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绒棉南繁的环境条件与栽培技术

2018-05-07 12:35杜斌李小童王承强王绎衡刘绍欢刘霞白玉林
棉花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杜斌 李小童 王承强 王绎衡 刘绍欢 刘霞 白玉林

摘要:通过多年在海南三亚地区进行长绒棉南繁育种实践,总结出一套长绒棉在海南三亚冬繁的综合栽培技术规程,包括选地、整地、铺膜播种、田间管理、全程化调、病虫防治等方面,旨在提高长绒棉南繁质量和育种技术。

关键词:长绒棉;南繁;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2.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8)01-0044-04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8.01.010

0  引言

在我国棉花育种工作中,普遍利用海南亚热带冬季气温高的条件进行冬繁加代。长绒棉具有纤维细长,强度高的特点,是纺高支精梳纱和特种织物不可缺少的原科[1-2]。以长绒棉为原料织造的衣服有极佳的触感、良好的透气性与吸汗力,并富有光泽及对染料的高亲和力,使得衣物色彩亮丽鲜明,绝非其它棉织衣物所能比拟。为培育优质、高产、抗病的长绒棉新品种,加快育种进程,南繁加代是必要的育种手段,目前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经十几年的南繁北育,先后育成新海33号、新海50号和新海55号等长绒棉新品种。为了更好地加快选育长绒棉新品种的步伐,作者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适用于长绒棉南繁的栽培管理规程,供南繁育种工作人员参考。

1  南繁的环境条件

1.1  海南是冬季的天然大温室

海南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7℃,≥10℃的活动积温为8200℃,最冷的一、二月份温度仍达16℃~21℃,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光照充足,光合潜力高。海南入春早,升温快,全年无霜冻,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500~2600 mm,有明显的多雨季和少雨季,每年的5~10月是多雨季,11月至翌年4月为少雨季节,是全国重要的农作物南繁育种基地[3]。

海南三亚地区从10月至次年3月的平均温度为23.1℃,变动趋向为“高-低-高”,10月平均气温26℃,11月平均气温24.2℃,1月平均气温20.8℃,最低可达15℃左右,而后温度日渐升高。

1.2  长绒棉南繁的不利因素

海南和新疆的气候条件差别较大,对长绒棉的生长海南比新疆也有许多不利因素。一是高温高湿造成棉花茎叶生长旺盛,主茎生长速度快,节间较长,因生长旺盛,易导致蕾铃的脱落,同时因长绒棉铃期长,不利于后期正常成熟吐絮。二是海南一年四季气温高、湿度大,无明显冬天,病虫害十分严重,且害虫种类多,世代重叠,发生量大,如棉铃虫一年可发生5~8代,棉叶蝉8~14代,金刚钻9~11代[4]。三是土壤耕层浅,下层为沙石土,渗透性强,保水保肥差[5]。四是南繁的棉花播种初期易遭受台风危害。五是海南的低温时期与棉花的花铃期正好重叠,对棉花的正常结铃影响较大。

2  南繁长绒棉的种植要点

2.1  播前准备

2.1.1  选地

应选择地势较高且平坦、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海南的冬季尽管属于旱季,降雨少,但从10月至次年4月期间仍有降水且量较大,尤其是播种后苗期阶段时有台风过境,而地势高的地块在遭受台风或暴雨后能及时排涝,有利于防灾减灾。

2.1.2  整地

海南4~10月属于雨季,降水多,而南繁地块多在旱季进行作物的加代种植,因此许多南繁闲置地块杂草丛生,因此在播种前必须喷施除草剂,并将地块四周的排水渠疏通挖深,使田间积水排出,便于犁地、耙地工作的进行,尽早完成播种工作。

2.1.3  施底肥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及种植材料类型决定底肥施用量。通常在犁地后、起垄前施用硫酸钾复合肥6000 kg/hm2、尿素300 kg/hm2,因海南土壤多偏酸性,应施用150~300 kg/hm2生石灰来提高土壤pH值,达到杀死土壤害虫的目的[6]。

