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政权寻求外交突围

2018-05-14 16:21王家曦
南风窗 2018年10期
关键词:森友麻生自民党

王家曦

在过去的三年中,安倍晋三挺过了多次国会逼宫和民意逆反。而在进入2018年后,曾经使安倍内阁深陷其中的森友·加计丑闻死灰复燃,将安倍的夫人安倍昭惠、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和财務省的多名官僚牵涉其中。在这个多事之春,曾经“关关难过关关过”的安倍政权,似乎走到了悬崖边缘。

然而有民调显示,73%的日本大中型企业经理人希望安倍在9月连任自民党总裁;他在自民党支持者当中的支持率稳定在47%左右,远高于党内几位可能的挑战者。4月26日,安倍晋三称自己现在“完全没有考虑”提前举行大选,并承诺尽力澄清亲信门丑闻的有关事实。他还在寻求外交突围,这位日本战后罕见的“不倒翁首相”能够力挽狂澜吗?

森友·加计丑闻第二季

回顾过去数年,安倍政权的支持率起起伏伏,多次在低谷中艰难返回平衡点,可以说在应对汹涌的民意方面相当“老成持重”。

2017年上半年爆发的森友学园“地价门”事件中,安倍正是看准了下半年大选即将带来的混乱,最终在地价门的围剿中逃出生天。由于执政的自民党于劣势中稳固了在国会的优势地位和在野党的泡沫化,安倍“共主”的地位在派系林立的自民党中得到了再次确认,说是因祸得福也不为过。

有了这次求生成功的经验,安倍对朝野内外的反对压力更加呈现出一种淡定。对于安倍来说,只要在政治上没有足以挑战其权威的力量出现,无论是议会政治的程序约束,还是民意压力,这些“稻草”似乎都对他的执政构不成什么威胁。

但在进入2018年之后,森友事件的第二季“文件门”突然被媒体踢爆—涉及安倍昭惠出面促成财务省和森友学园理事长笼池泰典达成土地交易的记录简报被发现,财务省隐瞒并篡改了相关简报中的内容,最终被查实。日本官僚体系重视文牍往来的习惯,给安倍这个喜欢用非常规的密室政治僭越行政程序的首相“埋了一颗雷”。去年7月,直接经手该文件的财务省官僚在接受调查前突然自杀。

今年3月27日,事件相关责任人、时任财务省理财局长的佐川宣寿到国会接受质询,以“正在接受刑事调查”为由49次拒绝答辩。如果说,此前安倍和笼池泰典之间的私相授受,还遵循着日本金元政治的传统,那么佐川宣寿以财务省官僚的身份,公然拒绝履行政治义务的举动,就彻底激怒了日本朝野。

在国会,包含自民党议员在内的众多国会议员,正在非常严肃地探讨传召安倍昭惠到国会接受质询的可能性。与老练的政客不同,安倍昭惠如果最终应召来到国会,将很难招架住议员们凌厉的攻势,恐怕会暴露出无法弥补的重大破绽,让安倍陷入更大的被动中。

此外,安倍的前政治恩师、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日前就森友事件指出:“安倍首相发言称‘如果有关,就将辞去首相与议员职务是开端。”小泉谈到安倍昭惠一度就任了森友学园拟建小学的名誉校长,批评称“怎么能说没有关系呢?”

森友事件之外,加计学园新设兽医系丑闻也有了新的旁证,牵扯到安倍的前秘书官柳濑唯夫。4月26日,安倍就爱媛县政府制作的文件中记载了柳濑的“首相项目”发言一事表示:“如果有某种机会,希望柳濑透露知晓的一切。”关于据称爱媛县政府职员等访问官邸,与时任首相秘书官柳濑会面的2015年4月官邸入馆记录,安倍称“进行了调查,但未能确认”。

安倍内阁屡次从支持率的谷底攀升,与日本近5年来的经济复苏有直接关系,而倡导以量化宽松的金融改革推进经济发展的战略,就是麻生主持实施的。

这期间,多份民调显示安倍政府支持率下跌。日本电视台(NTV)的民调中,安倍政府支持率跌至2012年12月安倍再度上台以来的最低水平,仅剩26.7%。而《读卖新闻》和《每日新闻》的民调都显示安倍的支持率跌了3个百分点,分别跌至39%和30%。右翼的《产经新闻》民调显示跌了6.7个百分点,至38.3%。

党内外的新挑战

去年的众议院选举中,反安倍势力的“合纵”没能充分利用森友事件对安倍政权的冲击,最终不敌自民·公明联盟的“连横”。但朝野间反对安倍的力量并没有偃旗息鼓,而是在2018年升级了战术,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暂时把安倍逼到了悬崖边上。

森友·加计丑闻的第二季同去年第一季的显著不同在于,对安倍不利的信息和证据不是一次性摊牌,而是分阶段放出。正当安倍以为森友事件已经告一段落之时,外界打击的目标由安倍本人换成了麻生太郎,这不啻于打到了安倍政权的“七寸”。

现年77岁的“大嘴麻生”,在新世纪曾四次冲击首相宝座,终于在2008年9月成为第92届日本首相。然而他一年无所建树就下台,且连累自民党成为了在野党,因此被扣上“平成版的德川庆喜”的帽子。

安倍之所以重用曾将自民党政权“拖下水”的麻生,是因为后者在财界人脉极深,不仅是安倍的大管家,也是安倍内阁经济政策的主要倡导者和执行者。安倍内阁屡次从支持率的谷底攀升,与日本近5年来的经济复苏有直接关系,而倡导以量化宽松的金融改革推进经济发展的战略,就是麻生主持实施的。

