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20年
——湖北荆州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20年发展纪实

2018-05-07 07:38邓红莲刘德勇
民族大家庭 2018年2期
关键词:松滋市土家

文/邓红莲 刘德勇

20年前,“贫困”和“落后”是她的标签。经济分量小、发展速度慢、群众生活苦,是卸甲坪的“旧照”。

20年里,“变化”和“发展”是她的脉动。依托民族政策,借力“三年规划”,各路力量汇集。政策倾斜、项目帮扶、产业扶持、人才培养,为卸甲坪乡持续注入发展动能。

20年后,她的“美丽”和“古朴”惊艳世人。一条旅游扶贫特色发展的新路子,引领山乡蝶变,昔日穷乡变乐土,昔日山区变景区,昔日愁眉展笑颜。荆州“屋脊”,绽放光彩。

穷乡僻壤凤凰涅槃

20年一刻度,变化镌刻发展的年轮。

卸甲坪乡是松滋市连接鄂湘两省四县的边界之地,是荆州市地理“屋脊”,湖北省12个少数民族乡镇和200个重点插花贫困乡之一,荆州市深度贫困地区。

数字见证发展——

20年来,卸甲坪乡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2011年以来,松滋市连续6年实施卸甲坪乡脱贫致富特色发展三年规划和三年规划升级版,先后实施项目436个,累积完成基础建设投资近4亿元。1997年,卸甲坪乡GDP2100万元、财政收入7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860元。而在2016年,卸甲坪乡GDP接近3亿,财政收入达到12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至9150元。GDP增长达到14倍,财政收入翻了17倍,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倍。

当这些数字和每一个卸甲坪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就拥有了美丽的景深。曾经让卸甲坪乡苦不堪言的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望天收,随着时间的流淌成为历史。

变化记录发展——

崎岖山路变坦途,脱贫致富交通先行。卸甲坪乡累计投资近3亿元,新修硬化省县道40余公里,新修通村公路120公里,彻底终结了该乡不通省道的历史,将过去到中心城区24小时用时缩至70分钟。闭塞山门就此开启,山区群众的致富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基础建设变模样,穷山狭缝造垦良田。全乡1.7万亩农田全部实施高标准整理,新修水利设施128处,整治堰塘312口、水渠20公里,2个小Ⅱ型水库完成整险加固,农业基本告别望天收。安全饮水进万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处,铺设管网428公里,建设水池、水窖981个。“荆州屋脊”海拔815米的江西观村通上了自来水,全乡村村都有“水立方”,村民喝上了放心水。新建改造两条10kV高压线路91公里,实现了付卸线、卸黄线双回路供电,改造完成低压台区23个,新增台区61个,百姓用上了安全电。

偏远山区变景区,绿色生态优势发展。松滋市立足卸甲坪乡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优势,引资4亿元开发温泉和土家风情资源休闲旅游度假村。卸甲坪乡大力推进特色村寨和美丽乡村建设,在覃睦庄社区依托地理优势引水入镇,形成了青山围城、绿水绕城、鲜花拥城的美丽景观;在曲尺河以温泉为核心,以吊脚楼为特色现已建成民俗街、滨河小区,“一镇一寨”特色明显。全乡生活垃圾综合治理,乡村保洁常态运行,实现了垃圾不落地。集镇布局合理,统一规划建设,实行线缆入地,雨污分流。无论是黄林桥,还是曲尺河,飞檐吊脊的特色民居,宛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卷。

生态古朴,土风土韵。今日的卸甲坪乡,俨然深山明珠,熠熠生辉,引来游客越来越多。

民生演绎亮丽风景

20年一接力,愁眉绽放幸福的笑脸。

精准扶贫,第一民生。2014年,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917户2697人,每5户中就有1个贫困对象。卸甲坪乡不仅是松滋市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更是省市各级帮扶单位的亲上之亲。

依托民族政策,借力“三年规划”,各路力量汇集。政策倾斜、项目帮扶、产业扶持、人才培养,不同的方式,共同的情怀,激越铿锵攻坚路。

挺起产业脊梁——

从前,卸甲坪乡依托矿山开采发展传统粗放型经济。坐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逐渐清醒的卸甲坪开启绿色转型,探索“旅游+”的产业发展之路,铸造脱贫致富的“金饭碗”。全力发展以曲尺河温泉度假村为龙头的旅游业,着力发展生态种养及加工为特色的农业,推进卸甲坪-洈水旅游一体化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立足服务旅游,布局生态产业,乡亲们走上康庄大道。5个省级贫困村先后建成光伏发电站。曲尺河温泉度假村启动项目二期工程建设,带动300余人就业。农家乐、民宿、小商店如雨后春笋,新增48家。268户贫困农户开展猪、羊、鸡等生态种养,高山蔬菜、大棚香菇、土家坛酱、葛根饮品等绿色无公害产品走出山乡,走上城市餐桌。高山山羊、土家腊肉、羊肚菌等特产更是香醉荆楚,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后备箱”。

筑牢保障底盘——

安居不再听天命。2017年底,海拔660米的鹰咀尖村的31户99人搬进了位于关望坡的新家。关望坡是卸甲坪乡规划的地灾搬迁集中安置小区,占地60亩,地势平坦开阔,能有效避开地灾。20年来,153户458人易地扶贫搬迁,788户贫困家庭实施了危房改造,山民乔迁新居,笑容在心底绽放。

