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对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2018-05-05 06:36马国栋云南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锻炼高中生

□马国栋(云南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1、前言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生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还要面临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就业等等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对高中生的心理影响,社会适应能力带来了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表现出了一些诸如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的心理反应。一旦出现这些问题,他们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从而失去信心,产生愤怒和嫉妒等等。因此,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讨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从而进一步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为提高体育锻炼具有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作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针对高中生体育锻炼问题,经过在昆明市中学实地考察了解后,在昆明市中学中随机抽取男女高中生各200名,其中男生100人,女生100人。

2.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的调查研究。

3、结果与分析

表1 高中生对体育锻炼感兴趣程度的调查统计表

3.1、高中生对体育锻炼感兴趣程度的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既能促进身体健康又能丰富课余生活、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效率的体育文化活动,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其中男生和女生的喜欢程度分别为83%和77%,都占有很大比例。分析可知,很多学生都喜爱体育运动,喜爱体育运动带给自己的激情和欢乐。参加体育锻炼既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能丰富课余生活,而且参加体育活动还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和克服自卑心理。所以,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质量。

表2 高中生参加体育锻炼项目种类调查统计表

3.2、高中生参加体育活动项目种类的分析

从表2发现,学生在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上还是有一定差异的,男生比较喜欢球类和武术这些运动,女生比较喜欢跑步和健美操这些运动,这种差异是跟学生的爱好和心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到,学生有意向的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既可以全身心投入,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强项,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个性和稳定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所以,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满足学生的体能训练和学习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逐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意识和锻炼能力,使他们能形成充满青春活力、乐观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表3 高中生参加体育锻炼后心理变化的调查统计表

3.3、参加体育锻炼后高中生心理变化的分析

表3显示出在参加锻炼后男女生各自的心理变化,其中男生方面:通过体育锻炼能减少压力的占50%,提升自我价值的占10%,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占30%,提高睡眠质量的占10%;女生方面:通过体育锻炼能减少压力的占40%,提升自我价值的占5%,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占35%,提高睡眠质量的占20%。

由以上数据可以分析得出:体育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还是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的最佳方式。体育锻炼有时要通过长时间的严酷的训练,从而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品质,而良好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在困难环境中表现出坚强的毅力,从生理的各个方面释放,心理和学习压力,使学生能勇敢面对困难;体育锻炼也有助于高中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参加体育锻炼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价值体现,使学生对自我评价更加积极,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好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坚持不懈的努力;体育锻炼还可以提高睡眠质量,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注意力和思维分析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信心。

表4 高中生参加锻炼后对情绪影响的调查统计表

3.4、参加体育锻炼后对高中生情绪影响的分析

表4显示在参加锻炼后男女生各自的情绪变化,其中男生方面:感觉心情愉快的占83%,心情郁闷的9%,毫无感觉的8%;女生方面:感觉心情愉快的占81%,心情郁闷的13%,毫无感觉的6%。分析可知,体育锻炼对情绪具有促进作用,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后体验到了胜利的喜悦,放松了心态,感受到了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有效消除了紧张、焦虑的心理情绪。很多研究表明,锻炼后被测试者的焦虑、抑郁、紧张、心理紊乱等水平降低,反而精力和积极心态提高很多。说明,锻炼者比不锻炼者出现焦虑和忧郁等情绪的要少,体育锻炼对高中生的情绪是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通过研究可知大部分高中生喜欢参加体育运动,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强身健体,还提高了学习效率,丰富了课余生活。而且参加体育活动还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和克服自卑心理,能有效的提高高中生应对学习的压力;

(2)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学生减少或消除外部因素对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摆正自己的位置,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和生活中。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让学生健康发展,也是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3)参加体育锻炼能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可以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提升精力,让心情愉快,长期坚持锻炼可以拥有积极的情绪,充满青春的气息;

(4)结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坚持运动的情况越好,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对于不喜欢锻炼的学生或者锻炼过程中出现消极情绪的学生,或者锻炼是被别人强迫的,还有的是因为过度担心自身健康状况的,亦或是情绪出现问题或心理出现问题以运动方式进行发泄的,这本身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行为表现。

4.2、建议

(1)重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生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还要面临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就业等等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对高中生的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表现出了一些诸如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的心理反应,一旦这些问题出现就会产生消极态度从而失去信心、产生愤怒和嫉妒等心理状况,严重者会演变为心理疾病,这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将来面对生活的勇气。所以,重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2)重视心理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

体育课的主要任务除了增强学生的体质,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还要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对现在的高中生来说,除了日常紧张的学习外,还要应付来自很多方面的压力,所以教师在教授学生时,要给予正确的指导,使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正视自身的缺点,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只有把身心健康教育的目标,直接渗透到体育教学中,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扎实的专业基础、创新能力、身心健康的学生,才能全面满足高中生的素质教育要求。

(3)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学生心理是否健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甚至会影响学生以后面对生活的态度。学校应该加大关注力度,建立有效的机制或平台,让学生及时认识和改正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或者运用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克服和减少心理障碍,有效地调节和治疗精神障碍,使他们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国家的兴盛做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育锻炼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呆呆和朵朵(13)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