在派阀林立的自民党内,除了支持安倍的第一大派阀细田派外,掌握众参两院近60个议席的麻生派,是安倍的主要政治同盟。对于安倍来说,麻生与自民党内其他的派阀不同,是有资格与他分享权力的左膀右臂。

正因为麻生的地位如此重要,安倍才不敢像撤换佐川宣寿一样撤换麻生来为自己“止血”,尽管很多迹象显示,麻生本人应当深度介入了森友学园文件瞒报和篡改事件,是知情人甚至授意者。

“屋漏偏逢连夜雨”,4月中旬,麻生太郎的得力助手、财务省事务次官福田淳一“性骚扰”朝日电视台女记者的录音曝光。在媒体穷追猛打下,几番抵赖的福田淳一被迫请辞。4月24日,内阁会议正式批准福田辞职,却并未对其处分。主要在野党要求先处分福田淳一再批准其辞职,并强烈要求麻生太郎辞职,否则它们就不再参加议会辩论。

安倍4月26日在参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发表看法时,民进党和共产党等主要在野党批评政府就加计问题和性骚扰疑云的應对,缺席了审议。若长此以往,安倍政府的改革和立法工作都将受到影响。最终,若要彻底与财务省的丑闻切割,无论是把麻生交给国会进行质询,还是劝麻生主动辞职,安倍总得做一选择。

这个选择一发千钧,关系到自民党将在今年9月进行的党首换届。如果安倍失去麻生的派阀和财源支持,即使他已经修改了总裁任期、做好了谋求连任的准备,也将面临党内以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前外相岸田文雄为代表的实力派和小泉进次郎、河野太郎为代表的准世袭派的挑战。

自3月以来,小泉纯一郎频频在媒体上质疑安倍应对丑闻的态度,甚至在4月20日同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会面,散发出浓烈的“行废立”意味。其子小泉进次郎近期也频频曝光,被视为自民党总裁的热门人选,民调支持率直追甚至反超石破茂。

不过,日本第一大报《读卖新闻》最近的民调显示,安倍仍然是自民党支持者最希望看到的首相人选。这意味着他还有时间来为自己打造政绩,将功补过,重新获取国民的支持。

寻求外交突围

4月20日,日本央行总裁黑田东彦宣布,将不再为物价指数上涨2%的目标设置期限。这一政策的背后,是安倍二次执政以来日本经济持续复苏的势头愈发脆弱,难以抵挡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

与屡遭民众抵制的安保政策不同,以增加货币“量化宽松”、扩大投资和政府支出、促进外贸和就业为特征的“安倍经济学三支箭”,创造了日本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复苏,由此奠定了安倍长期执政的经济基础。但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势头的整体放缓和美国“缩表”进程的持续,在外需不振、流动性收缩、外贸出口增幅减少等综合因素作用下,日本经济复苏的势头也不可避免地被拖慢。

特别是在丑闻叠加、主持财税改革的财相也卷入其中的不利条件下,安倍心心念念的税改法案无法得到国会的支持,其他经济改革措施更难以实施。在经济上复苏乏力之际,安倍只好积极寻求外交突围。

中国的橄榄枝对安倍来说至关重要,也会使他不敢冒险以修宪的敏感议题打乱中日关系回暖的步伐。这个中日关系的晚春,对安倍稳固支持率具有重大意义。

4月中旬安倍应约访美,政治任务主要有二:一是在朝鲜半岛局势、亚太战略和TPP等重大事件上与美国“对表”,二是争取在美国发起的关税战中得到豁免。这两个任务都与安倍在国内和党内的地位息息相关。但是三天的访问并没有取得太多实质性的成果。在记者见面会上,特朗普虽然重申了美日关系的重要性和加强合作的意向,却没有呼应日本一直强调的对朝施压和贸易制裁豁免。在美朝接触提上日程、美国对外贸易争端逐渐升级的大背景下,美国的政策主张实际上已经同日本发生了偏离。

面对难以捉摸的特朗普,安倍既不能得到美国的战略保证,也无法为国内的产业界争取到实际好处,几乎两手空空地回到了日本。本是一次躲风头的访问,却在美国对待同盟的漫不经心和特朗普“亲同盟明算账”的气势下,搞得十分被动。

安倍下一个外交重头戏,是接待李克强总理5月上旬访问日本,届时有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的相关纪念活动。这是自2011年5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日后,中日之间高层互访首次重开。外界目前所关心的是,日本会不会加入由中国发起的亚投行。而明年将迎来中日韩合作启动20周年,已经举行了13轮谈判的中日韩自贸协定届时会不会出炉,也颇受关注。

在经贸关系、“一带一路”等重大区域性议题上,日本需要与中国积极沟通和密切协作。特别是当选民不满日本的对朝政策失利、被孤立于半岛政治进程之外时,中国的橄榄枝对安倍来说至关重要,也会使他不敢冒险以修宪的敏感议题打乱中日关系回暖的步伐。这个中日关系的晚春,对安倍稳固支持率具有重大意义。

关于朝日关系也传来了“好消息”。据韩国青瓦台方面4月29日表示,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愿意与安倍晋三举行会谈。之前由于日本的单方面追加制裁,朝鲜解散了绑架事件特别调查委员会。如果日朝领导人能够见面,绑架问题一定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未来一段时期,安倍将以首相身份参与的外交日程和处理国际事务的经验,将成为他守住首相大位的有力武器,无论是美日同盟、中日关系还是朝鲜半岛问题,只要有一个外交方向实现突破,都将给日本的国际声望和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因此,外交突围的成果,也成为影响安倍政权最终走向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森友麻生自民党
日本财务省承认让森友学园撒谎
森友案,安倍坚拒夫人国会受质询
麻生被自家人“逼宫”
麻生秀英语,白宫没听懂
麻生遭遇 新一轮“打击潮”
麻生大秀毛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