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技术进步对利润率的影响分析

2018-05-14 09:56王鹏潘佳佳
大经贸 2018年3期
关键词:技术进步利润率

王鹏 潘佳佳

【摘 要】 技术进步不仅能够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还能促使剩余价值率的增加,但是两者对利润率影响的方向是相反的。技术进步通过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六个因素的作用,有可能增加个别资本家的利润率。但是由于提高剩余价值率是有限度的,又存在竞争因素,所以从整个社会平均利润率来看,技术进步不能阻碍利润率下降这个大的趋势。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资本有机构成 利润率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导致了利润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他也阐述了六个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利润率的概念为剩余价值比上预付总资本,公式表示即为p=,即p==,其中,m代表剩余价值率。由此可以看出,决定利润率的两大因素分别为资本的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如果要分析技术进步对利润率的影响,就需从技术进步对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價值率的影响进行分析。这里所提到的利润率,不是个别或者某一个资本家取得的利润率,而是从全社会来看的平均利润率,分析时也要特别注意这一点。本文的结论是:技术所取得的进步虽然能够提升个别资本的利润率,但是这并难以改变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一、技术进步对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一)技术进步使得资本有机构成逐步提高

技术的进步,如机器的使用、生产技术的提高等等,在一定的时间内,会使得工人在相同的劳动力强度下,增加转化为产品的生存资料的相对量,即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量高于推动其所需的劳动力的量,逐步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而资本技术构成的这一变化,又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得以反映,即资本价值通过减少其资本价值的可变部分而来增加其不变组成部分,最终表现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另一方面,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一定量剩余价值的产品量,这样就可以进行更大规模的资本积累。

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以及一直在资本社会中进行的资本积累和集中,可变资本就会相对减少,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成为必然。因此,技术的进步,最终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日益减少可变资本,最终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会。

(二)技术进步使得剩余价值率不断增加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比上可变资本,公式表示为m=,剩余价值率是用来衡量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指标。技术进步的代表是机器的大量使用,而这又造成了工人很大程度上对资本的依附,这也就不断提高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和剩余价值率。剥削程度的加深主要体现在: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使得剥削范围被扩大、剥削程度被提高;而且为工作日的延长创造了新条件,也创造了新动机;相应的劳动强度也被提高了,相对剩余价值被不断榨取。

与此同时,技术进步使得劳动力价值中包含一部分职业技术培训费,以此使自己的劳动力质量可以匹配上技术进步的水平,通过这个叙述可以看出,技术进步会提高劳动力的价值。但是相对于劳动力价值来说,剩余价值提高的会更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技术进步为资本家提供了更多的手段来提高剥削程度,也造成了相对劳动力价值来说,剩余价值增加的更多,并且增多的这些都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剩余价值率的不断提高。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技术进步使得工人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同比例的提高,那么剩余价值率就是固定不变的,这样来说,这种技术进步对资本家就是毫无价值的,资本家也不会有动力区追逐技术的进步。即技术进步一定会提升剩余价值率。

综上所述,技术进步一会不断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二会不断提高剩余价值率。但在公式p==中,这两个变化并不是同方向的,这就使得问题变得较为复杂。

二、技术进步有可能使得个别资本家利润率提高

(一)技术进步对劳动剥削程度的影响

提高劳动剥削程度,也就是提高剩余价值率,这一因素在前文已经提到,在此不再赘述。提高剩余价值率可以缓和利润率的下降,可以通过机器的准转速度的加快和使一个人看管更多的机器来提高劳动强度,进而使得剩余价值率提高;也可以通过大量使用女、童工或延长工作日时长来榨取。马克思写到:“利润率下降的趋势特别会由于工作日的延长所产生的绝对剩余价值率的提高而减弱。”

(二)技术进步对工资的影响

技术的进步,使得工人对资本依附程度增加,进而使得资本家对工人工资的掌握程度越发明显,使其将工资压低于劳动力价值的能力逐步增强。而阻碍利润率下降趋势最显著原因之一就是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这主要有两点原因:一、工资降低,资本家预付可变资本减少,进而预付总资本减少,利润率提高;二、工资降低,资本家榨取的剩余价值增加,进而利润率提高。

