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是一种人生智慧

2018-05-14 10:44蒋庆坤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艾伦特质人才

蒋庆坤

在我们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以及类似的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坚心守志等等作为,一直被奉为正统的大德。像我这样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人,童少年时代所受的是“头悬梁锥刺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儒学教育;及至成年,受到的则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迎难而上,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等等彻底革命的教育;同时视一切动摇、徘徊、退缩为可耻的懦夫。至于临阵退缩(或曰“脱逃”)、半途而废、选择放弃,在世界任何国家和民族正面教科书中,也都没有立足之地!

然而,近日笔者阅读了一本由美国作家佩格·斯特里普、艾伦·伯恩斯坦合著的畅销书《放弃的艺术》之后,顿时对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只能坚持、不能放弃”的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原来有时主动放弃对不少具有潜在特质的人才来说,无异于一次革命性拯救。

本书由黄延峰翻译,全书17.6万多字,通过对大量成长中的各种人物正反两方面事例的透彻分析、心理测试及各种实验与数据,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个别到一般,条分缕析,有理有据地娓娓道来,寓深奥的哲理于生动的实例与故事之中,文字生动形象,夹叙夹议,读来意味深长,却一点也不嫌冗长与繁琐,给人以启迪心智、开阔思路、顿开茅塞的诱导与美的享受。

作者首先在开宗明义的第一章首节《两个放弃博士学位的人》中现身说法,讲的都是两位作者的亲身经历,特别具有亲和力、说服力、感染力和震撼力。

第二作者艾伦为了追求自己更傾心的心理学研究,毅然放弃正在攻读的文学博士学位,并与一家备受赞誉的学术机构脱离关系,转而去攻读社会工作专业的硕士学位。而他此时已近三十岁,已结婚生子。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疯人之举!可以想见他当时面临的是怎样艰难的决择!然而为了实现他更加向往的目标,更加合乎自己的特长与爱好,经过深思熟虑,他终于断然做出了毕生最关键的放弃和重新选择。当然艾伦的这一转变开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伴随着大量的不自信和担忧。但在他从事新职业多年之后,终于实现了平生最大的理想而感受到巨大的成功与满足感。

本书第一作者珮格,也是在30岁以后退出他认为风气不正的学术界,毅然进入更适合她性格、爱好与特质的出版行业的。后来她果然成为著名畅销书作家,为社会做出了更加杰出的贡献。由这样两位放弃已获得巨大成功的“过来人”,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倡导并阐明“巧妙式放弃”,它包含放弃熟悉的东西,发现新的世界,度过一段迷茫期,并应对放弃所带来的负面情绪,最终获得成功。实践证明,两位作者以勇士断腕的决心,放弃原来的职业,重入新行,不仅个人脱颖而出,走向人生辉煌,也给社会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俩合作的这部书就是送的一份厚礼。

我们受传统思维和陈旧观念影响,大都身处视放弃为最后的无奈之举并竭力主张坚持不懈的文化中,其实改掉钻牛角尖、犹豫不决的习惯,克服后悔情绪,掌握放弃的艺术,有策略地舍弃不适合自己或无法实现的陈旧目标,及早确立新的目标,就很有可能跃为国家的特殊人才。这部书,对我的教育与启迪可谓醍醐灌顶。检讨过往,有些坚持了几十年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习惯,为了适应世界新潮流和国家新常态的变化,为社会增添正能量,都应“弃之如敝屣”一般自觉坚决地放弃。

然而放弃不仅需要勇气,而且更需要智慧。前提是必须在关键时刻审时度势,决然做出正确的抉择。职业的选择还比较简单,而当身处逆境甚或遭遇厄运时,正确的抉择更为重要。然而这种抉择可不像学业考场上填写的选择题那么简单明晰,一目了然!因为几乎人人都有避难就易、避险择安的惰性,因而危急时刻不少人往往都有可能做出错误的抉择。而正确的选择往往受到性格(个性、意志)以及自幼所受的教育、自身的修炼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我们国家正进入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也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崭新机遇期,急需大量具有潜在特质的创新型人才。党中央一再倡导要大力培养勇于探索、创新和创造式人才,但愿有更多的人读一读这本书、特别是面临人生抉择的广大青年学子,或可重塑自己的人生,书写更辉煌的未来。

猜你喜欢
艾伦特质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吉米问答秀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喜新厌旧与神经特质有关
风之彩
你看见了什么
野餐篮丢失案
毛遂自荐
Crying baby mammals all sound the same to M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