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LC谐振变换器的微型电动车DC-DC设计*

2018-05-05 08:39孙帅帅包西平
机电工程技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谐振增益电容

孙帅帅,王 茂,王 毅,包西平

0 引言

基于传统内燃机的汽车的普及,使中国百姓更加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污染空气问题。为了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大力发展纯电动汽(EV)与混合动力车(HEV)新能源汽车产业[1-2]。在新能源汽车中,车载DC-DC变换器有着广泛的应用。

车载DC-DC变换器的主要作用是取代传统的12 V发电机,广泛运用在HEV与EV的系统中。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DC-DC变换器必须具备高效率与高功率密度等特性[3]。而LLC变换器正具有上述优点。其工作频率高,可减少磁性器件的体积,软开关技术的易于实现提高了效率,LLC是目前应用广泛、性能优良的一种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4]。

本文对基于LLC的DC-DC变换器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步骤,最后基于意法半导体公司的L6599控制芯片制作了一台120 W的实验样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5]。

1 LLC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半桥LLC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半桥LLC拓扑

半桥LLC变换器的主电路由原边开关器件、谐振网络与副边整流网络组成。原边桥臂上下主开关管以50%的固定占空比互补导通,LLC谐振腔由谐振电容Cr、谐振电感Lr与变压器励磁电感Lm所构成。对于LLC电路,有两个谐振频率,分别是Lr与Cr产生的谐振频率fr:

Lr、Lm、Cr产生的谐振频率 fm:

利用基波分量法[6-8]可求得LLC变换器的直流增益比:

其中k1=Lr/Lm,fn=fs/fr,品质因数Q:

RAC是输出电阻折返到一次侧的等效电阻。

由上述可以得到增益M随开关频率变换变换的一簇曲线。

图2 LLC直流增益特性曲线

从图2中可以看出,当工作频率处于fm<fs<fr时,可以使原边主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ZVS)与副边整流二极管的零电流关断(ZCS)。

从图2中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当电路工作频率处于fs>fr,LLC变换器只能实现原边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当电路工作频率区间处于fs<fm时,LLC电路能够实现原边开关管与副边整流二极管的零电流关断。

因此,fm<fs<fr这个阶段是LLC变换器的最佳工作区域。

2 LLC变换器参数设计

本次设计中,LLC变换器输入直流电压Vin范围为360~400 V,输出功率 Po为120 W,输出直流电压Vo为12 V,效率η为0.92。

2.1 变压器匝比

为了实现较高的电路效率,将变换器工作点设计在谐振点处[9],此时的直流增益Mdc为:

可求得变压器的变比n=Vd/Vo=15.2。

2.2 输入电压增益

由输入电压最大值与最小值,可求得增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2.3 开关频率与死区时间选择

较高开关频率可使磁性元件的体积得到减小,但与此同时电路的损耗会增加[10],这样反而降低了整体的效率,在本次设计中,选择开关频率fs为100 kHz,死区时间td设置为300 ns。

电路工作最小频率为:

电路工作最大频率为:

其中k=7。

2.4 谐振参数设计

电路品质因数Q计算如下:

首先对谐振电容Cr选值,谐振电容在LLC变换器中参与了谐振并有着滤波的功能,在本次设计的过程中,要同时考虑到电容承受的的应力与滤波效果[11-12],计算如下:实际谐振电容 Cr取值为15 nF,其中Rac=8n2Vo2/(π2Po)=218.8 Ω。

求谐振电感,计算如下:

实际谐振电容Lr取值为160 μH。

计算磁电感Lm:

实际谐振电容Lr取值为1.12 mH。

2.5 电路零电压开通校验

在 td死区时间里,因励磁电流Ip较大,所以它对原边的开关管结电容Coss进行恒流的充电与放电,从而使原边开关管ZVS开通得到实现[13-14]。

在本次设计中,选取IRFBC20作为开关管[15],其中Coss为50 pF,Cstay为100 pF。

可求得所设计的电路最小励磁电流Im_min:

求满足开关管零电压开通的电流Ip:

从上可知Im_min>Ip,所以本设计可实现原边的零电压(ZVS)转换。

3 关键器件的选型

3.1 原边开关管(MOSFET)

本次设计的基于LLC的DC-DC变换器输入最大直流电压Vinmax=400 V。因此,半桥LLC原边电路中每个MOS⁃FET开关管所承受的最大电压为400 V。流经MOSFET开关管的最大电流[15]计算如下:

原边谐振网络的输入电流的有效值Ip_rms为:

每个MOSFET开关管电流Imos_rms有效值为:

电流最大值为2 Imos_rms=1.168 A。

设计选用的开关管IRBC20其参数为Id=2.2 A,Vds=600 V,可以满足本次设计要求。

3.2 副边整流二极管

对于副边绕组的整流二极管,其所承受的反向电压[16]为2Vo=24 V,流经二极管的有效值Id_rms为:

电流最大值为2Id_rms=15.708 A。

设计选用的开关管MBR2060CT其参数为IF(AV)=10 A,IFRM)=20 A,VR=60 V,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3.3 变压器的设计

设计中采取AP[17]法设计变压器。

其中△B=0.15 T,J=4 A/mm2,η=0.92,窗口利用系数Kw=0.3,波形系数Kf=4。通过计算比较,通过查阅磁芯制造厂家给出的资料,选择TDG天通公司的TPW4材质的PQ26/25磁芯,这个磁芯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本设计中副边绕组匝数Ns=2,原边绕组Np=30。变压器气隙长度lg计算如下:

图3 实验平台

其中查表可得Ae2625=117.72 mm2。

4 实验验证

为了验证上述理论分析和设计,搭建了基于LLC的车载DC-DC变换器实验平台,如图3所示。

图4 fs=fr谐振电流

图5 fs>fr谐振电流

图6 fs<fr谐振电流

实验波形如图4~6所示(浅色波形为谐振电流,深色为驱动电压波形)。

图4至图6分别是fs<fr,fs>fr,fs=fr情况下的电流与驱动电压波形。从中可以看出,电路运行稳定,电流正弦度较好,验证了所设计的实际电路与理论较为符合。

5 结束语

本文对基于LLC的DC-DC变换器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法,并制作样机进行了实验验证,说明LLC变换器能够较好地应用在车载DC-DC变换器中。

参考文献:

[1]张天任.微型电动车堪当中国“国民车”[J].商用汽车新闻,2016(11):8-8.

[2]杨裕生.低速微型电动车的历史性作用[J].科技导报,2016,34(6):23-25.

[3]王建新.谐振式软开关恒流充电电源的研究 [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4]徐勤超,王春芳,李从洋.LLC谐振式磁控管供电电源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0,44(10):106-108.

[5]张立新.LLC谐振式DC/DC变换器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

[6]胡海兵,王万宝,孙文进.LLC谐振变换器效率优化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18):48-56.

[7]王镇道,赵亚魁,章兢,等.LLC半桥式谐振变换器参数模型与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12,27(12):51-55.

[8] Kim D Y,Kim J K,Moon G W.A novel zero-voltage and zero-current-switching PWM three-level converter[J].Transactions of CES,2001,16(2):41-46.

[9]Sathyan A,Anthony K,Al Hallaj S.Hybird wind/PV/fu⁃el cell generation system [C].Proceedings of IEEE Ve⁃hicle Power and Propulsion Conference,2005.

[10]王春芳,徐勤超.变频微波炉电源用LLC谐振变换器[J].电工技术学报,2012,27(6):103-109.

[11]石健将,章江铭,龙江涛,等.高频变压器一次侧串联LLC+输出端并联Buck级联直流变换器[J].电工技术学报,2015,30(24):93-102.

[12]廖政伟,张雪,尤伟,等.应用于超宽输入范围的变拓扑LLC电路[J].浙江大学学报,2013,47(12):2074-2079.

[13]罗清璟,杨贺雅,顾云杰,等.具有自主均压能力的混合型LLC谐振变流器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2):451-457.

[14] Zhou J, Xu M, Sun J, et al.A self-driven soft-switching voltage ragulator for future microproces⁃sors [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05,20(4):806-814.

[15]顾亦磊,吕征宇.副边电压应力最小化的LLC谐振型变换器拓扑[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10):50-55.

[16] Hangseok Choi.Analysis and Design of LLC Resonant Convert with Integrated Transformer[C].Applied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APEC 2007-Twenty Second Annual IEEE,2007(2):1630-1635.

[17]马皓,祁丰.一种改进的LLC变换器谐振网络参数设计方法 [J].电工技术学报,2008,28(33):6-11.

[18]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天通TDG铁氧体制作材料表[Z].2014.

猜你喜欢
谐振增益电容
低压电容器电容值衰减原因分析及改造
基于增益调度与光滑切换的倾转旋翼机最优控制
基于单片机的程控增益放大器设计
基于Multisim10和AD603的程控增益放大器仿真研究
浅析投射式多点触控电容触摸屏
现代传感器中的微电容检测技术
基于耦合电感的自均流LLC谐振变换器的设计
宽电容测量仪的设计
程控增益射频宽带放大器
LLC半桥谐振变换器参数优化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