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定向运动跨项目联合开展教学改革的探索性研究

2018-05-05 06:36王明明阿坝师范学院四川汶川62300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定向运动体育

□王明明(阿坝师范学院 四川 汶川 623002)

定向运动于1983年传入我国,由于该项目以其综合性、惊险性而独具魅力,它不仅能强健体魄,娱乐身心,而且更注重果断、生存能力、独立思考等个人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非常有利于健康的智慧型体育项目,身受广大大学生朋友的喜爱。1996年被引进学校体育课程中,1999年浙江省率先作为体育教学改革内容在各级学校开设了定向运动课程,从2002年起,在部分省市高校迅速开展,它的开展对高校学生的国防教育,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近几年一些高校不再开展定向运动,定向运动在高校呈现萎缩的趋势,仅广东省就有45.1%的学校不在开展。说明定向运动在高校开展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就定向运动在高校开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展开讨论,并提出定向运动与多项目联合开展教学改革的设想,供大家讨论与参考,以期对定向运动在我国高校良好的发展带来有益的思路。

1、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制约因素

1.1、场地资源的制约

定向运动起初只是一项军事体育活动。在地图和指南针的帮助下,越过不被人所知的地带。通常设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园里进行。它的最大魅力在于野外生存和不熟系地形。很多高校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由于野外和公园开展存在安全与实践难题,所以绝大部分高校选择在校园内部进行,但高校很多是校园面积有限,而且以平面为主,缺乏多样性地形,学生对校园布局非常熟悉,基本可以不用指北针,体现不了野外生存的刺激性,一般都是在熟知的场地反复进行定向跑步,学生没有新鲜感而产生厌倦,学生往往在实践1-2次后就失去了兴趣。这是定向运动在高校开展遇到的最大问题。

1.2、学生体质差异增加了定向运动课程的难度

定向运动是以中长跑为依托的项目,要求学生有很好的耐力作基础。现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基本都是网上选课,打乱了以往的自然班级,体育课堂上的同学来自各个院系,有男有女,身体素质差别很大,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有差别化的安排教学内容。但是,由于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给定向运动课程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一次定向课程,身体素质好的同学40分钟左右就可以回来交图,中等水平的要1个小时左右,差的女生要将近2个小时。回来早的同学做什么呢?

1.3、开设时间较长学生兴趣逐渐减小

定向运动分为徒步定向和工具定向。在高校开展的定由运动大部分还是以徒步为主,这种以越野跑为主要特征的项目,加入了识图、定向和野外生存技能等元素。但中长跑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跑几次是没问题的,学生在前几周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熟悉,技能的重复,中长跑的索然无味就暴露出来了,一个学期的后半段学生表现的相当慵懒。

1.4、课堂监控缺失与安全隐忧让教学管理者望而却步

定向运动课程的特点是,学生在做了充分的准备活动、掌握了一定的地图知识和技巧后,拿着地图在偌大的空间进行寻找目标,在这期间,教师与学生是无法进行互动的,教师不能掌握学生的动态信息,学生也无法得到教师的指导,有的学生干脆找个地方躲起来,要么找人代找,要么不找,教师无法对整个课堂进行监控。学生较大的自由活动同样存在着安全隐患,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将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所以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者宁肯不开定向课,也不愿意出现安全问题。

2、高校定向运动跨项目联合的优势分析

2.1、增加定向运动的趣味性

定向运动的单独上课,学生在后半学期容易产生消极。可以考虑与田径的中长跑、速度轮滑、拓展训练以及一些球类课程结合,可以增加定向运动的趣味性,反过来说也可以增加其他项目的趣味性,相得益彰,实现项目共赢。

2.2、解决学生身体素质与技术差异化问题

比如定向运动与轮滑项目结合,不但可以解决定向运动中中长跑乏味的问题,也能有效解决定向运动中学生的体质差异与轮滑项目上学生的技术差异问题,身体素质和轮滑技术好的同学,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先回来,利用等其他同学的实践安排一下难度较高的花样轮滑内容。还可以采用不同运动地图的方法,增加一些体育游戏、球类教学比赛等内容,让学生完成定向运动后享受比赛的乐趣。

2.3、有效进行课堂监控确保学生安全

定向运动的课堂监控和安全隐患一直是个大问题,由于只有一个教师在上课,教师一般要在原地指挥,等待学生回来交图,学生领图出发后没有了很好的监督,自觉性差的学生可能进行一些随意性活动,增加了上课的不安全因素,如果多项目教师共同上课的话,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分区监控,学生的一举一动尽在掌控之中,这样教学管理者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心的开设定向运动课程了。

3、联合教学课程设计方案

定向运动与多项目联合开展的教学改革在国内高校有实践的先例,并且反响良好,至于说与一个项目联合好,还是多个项目互相联合好,没有定论,需要从实践中加以验证,下面从部分国内开展定向运动的高校的实践例子加以详述,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3.1、定向运动与轮滑项目联合

河南理工大学公共体育在2006年下半年,将轮滑项目与定向运动进行了联合教学,开设了校本课程——定向轮滑课。并进行了3个学期的教学改革试验,取得了不错的改革成效。成为河南省定向运动和速度轮滑开展最好的学校之一。

表1 定向轮滑课程设计方案

3.2、定向运动与拓展训练联合

阿坝师范学院在2012年公共体育课程开设定向运动,与2013年与拓展训练相结合,在定向运动中加入了拓展训练的元素,使得定向运动更加刺激,吸引了大批学生选修定向运动课程。

表2 定向拓展课程设计方案

3.3、定向运动与田径跑类教学联合

表3 定向与田径跑类联合课程设计方案

河北大学是开展定向运动比较早的院校之一,2008年河北大学体育部尝试将田径课中的跑类项目与定向运动结合,很好的解决了田径跑类项目训练枯燥无味的实践难题。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定向运动在高校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阻碍,出现了一定的萎缩,这是因为定向运动在高校开展受到了诸如场地、安全、学生体质差别等因素的影响;

(2)定向运动在高校尤其是公共体育课程方面与其他项目(诸如轮滑、拓展、田径等)联合有比较突出的优势,能很好的解决定向运动存在的阻碍因素。更大的拓展定向运动的发展空间;

(3)定向运动在高校与其他项目进行联合教学既可以改善定向运动的困境,也能很好的促进其他项目的发展,为高校体育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4.2、建议

(1)尽管定向运动在高校与其他项目联合有成功的案例,但要移植到其他学校时要充分考虑本校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场地资源等情况;

(2)定向运动与一个项目的联合会出现学生选课、教学主导、教师分工、班级人数等问题,如果与多个项目联合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要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进行设计与改革。出现问题不可怕,只要为了学生、为了项目发展,一切困难都可以解决;

(3)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经过反复论证,长期实践,不断完善改革方案的过程,才能总结出成功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钞飞侠.定向运动在高校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3,(2).

[2]张惠红.定向运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4).

[3]赖新明,蒋立旗.普通高校定向运动课“教师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4]郑裔军,林儒.定向运动与其他项目运动员的空间能力比较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2,(6).

[5]叶朝忠,张雨.定向运动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

[6]钞飞侠等.定向运动在我国学校体育中的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5).

[7]孟丽娟.我国高校定向运动发展的SWOT分析[J].运动,2011,(5).

[8]刘沧山,尚晶.高校开展定向运动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11).

[9]尹红松,沈荣桂.定向运动在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6).

[10]陈小蓉.定向运动与野外生存训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定向运动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不正经运动范
基于FANUC-31i外部一转信号在三档主轴定向中的应用
定向越野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基于虚拟社区的定向出版模式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定向运动课百米定向教学形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