(三)技术进步对不变资本各要素价值的影响

上文已经分析过,技术进步能够直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得单位产品价值降低,这样生产资料的价值也相应下降,进而阻碍利润率下降。其机制如下:

第一、提高劳动生产率,就需不断增加生产资料的数量。但是因为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使得不变资本价值的增加与生产资料数量的增加并不成比例。因此,生产资料价值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减缓了,从而促使利润率减缓下降。

第二、生产资料价值的降低,使得以生产资料价值表现的不变资本就会贬值,从而减少资本量。如果此时利润总量不变,那么就睡相应提高利润率,从而利润率下降减缓。

(四)技术进步对相对过剩人口的影响

技术进步,和不断改进会排挤出更多的工人,使其成为失业人口。失业人口的存在说明劳动力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资本家就会压低工资,劳动力价格降低。劳动力价格下降会阻碍利润率下降,其机制:一是劳动力价格降低,意味着可变资本减少,从而总资本减少;另一方便使得剩余价值量增加,利润量增加。利润量增加,资本总量减少,从而会利润率增加。二是劳动力价格下降,某些部门更愿意使用手工,这必将延缓 资本构成,阻碍利润率下降。

(五)技术进步对对外贸易和股份资本的影响

应该说,技术进步对这两者的影响比较间接,在此只做试探性的分析。

对于对外贸易来说,技术进步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容易建立起技术比较优势,而投在对外贸易上的资本能提供较高的利润率。其机制:一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提升了利润率;二是资本主义国家相对于不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高,单位产品价值低,但是根据国际平均价格进行交换,因为发达国家单位价值低于国际价值,因而获得超额利潤;三是投在殖民地的资本有机构成低,剥削程度高,因而利润率也高。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对股份资本的增加没有直接的影响,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技术进步可以通过作用于劳动剥削程度、工资、不变资本各要素价值、相对过剩人口和对外贸易等,使得个别资本家提高利润率。

三、技术进步不会改变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一)从个别到整体——社会平均利润率

采用新技术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得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降低,但通过仍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销售从而获得相应的超额利润,并提高个别资本家的利润率。随着技术普及,所有资本家只能获得平均利润,但却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资本有机构成,相对于不变资本而言,可变资本占比降低了,这减少了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促成一般利润率的下降。

(二)剩余价值率的提高是有限度的

剩余价值率的提高而导致利润率上升的现象并不能作为否认利润率下降规律的证据。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和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剩余价值量不会无限增长。因为剩余价值量的无限提高,除了工人的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阻碍之外,还意味着劳动时间无限趋小为前提,这是不可能成立的。同时,即使某一段时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速度小于剩余价值率的提高,从而提高利润率,也不违背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规律。另一方面,虽然提高剩余价值量是有限的,但是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却没有限度,这两个原因使得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不会因为技术进步而改变。

(三)竞争因素的影响

技术进步会促进资本家之间的竞争,随着竞争愈加激烈,获得超额利润的资本家想通过降低价格以卖出更多产品,可能使市场陷入“价格战”。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量有所减少,从而促使利润率的下降。

可见,技术进步能够促进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并增加剩余价值率,但这两者作用域利润率方向相反。通过作用于六个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六因素,技术进步可能增加个别资本家利润率。但是,由社会平均利润率看,提高剩余价值率是有限的,并且因为存在竞争因素,使得利润率下降这个趋势不会因为技术进步而改变。

【参考文献】

[1] 彭必源. 对国外学者非议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分析. 当代经济研究.2008(1).

[2] 裴宏 李帮喜. 置盐定理反驳了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吗.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2).

[3] 贾海霞 于任游. 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制分析. 北方经贸.2010(5).

[4] 鲁保林. 利润率下降规律理论体系与论争的若干主题. 凯里学院学报.2017(4).

[5] 朱永红 余瑞祥. 剩余价值率、平均利润率与技术进步. 江汉论坛.2001(12).

作者简介:王鹏(1989-),男,汉族,河北邢台,硕士研究生,经济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廉政建设、经济法。潘佳佳(1988-),男,汉族,石家庄市长安区,硕士研究生,教学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技术进步利润率
2017年1-7月塑料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82%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净资产利润率
政府干预、金融集聚与地区技术进步
破解“利润率下降规律之谜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净资产利润率
未来教室的构建及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