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节奏的生活

2018-05-14 16:21韦星
南风窗 2018年10期
关键词:快餐店两地拉萨

韦星

在西藏那几天,很难适应,因为接连几个晚上都出现头晕、失眠、口干、耳鸣等症状。

这主要是由低海拔地区,突然降落到高海拔地区所引发的。

除睡不好,吃也是个问题。在内地一些县城,我们随处可见的快餐店在拉萨街头却难以寻到。

的士司机告诉我,拉萨没有快餐店,主要是这里的节奏很慢,别人都是慢悠悠的,所以不会有什么快餐店,快餐店是迎合现代都市生活的需要—可是拉萨也是都市呀,但,“就是没有,不好意思”。

所以在拉萨吃饭,要么在饭店,要么在一些小炒店,但更多的店是一些四川籍老板开的粉店。

拉萨有“小四川”之称,那里很多开出租的、开饭店的或经营小商铺的,多是四川人。

可能川藏两地在一些生活习性上较为相似吧。很多西藏人,特别是在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任职的西藏人,也都喜欢到四川买房,比如在成都武侯祠一带的商品房,约2/3都是西藏人去买。

川藏两地在生活和娱乐上,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喜欢喝点啤酒,比如都喜欢打麻将,也都倡导慢—甚至可以说是很慢、很慢。

这种慢,一时间难以让人适应。在西藏,一位籍贯山东、目前在西藏做公务员的朋友笑着告诉我,她用了一年的时间才学会如何在西藏走路。

因为,以前她走路都是风风火火,结果在西藏发现,自己和同事朋友一起走路时,不知不觉中,经常跑到了最前面。

当然,这和她还比较年轻有关,上了年纪的人要在西藏想快也快不了。因为空气稀薄,缺氧,人平时走上3、4楼,就会气喘吁吁。

所以,在拉萨街头,不要说看到别人跑步,见到快走的人都很少。

这和一些人的担心有关。他们担心剧烈运动后,肺会肿大后,这样他们再回内地生活时,怕引发身体上的不适。

现实中,也有些长期在西藏工作和生活的有钱人,当他们从西藏离开返回内地的时候,通车是先到青海住一两年,然后再回到平原地区,这样就有一个海拔渐退的过程,而不是从最高海拔直接退到低海拔。

我们不知道这样“逐渐退居”的方式是否具有科学性,但很多在西藏工作和生活的内地人,确实还是对此比较讲究。和一些来自内地的出租车司机闲聊,他们的想法也基本上都是开几年就会离开,原因是担心“待久了,对身体不好。”

不过这种担心,更多可能是来自自我的心理暗示而已。我采访的余友心已经在西藏待了36年,目前已是78岁高龄。余友心告诉我,离开北京来到西藏前,他有贫血等各種毛病,到西藏后,“身体反而是什么毛病都没有”,日子过得慢悠悠,也过得乐悠悠。

西藏海拔高,雪山上常年反射明晃晃的太阳,上空悬浮的白云悠悠蠕动。晚上8点,太阳还明晃晃悬挂着,也因此形成有特色的晚饭时间。和朋友约饭,对方一句话可能就让你眩晕,她说“晚上一起吃饭,8点钟,XX地方见”,这给早已习惯“晚上6点或6点半入席”的很多地方的人们,十足是“震”到了。但西藏就这样,很慢,很慢,即便是作为西藏政治经济中心的拉萨亦如此。

猜你喜欢
快餐店两地拉萨
脚下较量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拉萨舰,入列
知识快餐店
融岚两地的红色记忆
拉萨姑娘美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TWO DAYS IN LHASA 拉萨两日
知识快餐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