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融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经之路

2018-05-07 07:56郭寰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发展道路高等职业教育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当前高职院校由于缺乏对科研成果的关注与转化,导致其在产学研的融合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文章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首先介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产学研的融合情况,其次分析了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然后介绍了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融合的基本原则,最后则是结合上述内容对于我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融合的基本途径进行了阐述,也希望能够为产学研融合活动的顺利开展创设条件。

【关键词】产学研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道路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225-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社会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数量与质量都获得了明显的提升。而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体系建设中不可获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不但为实现高等教育的普遍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是为实现教育公平以及缩小城乡差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进一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中产学研融合的基本途径,就必须先来认识一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的融合现状。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融合现状

1.产学研的基本含义

产学研是近些年来我国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中,“产”指的是市场经济或者企业,而“学”则是学校与学生,“研”是指科研与研究。随着产学研融合的不断深入,当前各大院校也逐渐形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不但有效促进了各方的发展并体现独特的优势,同时也为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实现社会综合效益创设了条件。[1]结合经济变革与技术发展创新的需求来看,产学研不但是企业、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现代化建设策略的关键环节。

2.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融合现状

产学研融合的概念最早来自于我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在决定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要确保工学结合,重视校企合作,以此來进一步促进职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次年,教育部又相继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在该意见中进一步肯定了生产劳动以及社会实践之间的结合关系,并将其作为教学发展的新的方向。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和努力,当前我国也逐渐建成了数百所具有示范性带头作用的高等职业院校,这些院校的发展不但为我国实现普遍的教育公平提供了新的机遇,更是为社会用人单位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性人才。从教学效果上来看,产学研的融合可以提升人才的专业素养,进一步推进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效率,其不但成为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最佳途径,更是成为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

1.实现教育公平化

我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前广大人民群众也逐渐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而享受到高等教育并获得更多的知识也就成为了人们现阶段的愿望。[2]但是由于教育的局限性,要想在我国实现以培养精英为目的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普遍化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那么就必须通过一种新的方式来为更多的人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创设条件,这就是高等职业教育。

2.进一步促进就业

随着社会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技能与专业素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在传统的手工业以及机械制造业对于劳动力的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年轻人,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掌握一门技术与手艺,才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才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

3.缩小城乡差距

城乡收入水平差距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差距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以及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的主要障碍。从本质上来看,城乡经济建设的差距主要来源于教育资源分配方面的差距。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自农村和乡镇的学生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从而有能力建设自己的家乡。

4.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与新兴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红利不断显露,当前我国也超过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本质上来看,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廉价劳动力。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当前廉价劳动力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质量劳动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也就成为了高职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融合的基本原则

1.互利原则

产学研融合是一项立足于三方利益的长远合作项目,其实现的基本原则就是互利原则。在融合过程中,如果出现利益的不均衡,其势必会导致合作出现断层,长此以往也会降低合作的效果。由此可见,在产学研的融合与发展过程中,各方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更要认识到自己能够在产学研的融合当中获得什么,并坚持做互惠互利的事,以此来保护各方的利益得到一个平衡点。[3]从原理上来看,互利原则还体现在成果的转化上,比如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其有义务将培养的人才转化为企业优秀的员工,而企业作为盈利较多且具有大量设备的单位,其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的同时也可以在资金上给予支持,最后就是研究人员与科研机构具有较强的组织研发能力,将这些能力用于教学以及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上可以取得良好的结果。

2.协调原则

产学研的融合与发展离不开三个利益方的协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首先要明确各自的基本任务,并确立一个共同的目标。其次,学校充分利用自己的科学理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而企业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训的机会来帮助学校提升教学水平。[4]最后,各方在管理与发展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学生的切身利益为指导开展各项工作,从而在突出产学研三方受益的同时也要更好的兼顾学生的利益,以此来体现产学研融合教学的价值。

3.教育原则

实践与操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随着产学研融合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当前高等职业学校在专业的配置上也会与企业的需求更趋于一致,通过最大限度的实现专业化配合来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实现就业质量提供保障。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本身,都应该加强沟通与交流,通过强化产学研融合的教育性特征来维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企业生产三个方面的利益,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四、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融合的途径分析

1.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工作

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定位来看,其与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特点具有明显的不同。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本身就是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通过为企业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学生自身的价值。由此可见,加强校企合作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非凡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引导,导致学生在企业当中无法承担相应的生产职能,不但降低了实训教学效果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的效益。针对这个问题,结合产学研融合的基本原则,通过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既要将企业的人才选拔与盈利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紧密结合,同时也要突出企业实训基地建设的价值与作用,通过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与技术服务,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机会以及就业岗位等策略来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的效果。

2.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作为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实施者,高职院校教师的队伍建设水平也将直接影响和限制高职产学研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对于教师的准入门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学校都打出了“硕士生以上”的招聘要求,甚至一些院校还要求具有基层的实践工作经验。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学校内部的培训工作,通过设置专门的职业考察机制并为教师提供岗位历练的机会来强化其实践教学能力,进一步强化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为实现教师教学实力的全面提升创设条件。[5]另外,学校内部还可以通过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勵机制与转变评价模式等方式来鼓励人员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这样一来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创新水平,也帮助教师将专业技术与创新成果转化成其个人的价值符号,从而实现在竞争中谋发展的格局,这对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与创新性同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完善政府引导职能,强化扶持力度

与传统普通高校不同,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与当地的企业具有密切的关系,其更是与当地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当地政府,在清醒的认识到高职院校在当地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要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的扶持与引导工作,通过出台相关方针政策以及地方法律法规来进一步规范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通过为产学研融合活动指定清晰有效的政策方针来为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的融合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在信息的收集与公布方面给予高等职业院校相应的支持,通过实现信息对称来强化职业教育平台的交流与沟通效果,在资金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并通过贷款优惠、社会资金等多种方式给予高等职业教育充分的帮助,为其实现良好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全面实施“双证书”教育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许多企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为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双证书”教育模式提供了基础。通过双证书教育,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同时将两种不同的专业进行融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同时掌握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与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另外,对于一些本身就业难度较大的专业而言,选择双证书教育也就选择了更多的就业可能性,这对于完善学生的就业规划,拓宽就业渠道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比如某职业技术学院自建立双证书制度后,学院中90%的学生获得了双证书,而其中85%实现了高质量就业。由此可见,双证书教育不但体现了产学研融合的基本要求,更是突出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基本特点与定位,更为企业与学校之间搭建了新的桥梁,也为实现科学技术的研究与突破提供了创新实践的机会。

结论

综上,要想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就必须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并在突出其定位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校的综合教学能力,通过转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及整合各方面资源,实现产学研道路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融合现状,也分别试着从强化校企合作、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以及完善政府引导职能和实施“双证书”教育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也希望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与保障。

参考文献:

[1]孟铁鑫.“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2017(12):176-178.

[2]谢长法,薛瑞英.关于路径依赖理论下职业教育研究的述评[J].教育与职业,2017(23):30-35.

[3]王玲启.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研究[J].知识经济,2017(24):16-17+19.

[4]李君,杜庆,康志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关理论与阐释框架[J/OL].成人教育,2017(12):55-58.

[5]宋晓惠.浅议高等职业教育社区化发展[J].人生十六七,2017(32):11.

作者简介:

郭寰,男,汉族,四川成都人,副教授,现任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文化艺术学院院长。

猜你喜欢
发展道路高等职业教育
俄罗斯职业体育发展再思考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简约化的发展道路
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