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频段Vivaldi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2018-05-07 05:45梁青董闯商锋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阻抗匹配

梁青 董闯 商锋

摘要:该文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北斗频段采用带状线巴伦馈电结构的Vivaldi天线。在天线结构中,加入了短路销钉,采用横向扼流槽的结构,同时设计了一种微带、带状线之间的转换装置进行阻抗的匹配,实现了北斗频段内具有稳定的半功率波瓣宽度。采用中心馈电,实现了天线方向图的对称结构,而采用双层结构,改善了双层阵元之间的互耦效应。测试结果显示北斗频段内驻波匹配良好,增益最大可以达到9dB。

关键词:Vivaldi;阻抗匹配;带状线

中图分类号:TN8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08-0038-03

1引言

指数渐变天线即Vivaldi天线,是上个世纪被Gibson等人提出,该天线具有宽带特性,波束对称,以及较高增益,尺寸小易加工,因此广泛应用于超宽带阵列天线之中。

传统结构的指数渐变天线,一般采用单面金属片、不对称微带巴伦进行馈电,这就造成了单面金属片在组阵时,会造成阵元之间的互耦。不对称的馈电更是造成了方向图的不对称。本文设计的应用于北斗导航系统的Vivaldi天线,是针对传统的天线结构进行改进,采用双面板的金属贴片结构实现带状线馈电,将馈电中心移至中心位置达到方向图的结构对称。

2天线的设计

2.1传统Vivaldi天线的设计

2.2改进型Vivaldi天线的设计

Vivaldi天线的结构如图1所示,天线整体结构采用开放式结构,带状线两面为金属贴片,馈电位置在介质板中间,加人金属化孔,横向扼流槽,馈电巴伦来实现天线的匹配。在馈电巴伦中,将四分之波长线变为扇形结构来调节匹配,改善驻波,实现宽频带的匹配,提高天线的耦合效率。扼流槽通过切割电流实现宽带内的匹配。降低阵元之间的耦合度,改善阵列的方向图。

介质板中间设计了一段阻抗变换微带线,将阻抗变换到50欧,设计了同轴、微带和带状线的转换装置,切掉部分金属和介质基板,既方便了与同轴的连接和固定两块介质板,又可起到调节驻波的作用。

3仿真与加工测试

3.1仿真设计

本文设计的Vivaldi天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天线尺寸见表1所示(单位:mm)。其中带状线和金属辐射器结构为厚度为0.036mm的铜,介质基板采用介电常数为2.65,损耗正切角tanδ=0.004的微波复合材料。反射板选择金属铝板。

根据天线的结构尺寸,利用相应材料对天线进行整体结构的建模仿真设计。如图3所示。

Vivaldi天线为线极化天线,上图为天线E面方向图,从仿真结果中可以看出天线正前方增益最大可以达到9dB以上,如表2所示。

3.2加工实测

根据最优的仿真结果表1中的数据,进行结构图的绘制,实物如图6。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回波损耗的測量,从测试结果中得知,在北斗频点天线匹配良好,|Ssub>11

猜你喜欢
阻抗匹配
基于LCC-S补偿拓朴MCR-WPT系统的宽范围阻抗匹配研究
微波无线传能系统中直流阻抗匹配器设计①
多阶阻抗匹配与宽频带天线的设计分析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技术探讨
关于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探讨
一种新型双频段可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
一种DC到40 GHz测试结构的设计
电磁超声检测系统阻抗匹配电路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