2.1.4  起垄、铺膜

南繁棉花种植一般采用垄作的方式,根据试验设计用石灰画线后用机械或人力起垄,垄宽1 m,垄高15~20 cm,起垄要求垄面平整、松碎、宽度一致、无草根,垄平直。起垄后应立即铺设滴灌带和铺地膜,防止下雨对垄面造成破坏而延误播种时间。地膜选用较厚的黑膜,既可提高地温,又可防止膜内杂草的滋生,减少人工除草的劳动强度[7]。铺膜后根据南繁规模、实际垄长,计划各小区长度,可用拉线、撒石灰的方法划分小区,然后进行打孔、播种。

2.2  播种

因长绒棉在新疆的收获时间一般在10月初,加上播前准备工作,一般适宜的播种时间为10月20~30日,争取11月初完成播种工作。每垄上打孔两行,播深2~3 cm,行距为40 cm和60 cm的宽窄行,株距为20~25 cm,切忌过密,打孔勿貼垄边及膜中间滴灌带。播种前将穴中残膜捡拾干净,避免种子不能扎根,播种后及时覆土(半干土即可,切勿用稀泥覆洞)。播种完成后如果土壤过干,可滴水促出苗(滴水至覆洞土湿润即可)。播种3~5天后,调查出苗情况,及时放苗,缺苗的地方抢墒补种。播种后需经常到地里查看,尤其是大风天气后,查看地膜是否被掀起,损坏要及时补救处理。

2.3  田间管理

2.3.1  间苗、定苗、培土

在棉苗长到一叶一心时进行间苗,一般每穴留苗2~3株,棉苗2叶一心~3叶一心时进行定苗、培土工作,及时培土可防止棉苗受到风害和灭除棉苗旁杂草。培土封洞时要注意用半干土,忌用稀泥土,三亚地区气温高、风多,表层土壤容易失水后变硬,风大极易造成机械损伤且影响棉花正常生长。

2.3.2  除草

棉田周围杂草应及时铲除,防止杂草丛生,滋生病害虫。膜上及苗旁杂草进行人工拔除,膜外裸地杂草可喷施草甘膦或草铵膦,但要防止伤及棉花幼苗,一般在无风的早上喷施效果较好。

2.3.3  滴水滴肥

采用滴管设施后,要做到头水宜迟不宜早,棉花现蕾时滴头水,滴水时一定要滴透,以垄背湿润为宜,避免垄沟积水,且地势不平的地块要确保“高不干、低不淹”。滴水频率要根据苗情、天气情况而定,正常情况下在植株生长期,每7~10天滴一次水[8]。雨水过多时只需每次将需要的肥料滴入即可,高温干旱时在棉花叶片有萎蔫现象时应立即滴水。随水施肥要做到少量多次,苗期至花铃期肥量和水量均逐渐增多,花铃期至吐絮期逐渐减少,棉花开始吐絮时即可停止滴水追肥[9-10]。

2.3.4  全程化调

南繁棉花亦可采用缩节胺进行4次化学调控,塑造合理植株高度,促使棉花群体结构合理,保证充足的收获量。第一次是定苗后,棉花3~4片真叶时进行,喷施缩节胺7.5~15.0 g/hm2,用量上掌握宜轻不宜重,目的是促扎根、蹲苗;第二次是棉花蕾期,主莖7~8片叶时进行,喷施缩节胺22.5~30 g/hm2,目的是控制长势,防止拔节过快、旺长;第三次是棉花开花期,主茎10~11片叶时进行,喷施缩节胺30~45 g/hm2,防止营养生长过快,起到保花蕾的作用;第四次是打顶后(主茎12~13片叶)重控,喷施缩节胺60~75 g/hm2,以达到抑制无效叶枝,塑造群体结构,促早熟的目的[5]。

