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心理描写

2018-05-14 17:58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8年39期
关键词:画室第一人称美术学院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碰到很多困难。在困难面前,有的人灰心丧气,束手无策,终与成功无缘;有的人则毫不畏惧地知难而上,直至到达胜利的彼岸。

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就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它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些小困难一一解决,就等于解决了一个大困难。作者之所以能把自己获得的人生经验传达给读者,还要得益于本文成功的心理描写。

【课文导入】

◎不知何时,我回头向下看了一眼,然后吓坏了:悬崖底下的地面看起来非常遥远;只要滑一下,我就会掉下去,撞上崖壁,然后摔到岩石上,摔个粉碎。

◎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眩;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觉天旋地转。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技法讲解】

结合上面的文段,具体分析:

◆通过内心独白,直接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所谓“内心独白”,就是指文中人物对自己所讲的话。使用这种方法时,通常会采用第一人称行文,犹如电影中人物思考时的画外音,这是倾吐衷肠、透露“心曲”的一个重要手段。这种方法适用于表现那些用语言、行为等描写无法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如示例中的第一段文字,便写出了“我”紧张焦虑的心理活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因极度恐惧和绝望而失去了判断力,导致意志崩溃的情形。

◆通过幻觉描写,呈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常情况下,当人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时,他的眼前或耳边就会出现虚幻的画面或声音,而这些内容往往就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如在“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誰,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这句话中,本来悬崖上只有“我”一个人,是不可能有别人的,但“我”偏偏听到了其他人的声音,这恰恰反映了“我”因为独自留在悬崖上而感到孤独、害怕的心理活动。

【即学即练】

1.结合语境,将以下两种不同情境下的心理活动简单地描述出来。

记得在上次月末测验中,我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一放学,我就高兴地跑出了教室,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的父母。我心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是在本次随堂测验中,我却考得一塌糊涂。放学后,我磨磨蹭蹭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们画室有一名特殊的学生,在大家只有17岁的时候,他已经26岁了。

所有人都在准备美术高考,他也在准备,据说,这已经是第9年了。在艺术生的群体中,他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他曾经在墙上画了一幅画,只处理了一半画面,另一半像是被人撕掉了,还卷着纸边,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幅贴在墙上的残破画。那天老师来得比较晚,他到画室后巡视了一圈,然后生气了。“昨天的值日生是谁?怎么这里还贴着一幅破……”他抬起手摁住墙的一瞬间愣住了,手指放在上面很久没有拿下来。再回过头的时候,老师目光直视着他,说:“钟霄,别再考了!我聘你当画室老师,做我的副手。”

全班目光齐刷刷地盯着他,我则崇拜地看着他。他没有回答,依然专注地挥舞着手里的画笔。我坐的位置刚好在他的侧面,清楚地看到他捏笔的手腕一抖,一块颜色画歪了。谁都知道他要考全国最好的美术学院,因为他不肯将就别的。关于那所北方的美术学院,大部分人是不敢奢望的,包括我。

(选自王璐琪《钟霄的第九年》)

请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描写钟霄当时的心理活动。(150字以内,答题纸自备)

猜你喜欢
画室第一人称美术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老鹰画室
第一批孩子慧智画室随笔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第一人称
创意画室
“我”最初是古代兵器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法国巴黎美术学院