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

2018-05-09 01:30刘懿萱
科学与财富 2018年8期
关键词:新旧动能转换新常态

刘懿萱

摘 要:当前,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长动力從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一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将给处于缓慢且脆弱复苏中的全球经济注入持久动力。本文就新旧动能转换的进行分析。

关键词:信息经济;新常态;新旧动能转换

引言

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既是培育新动力和新动能的过程,也是各种风险和矛盾加快释放的过程。要高度重视新旧动力转换中各类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避免出现系统性和区域性经济风险。

一、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

2015年,“新旧动能”一词出现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主要领导的讲话和文件中;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三处提及“新旧动能”。2017年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这是我国培育新动能加速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第一份文件。2017年4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培育发展新动能座谈会”上强调,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这种转换既来自“无中生有”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也来自“有中出新”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二、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方向

地方政府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必须把握转换的战略方向。

2.1推进产业智慧化,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

实施“腾笼换鸟”工程。立足各地的产业优势,贯彻生态环保的基本要求,实施产业转型和结构性改革。优先淘汰落后产能。统筹协调当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以人民的核心利益和生态环保红线为决策依据,树立生态环保和绿色GDP发展观,推动旧动能的淘汰、升级及新动能的培育、聚集。扶持传统产业“浴火重生”。创新经营模式和生产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向智慧服务、智能制造等方向拓展。如:海尔集团通过互联工厂新模式,将用户、研发资源、供应商和创客整合到共创共赢“生态圈”,将几万名员工变成平台、小微企业和创客,由“制造产品的加速器”转变为“孵化创客的加速器”。海尔的经验值得推广。

强化产业链“增链”和“补链”。针对某些地区产业分散、产业不成体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少、难以规模化发展、资源和技术共享不足的困境,积极引导和推进以园区聚集为特征的产业优化、链条衔接和关键链条的增加和提升,逐步形成本地区主导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或者产业链关键高附加值环节的聚集效应。依托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产品质量,扩大有效供给,促进产业升级和企业提质增效。

2.2引导跨界融合化,推进新经济快速成长

农业“新六产”融合就是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本质上是把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引入农业,实现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贯通,概括起来就是“三链重构”:产业链延伸,即1+2+3,第一产业接二连三向后延伸;价值链提升,即1×2×3,一产的一份收入,经过二产加工增值为两份收入,再通过三产的营销服务形成三倍效益,形成乘数效应;供应链贯通,就是产销直接对接,减少流通环节。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逐渐将互联网融入制造业的车间工厂、融入研发和销售环节、融入创造物质财富的关键环节,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激发传统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使用互联网技术,逐步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激发新动能。

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抓住服务业向产品化、标准化、连锁化转型的产业趋势,推动先进制造业的服务化和智能化,实现制造业以产品为中心向服务业端延伸,全面提升产品附加值。

旅游业与上下游产业融合。推进旅游业与现代农业、度假养生、生态养老、文化民俗体验等融合发展。实施旅游品牌提升工程,做强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牌形象。推动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全域旅游、特色文化小镇、工业旅游,丰富旅游内涵,满足个性化旅游消费需求。

实施产城融合。整合提升国家各类园区,打造核心竞争力强、产业层次高、产业链协同高效、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形成发展新动能。

探索军民融合。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园区聚集和项目落地,通过军民融合,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创新力,增强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化能力,改善居住创业环境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共享经济融合。研究和推动共享出行、共享空间、共享餐饮、共享物流、共享技能、共享金融等领域,引导和促进技术共享、人才共享、信息共享和渠道共享等,提高资源利用的规模经济和再次利用等。

2.3加强智慧产业化,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

以新动能培育与拓展为目标,加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根据各地区产业基础,梳理产业现状和能力,对新常态下增长较快的产业,进行研判,列出重点落地项目,组织专门团队,密切跟踪产业变化,找准切入点和突破点,通过技术创新和“无中生有”,实现新产业的颠覆式、爆发式增长。

三、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

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需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挖掘新要素,催生新机制,改革新体系,形成新平台。

3.1实施创新驱动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开展前瞻性研究,鼓励企业掌握重点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研究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研究企业研发投入占社会R&D;费用比重、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等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出台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办法,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资,提高企业竞争力。

(2)激励优势企业的创新行为。以人才激励和项目激励为重点,鼓励企业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鼓励企业成果转化。在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的优势领域培育全球并跑型、领跑型的骨干企业,鼓励骨干企业与国内外高校、一流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创新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共建共享和全覆盖。鼓励企业设立研发准备金,落实创新创业的普惠型税制,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3)创新体制机制与平台建设。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海洋科学技术国家实验室、海上综合试验场、高速列车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医药创新大平台、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等技术创新与科技研发平台。

3.2全力深化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三去一降”部署,做好“一补”文章,补新旧动能转换的短板。深化国有企业、民营经济改革。推进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解决国有企业决策效率低、责任不明确、机制僵化等缺陷。推动员工持股试点、形成长效激励约束机制。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培育企业家和工匠精神。推动民营企业旧产能关闭、调整或者技术升级,新动能的研发、创新和引进,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3.3落实全面开放

积极融入国家开放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思路转变和营销渠道扩张,实现产能释放和技术输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海外贸易、海外设厂。

加强与世界500强等企业合作。以全球重点企业为招商目标,加大与世界500强的业务联系和技术联合。根据产业发展实际,设计本地区的重点项目库,开展精准招商和重点引资、引智等战略合作。加快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以引进外部资金为驱动,实施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引进和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加大跨境电商等平台建设,提升全球研发、销售网络,带动优势装备、技术、产品、服务等走出去,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化格局。

四、结束语

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在于创新,我们坚持四个第一,也就是创新是第一发展理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来协同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和再吸收。

参考文献:

[1]孙冰.新旧动能转换,颠覆才刚刚开始? 专家:别把“板子”打到虚拟经济上[J].中国经济周刊,2017(03):38-40.

[2]王小广.新旧动能转换:挑战与应对[J].人民论坛,2015(35):16-18.

猜你喜欢
新旧动能转换新常态
构建信息化共享平台 做好“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的人才保障
浅议中小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培育与再造
西部地区新旧动能转换——挑战与应对
新旧动能转换下证券业发展研究
聚焦新旧动能转换 打造优质法治环境
淄博市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