棉花出现叶片发黄、生长缓慢,可喷施磷酸二氢钾2.25~3.00 kg /hm2的溶液;花铃期如遇低温影响,可喷施硼肥1.50~2.25 kg/hm2的溶液,隔7天1次,喷2~3次即可,起到促蕾保花的作用。

2.3.5  打顶、整枝

南繁收获的种子要满足新疆翌年4月中旬春播的需要,应及时打顶。根据田间长势,棉花有12~13层果枝时开始打顶,一般于元旦之前结束打顶工作。2月上旬,剪空枝,抹赘芽,把植株上嫩枝、花蕾及生长不足15天的幼铃全部剪掉,减少养分的消耗,降低田间荫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其早吐絮。

2.3.6  病虫害防治

在棉花南繁整个期间,虫害重于病害。在棉花吐絮前,基本以5~8天喷药防治虫害一次为宜。苗期主要害虫有斜纹夜蛾、潜叶蝇、蓟马等;蕾花期主要害虫有蓟马、蚜虫、斜纹夜蛾、棉铃虫等;铃期主要害虫有蚜虫、棉铃虫、红蜘蛛、白粉虱等;其中蓟马和蚜虫是棉花整个生育期重点防治对象,蓟马对植株生长点的危害极大;斜纹夜蛾、菜青虫主要为害棉花叶片,尤其是心叶,在铃期前应重点防治;棉铃虫多发生在花铃期,应进行2~3次防治;白粉虱也发生在花铃期,主要吸食棉桃的营养。

病虫害的防治应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7]。根据田间调查,当虫害点片发生时,为保护天敌应进行挑治,不要全田喷药,当虫害连续发生,为防止害虫产生耐药性,应连续喷施,达到最终治理效果,并需要不断变化防治药品,避免害虫产生耐药性。

2.4  收获

如果收获前未吐絮的棉铃较多时,可提前7~10天喷施40%乙烯利3~3.75 kg/hm2,以促进棉花落叶、吐絮。对于倒伏的植株要及时扶正,便于区分,避免株行互混,影响种子纯度。采收完毕后根据天气进行晾晒、轧花、晒种等。

2.5  防灾减灾

播种完成后,应立即疏通排水沟,使灌水排水通畅,达到防台风和强降雨的目的。接到台风和强降雨天气预报后更要注意排水,必要时采取人工排水,雨过天晴及时排尽垄沟积水,清挖排水沟,为后续灌水排水工作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孔庆平. 我国海岛棉生产概况及比较优势分析[J]. 中国棉花,2002,29(12):19-22.

[2] 康玉萍,徐红,李群华. 中长绒棉与细绒棉、长绒棉的对比研究[J]. 中国棉花加工,2010(5):24-25.

[3] 吴佶膛,张志刚,周世象,等. 海南冬繁棉花覆膜高产栽培技术[J]. 江西棉花,2011,33(4):65-67.

[4] 贾朝阳,雷亚柯,刘德征,等. 棉花冬繁轻简化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 中国棉花,2015,42(9):36-37.

[5] 王献礼,丁胜. 新疆长绒棉南繁加代栽培技术[J]. 种子科技,2002(6):359.

[6] 臧小平. 施用化学肥料对土壤pH的影响[C]. 中国土壤学会会议论文集,2004:112.

[7] 张爱华,李玉国. 棉花南繁滴灌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2008(12):78-79.

[8] 戴翠荣,贺美球,王献礼,等. 棉花南繁膜下滴灌栽培技术[J]. 农村科技,2016(4):29-30.

[9] 王晓静,张炎,侯秀玲,等. 海岛棉植株测试推荐施肥技术初步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2008(6):1052-1056.

[10] 张炎,王小梅,黑绪辉,等. 新疆长绒棉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与氮、磷、钾肥料效应的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2002,39(5):275-27.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