像是人类的一面镜子,反映我们的欲望、人性和爱。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其实人类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机器没有善恶,它们只是放大了人性的善恶。”

孙正义:未来大量的行业将被重新定义软件银行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继特斯拉CEO马斯克在宣扬AI威胁论后,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成为了又一位发声提醒世界警惕人工智能崛起的“大佬”。孙正义认为,一是人类的大多数工作都将被智能机器人替代,大量的行业将被重新定义;二是智能机器人的数量将快速增长,并在30年后达到约人类总数相当的级别。基于这种设想,如此巨量的机器人出现,大量的行业将被重新定义,那么威胁来了,孙正义警告,人类的大多数工作将被智能机器人替代。

马化腾:人工智能普及将拉大技术鸿沟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为什么腾讯总是提科技,其实也是焦虑所在。马化腾表示:“我们现在越来越感觉到,最终可能还是要通过技术的进步,企业才有可能保持在战略方面的制高点。否则当一个浪潮到来的时候,很多人都看到了,可有的人能把握住,而有的人把握不住,原因就在于你有没有掌握这个技术。可能过去有很多红利(人口红利、流量红利、内容红利),但是最终还是要看到技术是一个不可逾越的东西。特别是在 AI 更加普及的当下,这方面的技术鸿沟将更加明显。所以我们还是非常担心,也关注这方面的发展。”

郑承军:大家都谈人工智能时,不要忘了工匠精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

郑承军表示,在大家都谈人工智能的时候,我们更多的还是要谈一谈工匠精神。教育的本质不光是知识和技能,还有灵魂,这是人工智能替代不了的。“人工智能是当下特别热的一个词,我认为在大家都谈人工智能的时候,我们更多的还是要谈一谈工匠精神。人工智能确实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冲击,但我认为人工智能无法复制人的价值观、人的情感,无法像人一样思考,做出价值判断。中国教育肯定要搭人工智能的顺风车,但是不要忘了,教育的本质不光是知识和技能,还有灵魂,这是人工智能替代不了的。”

马云:机器永远不可能超越人类阿里巴巴创始人、董事局主席

未来30年,数据将成为生产资料,计算是生产力,互联网是生产关系,如果不与互联网相连、不治理的话,将比过去不通电更可怕。互联网不再是互联网公司的互联网,而是所有公司的互联网,如果过去20年,互联网未来从有到无,没有人能离开网络存在。马云认为,与其担心技术,不如拥抱技术,技术夺走就业,拥抱技术去解决新的问题。技术进步不可阻挡,人类的很多工作一定会被机器人取代,而人类将会从事更有创意,更有创造更有体验的工作,服务业一定会成为未来就业的主要来源。

张首晟:希望人工智能可以推动中国基础科学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

在张首晟眼里,如今的确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因为AI已经完全是超出于人大脑所能够做的计算能力。但要真的达到这一点,是需要学术界和企业界非常紧密的结合。“中国现在暂时还没看到,但在美国,Google和微软已经在这领域做了很多投资,我希望中国一些企业界也跟产业界、学术界的研究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工智能确实有非常重要的推广,我想更重要的一点是利用这个机会,利用大家对它的关注把中国的基础科学(推动起来),一个是材料科学的研究、一个是算法上的研究,都能真正地提高。”

刘庆峰:“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到来科大讯飞董事长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世界。以深度神经网络为典型代表,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通过学习顶尖专家知识和行业大数据,达到一流专家水平,从而超过绝大多数普通专业人士。未来 5 到 10 年,人工智能将像水和电一样无所不在,可以进入教育、医疗、金融、交通、智慧城市等几乎所有行业,一个全新的“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到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在全球的话语权,决定其在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为保持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良好的发展势头,建议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系统规划、加速布局,抢抓全球产业制高点。

沈晓卫:人工智能往前走也需要不断地商业成功IBM大中华区CTO、IBM中国研究院院长

沈晓卫说:“人工智能往前发展,我们看接下来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人工智能最终的成功当然有技术的进步,包括算法的进步、芯片的进步、数据的分析,但它最终成功还是要用来解决我们行业中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因为人工智能往前走也需要不断地商业成功。比如把人工智能用在环境中,我们如何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帮助我们更好地对环境进行管理,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做到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大量数据(做处理),无论是卫星摇杆数据还是实时监测数据,包括交通信息的数据,对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做提前三天、七天甚至十天的预测,预测之后我们还能对它提供决策支持,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具有最小的经济成本。”

