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长城非好汉 登城请来居庸关

2018-05-10 16:49王金颖
北京档案 2018年4期
关键词:居庸关云台长城

王金颖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作为一项世界罕见的防御建筑工程,无论是壮观的北京长城,还是西北边陲的残垣断壁,都让身临其境者的内心充满了对古人的钦佩和对历史的感怀。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长城巍然矗立在北京西北,每天接待着成百上千的国内外登城好汉,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居庸关的历史脉络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期,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由于战事需要,各路诸侯大举修筑长城,但这一时期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筑起了“西起临洮(今甘肃山尼县),东止辽东(今辽宁省),蜿蜒一万余里”的长城。自秦始皇修筑长城之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时期,为防范蒙古族和女真族的袭扰,朝廷加紧边陲防御,长城的修筑达到顶峰时期。其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连接秦长城,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气势宏伟,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清朝时期,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弱化,清长城的修建相对粗糙也保存不多,与明代无法相比。总体来看,我国的长城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15个省区市。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护长城,1961年长城整体被列入国家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居庸关位于北京西北约50公里处,是万里长城久负盛名的关隘,而“居庸”之名的由来,最早见于春秋战国的《吕氏春秋》:“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何为九塞?大汾、井陉……居庸”。秦代时期,秦始皇大举修筑长城,但居庸关并不在秦长城沿线上。

至漢代,居庸关成为郡县间的关口,建设得颇具规模,在西汉淮南王刘安主编的《淮南子》中有:“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山有九山,山有九塞……何为九塞?太汾、井陉、句注、居庸……”两本书所记九塞虽有不同,但居庸均列入其中,可见其重要军事地位,但是当时并没有纳入长城的建筑体制中。到了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时代,居庸关成为长城沿线的重要关口,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

到了明朝,为防范外族入侵,朝廷加强边塞防御,居庸关作为京北门户,雄峙一方的边陲雄关要隘,不仅构筑了雄伟的关城建筑和多重城堡、隘口,而且部署了相应的兵力,建立了一整套由朝廷派遣的文武官员组成的军政管理系统。洪武初年,朝廷派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修筑居庸关城:“跨两山,周一十三里,高四丈二尺”。关城建筑设施达到了最为完备的程度,自北而南由岔道城、居庸外镇(即八达岭)、上关城、中关城(即居庸关城)、南口共五道防线组成,而居庸关则是指挥中心。负责守卫关城的士兵称为隆庆卫,配有盔、甲、长枪、弓、箭等军械和火器。关城不仅建筑完备,还设有衙署、仓储、书馆、神机库、庙宇、儒学等各种相关设施,文化内涵极为深刻。

清末以后,居庸关城建筑逐渐荒废。这主要是由于清统治者本身就是来自东北的少数民族女真族统治的地方,所以入关后自然也就没有来自东北边境的军事威胁,再加上清朝统治者和蒙古长年通婚,漠南蒙古已成为清朝统治的得力助手。清康熙帝曾说过:“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屏藩耳。”

1992年昌平县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为保护文物,对居庸关建筑进行了全面修复,修复长城4142米,比较完整地再现了古代居庸关城的建制设施。

居庸叠翠

“居庸叠翠”的美景闻名天下,并被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吟诗作赋来赞美。笔者认为明代学者胡广在《北京八景图诗序》中的描述最是全面精炼:“居庸关去北京九十里,在昌平县西北三十里,关之中延袤四十余里,两山夹峙,一水傍流,骑通连驷,车行兼辆,先入南口,过关入北口。关中有峡曰弹琴,道旁有石曰仙枕。两崖峻绝,层峦叠嶂。又有石城,横跨东西两山,南北设二门,敌台十二,置军卫守之。《淮南子》云:天下有九塞,居庸其一焉。南眺临军都,亦谓之军都山。以兹山苍翠秀丽,故曰‘居庸叠翠”。

800多年前金代的燕京八景,“居庸叠翠”居首。明代列为北京八景之一。清代为燕京八景之一。皇帝乾隆多次游览,作诗、题字“居庸叠翠”,刻于碑上,现已无存。现在的“居庸叠翠”碑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弟弟溥杰题写。

云台

云台,坐落在居庸关城南城门内稍北处,是元代修建的过街塔台基,现塔已不存,仅存基座。当时建造该塔的目的,除祈求福利、益国安民外,还有“皈依佛乘,普受法施”的宗教宣传意义。其特殊的建筑形式和云台内精美的浮雕,是元代石雕艺术中的杰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研究价值。

云台是用大理石砌筑而成,云台浮雕是元朝藏传佛教雕塑作品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其规模宏大、雕琢细致,佛教图案异常精美、丰富,包括用梵、汉、蒙、藏、维吾尔、西夏六种文字雕刻的《陀罗尼经咒》等经文,喇嘛教中的各种天神,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龙、云等造型,都带有浓重的“梵式”风格。券洞两壁两端的四大天王是整个浮雕群中最醒目的部分,各高2.75米,宽3.65米左右,身材魁梧、气势威猛。从整体来看,居庸关云台浮雕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动静结合,刚柔相济,不仅是元代石雕艺术的珍品,也是中华民族多民族相互融合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印记。

居庸关长城,仿佛一条俯卧在群山中的巨龙,一块块巨石记载着历史的沧桑,一座座烽火台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今人修复的汗水。登上高高的长城,既有追古思今的感慨,又充满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敬畏与赞美。

不到长城非好汉,登城请来居庸关。

猜你喜欢
居庸关云台长城
云上之家——万科·郡西云台
龙门山·卧云台
破阵子 居庸关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帮我买云台
守护长城
基于STM32的无线FPV云台设计
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