教育不再是洼地。镇泰民族学校学生宿舍即将完工,明德小学食堂投入使用、综合楼正在建设,新添置的洗浴房让曲尺河小学住宿孩子享受到了舒适淋浴。中学教育进入全市中等行列,小学教育进入全市第一方阵。教学环境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家长们满意在心底,笑容在脸上。

小病不再出大山。建设卸甲坪乡卫生院业务楼和职工周转房,改造住院环境,新增检查科室、仪器,新建村级卫生室8个。松滋市人民医院对该乡卫生院整体托管,优秀医护人员一线坐诊服务。就近医疗,舒心的笑容挂在病人脸上。

生活不再苦滋味。全乡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保险覆盖率达到99%以上,福利院得到提档升级改造。新建通信塔13座,告别“通讯难”,光纤网络、有线电视进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了村村通广播、户户通电视。生活与城市接轨,父老乡亲洋溢笑意。

唱响土家山歌——

着力打造文化之乡、山歌之乡,让民族文化千年传承,飘香新时代。编辑出版《土家韵》《土家歌谣故事集成》系列文化丛书12部,成功申报“双镲子”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快乐汉语》等节目分别前往该乡录制,将土家山歌唱出了山乡、唱到了全国。平日里,卸甲坪乡民俗文化广场锣鼓齐鸣、山歌悠扬,口袋逐渐鼓起来的乡民载歌载舞,文化惠民的春风四季吹拂。

民生故事温暖人心,脱贫攻坚蹄疾步稳。20年来,全乡累计减贫1203户3371人,“十二五”期间扶贫工作成果斐然。

美丽乡村愿景如画

20年一征程,山乡振兴迈步新时代。

泉水变“活水”,家园变花园。泡温泉、办年货、杀年猪、吃年饭等独具特色的土家民俗旅游项目,吸引着鄂湘两地大量游客。曲尺河温泉度假村2017年1月18日开门迎客,现已接待游客逾20万人次。“好山好水真温泉,曲尺河里养健康”,成为松滋旅游的闪亮名片。

民俗变风景,产品变礼品。依托“旅游+农业”,欣兴香菇、高山蔬菜、土家坛酱、金烁巴寨、羊铭天下等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渐壮大。香菇、坛酱、葛根、腊肉、蜂蜜等变身“香饽饽”,走出深山,走向全国。

过去,仅一河之隔的湖南石门县子良乡发展一直领先卸甲坪乡,卸甲坪的姑娘都乐于嫁到子良乡。一到过年,卸甲坪的百姓都要到子良乡的罗坪垭村购年货。如今,卸甲坪的高颜值和新变化羡煞周边,黄林桥村成了邻居们购物创业首选。

巨变重塑形象,巨变凝聚深情——

湖北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先后对卸甲坪乡实施“1+1”对口帮扶。

“对卸甲坪的请求不要轻易说不;各处室都要在卸甲坪找得到存在感……”2017年8月18日,上任不久的省财政厅负责人深入卸甲坪乡调研“1+1”对口帮扶工作。此前,该厅在卸甲坪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厅机关8个支部走到扶贫一线。2017年以来,已有4名省财政厅党员领导干部带队到卸甲坪调研检查“1+1”对口帮扶工作。

荆州市委和湖北省民宗委先后上报《关于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参照执行“武陵山试验区”有关政策的请示》得到省领导重要批示。

汗水洒满征程,担当诠释使命——

卸甲坪乡干部群众凝练“钻天拱地、战天斗地、改天换地”的山乡精神,勇敢向贫困、落后宣战。干群一心,抢晴天,战雨天,仅用100天就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长7.8公里的道路;新建天星堰水厂,电杆上山无路可走,村干部带领24个村民在陡峭崎岖、荆棘丛生的山路艰难爬行,从早上7时一直抬到下午2时,离目的地仅剩50米时,因一人体力不支被乱石绊倒,电杆摔断,火热的场面瞬间寂静,大家泪目,心凝聚,再重来……

如今,飞檐吊脚,曲尺河特色村寨演绎土家风情;小桥流水,黄林桥生态小镇一步一景。青山围城、绿水绕城、鲜花拥城的卸甲坪乡,令人心驰神往。

阔步新时代,擘画新未来——

松滋市已启动《加快推进卸甲坪土家族乡扶贫攻坚特色旅游发展三年规划(2017-2019年)》。生态立乡,旅游兴乡,文化强乡,着力打造温泉康养度假区、4A级旅游风景区、旅游扶贫示范区,争创全省乃至全国的美丽乡村、特色小镇蓝图展开,新战略勾勒出精彩“民族梦”。

梦,已启航。魅力山乡,即将拥抱又一个花季。

猜你喜欢
松滋市土家
传播与传承:全媒体视域下的土家“啰儿调”
The teacher who makes me shine
钟 鸣艺术作品欣赏
土家摆起来
土家摔碗酒
2016—2017年松滋市生猪O型口蹄疫免疫效果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明清两朝地方文献辑录的土家语词汇分析
How to Arouse Students’Interests in English Learning
松滋市主要湖泊水质现状评价及保护对策建议
她的温情,让我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