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能量

2018-05-07 09:29李静雯
中学生天地(A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刘老师李老师外公

李静雯

2017年全国少年女子拳击竞赛,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场全国赛事。

比赛前,我和我的队员一起去电影院看了《摔跤吧,爸爸》,看着电影里那对姐妹艰苦训练的场景,体会着她们失败的沮丧和胜利的喜悦,我热泪盈眶,仿佛透过银幕看到了另一个自己。练习拳击至今,拳击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我和它的关系,我会选择“分不开”,就是那种一天不练就手痒痒的分不开。

拿到冠军奖牌的那一瞬间,我真的很开心很激动,除了和教练、父母、朋友分享我的喜悦之外,我当时就想着要打个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的小学散打教练刘老师。那时我才小学二年级,可以说,刘老师是引领我走上这条路的启蒙老师。后来,机缘巧合,我参加了一个小型的拳击比赛。就是在那场比赛中,我碰到了现在的拳击教练李洁老师。

那时我还没有系统地学过拳击,满打满算就练了2个月。李老师怎么会一眼就看中我呢?她的回答让我既感动又备受鼓舞,她说她很喜欢我,就是想让我去她的队伍里训练,还说看到我就觉得“挺有冠军相的”。真高兴我没有辜负李老师的期许,现在,我真的拿到冠军了。

第一场比赛往往是最难忘的,我的对手是个内蒙古的女生,一开始,我连该出什么拳都忘了。没想到出了两拳后,裁判居然给了对方一个处罚。开门红!我一下子兴奋起来。对方似乎被我的气势吓到了,我做假动作她就后退,出拳也变得很犹豫。裁判宣布我胜利的时候,我还处于很懵的状态,毕竟是第一场,真的有点紧张(笑)。

比赛后,接二连三的采访不期来至,不像是打拳可以有组合、有对应的反击,最开始面对记者的采访,我比打比赛还要紧张。后来,我慢慢学会了应对。我的偶像是邹市明,我想像他一样,向大众传播拳击运动。

现在回想起这段特殊的经历,最先想到的都是好玩有趣的事。《都市快报》的记者哥哥采访我的时候,特别不服气,想跟我比划一下。教练连忙给我使眼色,让我不要出全力,也别打脸。结果我还没出几拳,他就开始跑,最后竟然假摔倒地草草结束。前段时间借着去北京录制湖北卫视的综艺节目《如果爱》的机会,我去了北京天安门,还见到了好多明星,节目里的男嘉宾向我挑战,也都被我“打”得心服口服,最后竟然要向我拜师学艺。

我身高160 cm,体重50 kg,所有人看到我都觉得一个女孩子,个子又那么小,肯定特别柔弱。但千万不要小瞧我,我敢说,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体重低于150 kg的男生,基本上都打不赢我。

我特别喜欢站上拳击台的感觉。拳击比赛需要换上一套专门的运动装备,有头盔、护齿、绷带、拳套,还有拳击鞋。穿戴上它们之后,我会突然觉得自己和平时不一样了。就像有人问我,你是练什么的,我说练拳击,他们就会突然特别惊讶,瞬间我的形象在大家的心目中就变得特别酷,从一个很柔弱的小女孩一下子变得很强大。

拳击台下的我的性格,和我的名字差不多,静雯,静雯,安安静静的,一到台上,我就可以变成另一个自己,霸气、机敏、果断。我的名字是外公取的,外公并没有告诉过我为什么会取这个名字。我想,外公应该是想让我做一个安静的美少女(笑)。估计家人万万没有想到,我竟然会爱上拳击这个对于很多人来说带着些许暴力色彩的运动。和很多父母一样,我父母的第一反應也是反对,他们觉得只有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可我当时就是一根筋要练拳击,我就是喜欢,我就是要去。

因为是自己热爱的事情,便会特别努力,特别想要获得更多人的认可。

进入初三后,我常常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恨不得一天能有48个小时。加上教练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作业没写完,就不能参加晚上的训练。于是我就抽出课间、午休时间做作业。队里有12名学生,只有我能做完作业准时参加每天晚上的训练。这也让我明白,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想要平衡学习和训练其实并不难。我就读的城南初中就在少体校旁边,只隔了一堵墙。走进城南初中的大门,我就是个普通的学生,正常读书,认真听课,及时完成作业。出了学校走进少体校,我就是一名拳击运动员,唯一的任务就是好好训练,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

功夫不负有心人,父母慢慢转变了态度,我也迎来了人生第一场大赛。

如果要问我这次比赛给我带来了什么,我想最主要的是让我变得更阳光更自信。我相信,在接下来的省运会中,我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冠军。

至于代表中国去参加奥运会的实力,我会用时间和努力去证明的。

猜你喜欢
刘老师李老师外公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该得奖的李老师
我的外公
刘老师想开小车
外公做的门
外公是个象棋迷
幽默的刘老师
舍不得您,李老师
“李老师是坏人”——对5+2=0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