雷军:人工智能应成为国家战略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

目前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是人工智能公司。未来两三年,各个领域都需要快速引入人工智能环节。人工智能将掀起未来十年最重要的技术革命。人工智能会像互联网一样成为社会的基本要素。这次人工智能跟前几次的技术革命有点不一样,对中国是一个时代机遇。全球范围除了美国以外,现在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基础最好。

侯纪磊:AI可能会给社会带来根源性的变化高通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

在侯纪磊眼中,如今的人工智能就像当年的电力系统。“社会在不断地变革,电力这个方向在一两百年前是绝对的高科技,大家可能知道在一两百年前时有很多大公司的CEO,那时候他们对电力对家庭、社会的推动和发展有很多憧憬和介绍,我觉得今天我们就处于这样的能力,从连接能力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来看,下面十年二十年的过程也是将来它能够成为电力一样的基础设施,对这个社会能带来非常根源性的变化。

李开复:世界上50%的工作都会被AI取代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人工智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好的创业机会、创新机会,而且是对人类有最潜在、最大的改变,对人类生活有最大提升的一种技术。在未来十年,世界上50%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尤其是,这里列出的一些:助理、翻译、保安,这些工作真的都会被取代。他认为人工智能领域是中国达到世界级水平的一个重大机会,因为人才在这里,市场在这里。

斯蒂芬·霍金:人工智能的下一步或是摧毁中产阶级全球著名物理学家、宇宙学家

最近,轮椅上的斯蒂芬·霍金离开了地球,和爱因斯坦、牛顿去打牌了。我们都知道,霍金一直是AI威胁论的支持者,认为人类正在创造一个毁灭自己的怪物:人工智能(AI)。早在2014年12月,霍金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就明确表示:“制造能够思考的机器无疑是对人类自身存在的巨大威胁。当人工智能发展完全,就将是人类的末日。”“不否认人工智能技术带来巨大的福利,比如根除疾病和贫困,但是它同样也可能带来危险,比如强大的自主式武器,或者帮助少数人压迫多数人。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历史让我们面对现实,大部分的历史是愚蠢的。所以对于那些学习未来智能的人应该表示欢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会改变。总之,创造AI的成功可能是我们文明历史上最大的事件。”

钱东奇:目前AI正处在跑马圈地的时机科沃斯董事长

人工智能在商业领域里的应用要涉及的第一个是数据,第二个是运算能力,第三个是算法,更重要的是,当它有了这些以后,又怎样在商业垂直场景里找到对应的应用,应用结果和对应的对价关系,也就是说用户在什么情况下为它买单,要把这个Nop圆起来,钱东奇觉得有一定的时间段挑战。但今天技术无论在哪一个层面的发展,其实是这样一个曲线(二次正相关),而并不是这样一个曲线(一次正相关),正因为是这样一个曲线,如果站在十年的尺度来看,因为研究、因为商业、因为市场,包括投资,这之间的相互联动,在十年的区间里,在这个领域来看,目前可能就处在跑马圈地的时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两年为时尚早,十年马蹄声声。

任正非:不要遍地都是智能化!华为创始人

人工智能在投资充分的情况下不要太冲动,要急用先行小步快跑,要聚焦在确定性业务、人工消耗大的项目,宁可做得少一点,先在一两个点突破杀开口子,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不要铺开一个很广泛的战线。任正非认为,不要遍地都是智能化,这会形成全面开花没有结果的盲动,就有可能满盘皆输。人工智能是个新生事物,在实现过程中因为双轨运行,要接受阶段性的成本上升,实现清晰的长期目标。人工智能应用中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在前进的过程中要多鼓励、少批评,可表扬可不表扬的要表扬。

凯文·凯利:人工智能不等同人的智能著作《失控》作者

凯文·凯利认为,目前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是不对的。“我们总觉得它是模拟生物、人类的一个发展方向,例如是从老鼠到猴子,然后到笨蛋人的智慧,然后到正常人的程度。但是不应该是这样的。其实每个生物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大脑中有推理,有演算,还有情商、智商,所有的东西混合起来,这才构成了不同的人,非常复杂。是这些东西构成了人类的心智,所以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做机器时,我们让机器一些方面比人好一些方面比人差,但是没有办法让机器每一方面都超过人。需要注意,每一种人工智能都是不一样的,人工智能也不能像人一样思考。人工智能的好处不是说他们比人聪明,而是说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人不一样。人的思维方式只是具体的某一种,而世界上还有许多思维方式。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人类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颤抖吧,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会成长起来吗?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