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科技企业应如何处理危机?

2018-05-14 16:21亚历山大·德拉布尔查特
南风窗 2018年10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科技

亚历山大·德拉布尔查特

预测是错误的:全球经济并没有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陷入崩溃。在纳税人出资的救助行动支持下,银行业务日渐恢复,而多数机构的业务也逐步稳定下来。但如果说那个时代有一个延续至今的恶果,那就是彻底断送了民众对金融行业的信任。

今天类似的信任危机也困扰着科技行业。随着脸书和“剑桥分析”为企业利用乃至滥用个人数据寻找貌似合理的借口,民众对科技企业的信任正日趋接近崩溃。大型科技企业仍然可以挽救自己的声誉,但其中最强大的公司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运营方式。要想做到这一点,他们必须避免犯下十年前曾令金融行业几乎陷入困境的错误。

金融行业的五大关键教训,应当指导今天科技行业的决策。首先,消费者的无知可能代价昂贵。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前不久,许多投资者意识到他们对所购买的产品缺乏最基本的认识;甚至有人都不知道购买过任何产品。金融新闻助长了这种无知的环境,因为他们只报道潜在的收益,而忽视风险的存在。

人们参与技术也采用类似的方式。公司、政府和企业乐于将整体业务接入它们无法控制的平台。如果存在怀疑,也往往会遭到抑制,因为人们根本无法放弃技术所带来的便利。但就像危险的金融产品一样,控制新技术风险的唯一方法,就是充分了解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二个教训是隐含成本具有累加效应。金融危机爆发前,许多客户所购买的产品没有披露费用和财务附加成本,但这些却在后来演变为巨额负债。今天,更多投资者意识到高收益隐含着高风险,但在技术领域,隐含成本则继续套牢毫无戒心的客户。其中某些成本是社会性的—比如被广告商施压购买产品。还有些更加具体,像提供个人数据以换取相关服务。

第三,不公平的薪酬和激励机制会损害业务。关于金融危机高峰时期投资银行家攫取高额奖金的文章已经数不胜数。但硅谷的首席执行官们也不是罗宾汉。科技企业家可能会告诉投资者他们想改变世界,但很多人同样沉醉于把企业出售给出价最高的竞标者时,他们自己会面对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第四,由男性主导的企业会承担更多不必要的風险。记录金融危机的历史时,许多人认为性别多样性可以减轻这种损害。2010年,雷曼兄弟倒闭两年后,时任法国财政部长的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曾打趣道,如果这家企业当时由“雷曼姐妹”来管理,这次危机或许不会那么严重。今天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科技行业。

最后,正如我们十年前所学到的那样,全球经济已经深度互联;没有哪家银行大到不能倒闭或者不能挽救。最大的科技企业也同样如此。亚马逊或谷歌的崩溃—无论它们看似如何无懈可击—都会造成毁灭性的连锁反应。虽然许多人因为审查和知识获取方面的顾虑,认为监管科技企业并不明智,但这些企业就像它们金融部门的同行一样,已经长得太大,不能再任凭它们自由发展。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十年间,结构性改革已经协助稳定了银行和金融服务业。规章制度提升了透明度,改善了消费者认知。但陈旧动态、权力结构及臃肿的薪酬标准,却在很大程度上存活了下来,因此行业声誉依然支离破碎。

技术行业要想避免类似的命运,行业领袖必须提高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认知—教育民众认识到产品的潜在风险。首席执行官必须支持监管、增加工作场所的多样性,并提升薪酬和激励机制的公平性。最重要的是,技术行业领袖应当避免其他行业在危机期间所犯下的错误。而没有哪个行业比几乎摧毁全球经济的金融业提供了更加合适的考察样本。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金融科技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P2P金融解读
科技在线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